研究生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全国联考
公共课
专业课
全国联考
同等学历申硕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
单选题 某女子单身在家,深夜12时一男子闯入其卧室,以暴力相威胁欲行奸。女子口头答应,男子正在做准备,她从床头抓起一把剪刀,反身刺向男子胸腹部,致男子当场死亡。该女子捅死男子的行为属于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使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因过失造成另一罪犯重伤。2年期满后,对甲应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在某酒店就餐,邻座乙、丙因喝酒发生争吵,继而动手打斗,酒店保安见状未出面制止。乙拿起酒瓶向丙砸去,丙闪躲,结果甲头部被砸伤。甲的医疗费应当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成立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______的目的。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张某出于报复动机将赵某打成重伤,发现赵某丧失知觉后,临时起意拿走了赵某的钱包,钱包里有1万元现金,张某将其占为己有。关于张某取财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涉嫌犯聚众斗殴罪,在2010年8月9日被抓捕时逃跑。2014年6月5日,甲抢夺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刘某和洪某夫妇共有两个儿子甲、乙和一个女儿丙。由于夫妇二人承包林地、种植大棚蔬菜,生活比较富裕,盖了两栋三层的楼房,购买了汽车,还有数十万元的存款。为避免日后子女们争夺财产,刘某和洪某夫妇立下了书面的遗嘱,指定这两栋三层的楼房由甲继承,因为在林地承包、种植大棚蔬菜过程中,甲付出的最多。不幸的是,甲因病于2004年死亡,留下未成年的儿子乔乔。刘某和洪某夫妇则于2011年6月在运输蔬菜途中因交通事故同时遇难死亡。针对刘某和洪某夫妇的遗产“两栋三层的楼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比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乙夫妇因8岁的儿子严重残疾,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非常痛苦。一天,甲往儿子要喝的牛奶里放入“毒鼠强”时被乙看到,乙说,这是毒药吧,你给他喝呀?见甲不说话,乙叹了口气后就走开了。毒死儿子后,甲、乙二人一起掩埋尸体并对外人说儿子因病而死。关于甲、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王某等人经常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而不付钱。一日,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王某等人心怀不满,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因话不投机,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周某的行为属于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饥饿难耐,夜入位于高层住宅一楼的小超市行窃,尚未得手便惊醒了一直住在超市里的店主夫妇。甲用超市内销售的菜刀砍死前来查看的店主,砍伤店主妻子并点燃现场易燃物后逃离。火势在蔓延之前被邻居扑灭,但浓烟导致店主妻子窒息死亡。下列对于甲行为性质的认定,正确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构成不作为犯罪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使用暴力将乙控制,让乙通知其妻子交钱赎人。乙担心妻子身体不好,受不了刺激,于是谎称公司临时调款,需从家里拿10万元,其妻信以为真,将10万元送了过来。甲的行为构成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与乙结婚,女儿丙四岁时,甲因医疗事故死亡,获得50万元赔款。甲生前留有遗书,载明其死亡后的其所有的全部财产由其母丁继承。经查,甲与乙婚后共同购买一套住房外,另有20万元存款。则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2017年3月4日,某烟花爆竹有限公司(取得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的工具房发生爆炸,造成龙某、张某明、李某友、李某兵、张某群、渊某某受伤,张某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该烟花爆竹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蒋某某,在对原仓库改建过程中安排工人将旧库房剩余的硫磺、高氯酸钾、镁铝合金粉等危险物质混装,随意堆放在工具房内。截至事故发生,该公司一直未对存放于工具房内的上述危险物质进行妥善处置。蒋某某的行为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甲在2005年与乙登记结婚,2010年又与丙登记结婚,并生有一子。2015年甲与乙协议离婚。现甲与丙的婚姻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根据我国合同法,下列当事人中,有权随时解除合同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单选题 下列关于侵犯人身权利罪的论述,错误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