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公共课
公共课
专业课
全国联考
同等学历申硕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
政治
政治
数学一
数学二
数学三
英语一
英语二
俄语
日语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在于( )
进入题库练习
经过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里的多层次,是指( )
进入题库练习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
进入题库练习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必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有
进入题库练习
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在( )
进入题库练习
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昧着( )
进入题库练习
(2016年第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贯穿这两大理论成果始终,并体现在两大成果各个基本观点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
进入题库练习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三者的密切结合和有机统一主要体现在
进入题库练习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宏阔的全球视野和卓越的战略远见,相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不仅为调速换挡中的中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澎湃动能,同时也为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中国机遇”和“中国方案”,提振了世界信心,彰显了大国担当。“一带一路”建设好戏连台,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呼之欲出……三大战略正全力推进。两会期间,如何以三大战略为引领,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代表委员认为,三大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东中西区域合纵连横,由点到面,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增长带和城市群。同时,促进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局面。三大战略互相衔接、互为支撑,经济新增长极初露端倪。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到2015年底,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额占进出口总额的1/4,投资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承包工程项目3987个。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3月14日)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为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巨大平台。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城镇化面临新的形势、新的挑战、新的困难、新的机遇。新常态呼唤新的动力,新背景呼唤新的思路,新挑战呼唤新的路径,新困难呼唤需要新的举措。实践新的蓝图、新的举措,需要凝心聚力抓落实,疾蹄步稳往前走。新型城镇化首先“新”在以人为核心,“新”在人的城镇化。过去,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忽视了以人为核心这一出发点,忽视了努力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迫切要求,带来一些问题。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2月27日)材料3 从“乡土中国”走向“城镇中国”,城镇化正带来深刻变化。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要地不要人”……两会上,新型城镇化成为代表委员们的热议话题。目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2.74亿人,但他们中许多人“身在城里,脚在村里”,享受不到城市的同等待遇,没真正变成城里人。有代表说,“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到2020年实现两个城镇化率目标,意味着今后的城镇化更注重质量。要有土地的保障,要有产业、就业的支撑,要有人口的聚集,还要有公共服务,不能让土地城镇化快过人的城镇化。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6年3月11日)
进入题库练习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仍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有( )
进入题库练习
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两者的关系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党内曾出现过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进入题库练习
在当今世界许多地区民族冲突迭起的情况下,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因为我国 ( )
进入题库练习
中国民族政策的基石是( )
进入题库练习
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现实可能性有( )
进入题库练习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意昧着( )
进入题库练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
进入题库练习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下列关于这一奋斗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有
进入题库练习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是
进入题库练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是( )
进入题库练习
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国要适应世界格局变化,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外交工作,我国外交工作布局的关键是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