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运行的起始性与关键性环节是法律制定,法律制定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来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我们国家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下列关于法律权威的说法,正确的有 ( )
法定继承人按照继承顺序可以分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和第二顺序继承人,下列选项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是
决定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做人的基本准则的是 ( )
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是( )
一般来说,主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人民主权指的是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包含多个方面。其中,国家安全的根本是
(2011年第12题)法律的指引作用主要是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三种规范形式来实现的,其中,义务性规范是告诉人们
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
坚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要注意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我国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 )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党凝聚全党全社会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中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 )/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 )/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APEC蓝,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京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来保证空气质量达到良好水平。网友形容此时天空的蓝色为“APEC蓝”。北京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说:“这几天我每天早晨起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北京空气质量如何,希望雾霾小一些,以便让各位远方的客人到北京感觉舒适一点。好在是人努力天帮忙,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总体好多了,不过我也担心我这个话说早了,但愿明天的天气还好。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区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材料2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说:“一段时期以来,北京、实际上中国东部比较大范围出现雾霾天气,我和大家一样,心情都很沉重。对这一长期积累形成的问题,我们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去进行治理。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已经查明的人为因素,要限期治理,对于水污染、土地污染的状况,要摸清底数,进行坚决的整治。……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所以这里很重要的是,不论是污染的状况、食品问题,还是治理和处置的效果,都要公开、透明,让公众、媒体能够充分、有效地加以监督,这也是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来硬化企业和政府的责任,也可以增强人们自身的防护意识。既然同呼吸、就要共奋斗,大家都尽一把力。政府则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来让人民放心。”材料3人类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大规模的砍伐森林、破坏沼泽地,甚至不顾人类自身的健康将工业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海中,在农业生产中无限制地使用化肥和化学除草剂等农药,使得江河污染、土地沙化、植被减少,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也受到了极大影响。然而,许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有些人甚至认为自然界就是供人类消费的,仍然在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当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显著提高,有能力迅速将自然环境和物质转化为经济效益之后,就往往偏爱于眼前利益,忽略了所取得效益的由来和根本,演变为国家、地区、部门、集团对资源的竞相占有,甚至导致总体失控,进而遭到自然界的报复。滥垦滥伐导致水土流失;围垦河湖滩地导致洪水泛滥;不注意珍惜和合理配置、节约、保护水资源导致干旱缺水;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等,都是明显的例证。请回答:
在公共场所,人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溺水、意外病痛等,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这体现了社会公德中
行政法调整的是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而发生的关系,行政法的原则有( )
下列代表了个人主义人生观的是 ( )
中国古人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体现了 ( )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道德发展的规律是(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14年5月20日至21日国事访问中国,并出席在上海举行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亚信峰会)。5月20日,习近平在上海与应邀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信上海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也是自2013年3月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把俄罗斯作为第一个出访国以来,两国元首的第7次会面。早在2013年12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将中俄关系表述为“层次最高、基础最牢、内涵最丰富、最具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战略伙伴关系”。部分西方国家对中俄关系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很多“担忧”和质疑。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民众也认为,中俄之间已经是“盟友”关系。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新闻网 材料2 早在冷战时代,美国就一直对中俄之间可能的联盟关系格外关注。近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俄罗斯,又一次引起了美国对中俄关系的“警惕”。美国媒体或多或少地暗示,中国在寻求与俄罗斯加深关系的原因中,存在反美动机。 ——摘编自《亚洲时报在线》(2013年4月16日) 材料3 近几年来,无论在经济还是政治上,中俄关系越来越好,两国最高领导人也都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互信合作关系,包括两国对一系列国际问题的立场,已经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准。在双方元首外交的引领和带动下,中俄双边高层交往热度非凡,务实合作达到新高潮,着实是长久以来再次出现的“蜜月期”。因此,国际上有不少声音认为,中俄两个大国终会建立政治军事联盟,手拉手共同发展。 ——摘编自《海外网》(2014年4月22日) 材料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日与正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了《中俄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 声明中强调,在双方共同坚定努力下,中俄关系已提升至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双方将保持和深化高层战略互信对话,提高现有双边政府、议会、部门和地方间合作机制效率,必要时建立新的合作机制,确保全面快速发展的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取得更大成果,进一步密切协调外交行动。这有助于中俄各自国内大规模经济改革顺利推进,提升两国人民福祉,提高双方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以利于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双方恪守2001年7月16日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维护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等涉及两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双方都反对任何干涉一国内政的企图和做法,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所确立的国际法基本准则,充分尊重对方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维护本国历史、文化和道德价值观的权利。 ——摘自中国新闻网(2014年5月20日)
劳动法是指调整关于劳动关系以及由劳动关系产生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的有
国家根据现行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及其调整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下列属于实体法律部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