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是(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
(2015年第9题)近代中国一些爱国人士提出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并为此进行过努力,但这些主张并不能从根本上给濒临危亡的中国指明正确的出路,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初始,动员了几乎全部的军事力量,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发起战略进攻,相继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但到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以后,被迫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日本将侵华政策调整为“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的策略。迫使日本作出这一战略调整的最主要原因是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相对于五四之前的新文化运动,最根本的改变是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对中国人民实现建设和平、民主的新中国这一目标,有利的国内政治形势是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中包括
B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B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的思考、探索和奋起,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并通过著书立作等方式介绍外国先进的军事、科技,以及政治、经济学说等。其中,提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同时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典型代表著作是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著作有
对遵义会议的地位及影响正确的评价有 (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农业为主要经济类型的经济特征,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征是
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 )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对中国的先进分子的主要影响是
中国早期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包括 ( )
在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它们是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力地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显示了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和战斗力量,但最终失败了。太平天国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因而( )
中国共产党从大革命的失败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 ( )
在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中,促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组织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并决定采取更为积极的步骤联合国民党的工人罢工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