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说法错误的是 ( )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三民主义,内容是 ( )
1927年,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 )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 )
《论十大关系》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时指出
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不仅旧的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产生出来。新产生的阶级是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具体是( )
洋务派不主张进行政治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
近代以来,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85周年(1931年9月18日—2016年9月18日)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成立80周年(1936年1月28日—2016年1月28日)材料1 坐落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的“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达18米的残历碑,石刻的日历翻页永久地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这是一个需要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一场“一夜之间发生的战争”,给拥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泱泱大国刻下了山河沦丧的耻辱;同时,也见证了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愤然觉醒,英勇还击。“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流传东北的民间歌曲《新编九一八小调》这样唱道。现实比歌词里唱得更惨。日军之后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后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帝国主义的贪婪不仅于此,也不始于此。日本扩张中国的野心和行动,在九一八事变半个多世纪前就已经开始。1874年进犯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战争,1904年发动日俄战争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而九一八事变可谓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这也是日本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肇端。日本为何敢对比它国土面积大出30多倍的中国心存妄念,敢于频繁践踏中国领土?一方面是明治维新后经济的发展为其对外扩张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军阀割据、政治腐败、国力赢弱导致的无约不损、无战不败,已经让近代中国陷入“落后就要挨打”的困境,以至于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最初反应竟然是“不抵抗”,甚至抛出“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的“三日亡国论”,助长了日本法西斯的野心。但这绝不能代表陷入空前民族危机的中华儿女面对入侵者的态度。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可能导致一个国家在悲惨沉沦中亡国灭种,也可能激发这个民族在绝境中觉醒和奋起。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激怒了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各党派爱国人士、爱国民众团体的倡导和响应下,迅速掀起了全国范围、声势浩大的抗日怒潮。材料2 挺立于危难之中的中国共产党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一周内,中国共产党就连续发表抗日宣言、决议、告全国同胞书等,提出“以武装民众的民族革命战争来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抗日救亡主张;诞生不久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还面临着国民党军队重重“围剿”,杨靖宇、赵一曼等共产党人就已被派往东北组织抗日斗争,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支援下在东北各地蓬勃发展,在白山黑水间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号召全民族团结起来抗日救国,一直到七七事变后,与国民党携手合作,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九一八事变让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是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必然;然而,也正是从这一天起,拉开了中华儿女长达14年浴血斗争的抗战序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始了。”从此,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烽火,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率先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总是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者的相互关系是( )
B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B
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
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革命联盟性质的政党,包括( )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其中民生主义在当时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