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事件是
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
“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衣炮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提出这一警告是在 ( )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材料1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对孙中山作出崇高的、科学的历史评价。毛泽东说:“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事物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材料22015年11月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通过了《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决定》称,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请回答: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进了这种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则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材料2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 ——摘自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联军占领北京之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抢劫……无一英人对于抢劫之事,视为非法行动……在日本方面,则对此种掠夺之物照例归于国家,由此所得之款其数至为不少。据日本某将军之报告,只天津一处抢劫所得者,即有二百万两之多。至于美国方面,对于抢劫之事本来禁止,但美国军-队颇具精明巧识,能破此种禁令,为其所欲。 ——摘自瓦德西:《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 材料2 经济技术水平在战争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决不能把它夸大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在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也不乏用落后武器打败侵略者的战例,特别是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刘永福、刘铭传等都曾多次打败法军……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使)林则徐等有胆识的抵抗派遭到排挤、打击,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民心可用”等克敌制胜的正确方针被当权者摒弃。群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受到统治者压制。 ——摘自林国华:《评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分歧》 材料3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英勇斗争,使得帝国主义至今不能灭亡中国,也永远不能灭亡中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对这次土改的评述正确的是( )
在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人民民主运动的先导是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以此为开端,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旨在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的思想启蒙运动,后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有
鸦片战争以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其主要目的是 ( )
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B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B
毛泽东科学地预测抗日战争将经过的三个阶段是 ( )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在此之前,蒋介石还将抗战到底的含义解释为“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状态”,这标志着国民党政府逐步转变为消极抗战。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渐转变为消极抗战的原因在于
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
《资政新篇》中反映向西方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的内容是( )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
下列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表述正确的有
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蕴含的实质是
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赋予民主和科学两项内容新的内涵,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