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是( )
1927年8月7日,在革命的危急关头,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其主要内容有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合作化所选择的道路是( )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这里的“高峰”是指( )
中国共产党于1937年在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制定了 ( )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 )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1929年12月下旬,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会议总结了红军创立以来的经验,通过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的中心思想是
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 )
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表现在它是( )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发表讲演,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这个讲演的题目是( )
抗日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由哪三部分组成( )
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与1942年的延安整风的相同之处是
戊戌维新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 ( )
(2013年第36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10年,上海人陆士谔在幻想小说《新中国》里记载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主人公随时光穿梭,看到“万国博览会”在上海浦东举行,为方便市民参观,上海滩建成了浦东大铁桥和越江隧道,还造了地铁,工厂中的机器有鬼斧神工之妙,租界的治外法权已经收回,汉语成了世界通用的流行语言……最后梦中人一跤跌醒,却言道:“休说是梦,到那时,真有这景象也未可知。” 1920年,孙中山先生完成《建国方略》一书,书中提出了修建三峡水利、建设高原铁路系统等宏伟设想.构想了工厂遍地、机器轰鸣、高楼大厦矗立城乡、火车轮船繁忙往返的现代化景象,描绘了“万众一心,急起直追,以我五千年文明优秀之民族,应世界之潮流,而建设一政治最修明、人民最安乐之国家”的愿景。 1935年,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候,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摘编自《经济日报》(2012年12月12日)、《方志敏文集》 材料2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十九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在鸦片战争期间虎门的大炮前,在反映辛亥革民的文物和照片前.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前,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等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文物和照片前.在李大钊狱中亲笔自述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前,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看,仔细询问和了解有关情况,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30日)(1)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