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想像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可贵品质
单选题方以智认为:“圣人合虚实神形而表其气中之理。……彼离气执理,与扫物尊心,皆病也。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这一命题观点属于 ( )
单选题“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这是 A.是非分明的观点 B.无神论观点 C.有神论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单选题1747年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发表《人是机器》,指出人与动物都是机器,不过人是一架极其精致和巧妙,能在地面上直立行走的机器,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 B.经验论观点 C.朴素唯物论观点 D.机械唯物论观点
单选题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单选题在阶级社会中,真理的根本属性是 A.阶级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相对性
单选题意识的客观性是指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B.意识同客观世界的一致性 C.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世界 D.意识的形式源于客观世界
单选题世界是发展的观点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唯心辩证法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单选题自由是指人们 A.摆脱了自然规律的束缚 B.摆脱了必然的束缚 C.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D.实现了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单选题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和非血缘关系 B.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 C.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 D.和谐关系和非和谐关系
单选题实践的最基本的彤式是 A.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劳动 C.一切创造性活动 D.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问答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追求现实物质生活享受是唯物主义,而追求人生理想价值的实现是唯心主义。 试用所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评述并说明应当如何正确认识现实物质生活和人生理想价值。
问答题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家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的意思),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请回答:
问答题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材料2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追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材料3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材料4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材料5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 (1)材料1、材料2的不同哲学倾向和共同特点; (2)材料3、材料5的共同哲学倾向和不同点; (3)材料4、材料5的不同哲学倾向; (4)材料5同材料1、材料3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问答题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 上述论述所体现的认识论原理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问答题下面有三个哲学寓言的材料: 材料1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水中,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材料2 荆人欲袭宋, 使人先表氵雍水。氵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有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材料3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骨卑,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请回答:
问答题从古到今的哲学家们都承认人们所感知的世界存在着千姿百态、复杂多样的事物和现象,并力求探索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本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这是因为万物都是以湿的东西为养料,热本身就是从湿里产生、靠湿气维持,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 材料2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的本原是一。“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 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大机器,是各种机械的集合,一个活生生的人也不过是一架完全按力学规律运动的机器而已,心脏不过是发条,神经不过是游丝,关节不过是些齿轮,甚至连欲望、愤怒、爱情、恐惧等情感活动,也是纯粹机械原因引起的。 材料4 19世纪德国人杜林认为,“包罗万象的存在是唯一的”,即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 材料5 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请回答:
问答题材料1 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春伊始,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袭击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3月14日,“藏独”势力策动西藏拉萨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紧接着,北京奥运会火炬在西方几国传递过程中遭遇暴力冲击和破坏;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数万生灵罹难。但是,多难兴邦,我们都取得了战胜天灾人祸的胜利。更为可喜的是,北京在8月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和9月举办的残奥会都取得了圆满成功。材料2 “多难兴邦”这个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四年》。原文是“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这句话是从朴素辩证法的角度对灾难的影响作出的判断,说明一个国家多灾多难,或能拓展疆土,而无难无虞,或可丧失国邦。材料3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指出:“向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日报出版杜1974年版,第49页)请回答:运用物质和精神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论述我们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和取得奥运会和残奥会圆满成功的重要原因和重要意义。
问答题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系列飞船,经过多次无人和有人航天实践,不断完善,并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 请回答:
问答题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有人认为:在当代,它已经取代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请结合上述观点分析说明物质生产与知识经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