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为选做题,请在I、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下面是关于战后日本的相关材料 材料1 据《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教科书淡化战争罪行事件,便是因为自民党和一些右翼历史学家不断施压所致。报道称,这些自民党人士向书商表明,形容日本为邻国带来苦难,等同“反日”和“自我贬损人格”,最后日本各书商不得不作出妥协。这次事件绝对反映了近来日本右翼势力日益高涨的情况。 日本政府施手段篡改教科书事件早有前科。1982年,日本便曾篡改历史,声称对中国的侵略为“进入”,对南京大屠杀更是轻描淡写。 今年5月,日本新任首相森喜朗在出席一个公开活动期间,声称“日本是以天皇为中心的神圣国家”,随即激起国内强烈批评。至于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和其他一些激进分子,多年来不停地试图为军国主义翻案,口出狂言否定二战侵略史。 摘自香港《明报》2000年9月11日的报道 材料2 文部省对2002年度开始实施的中小学教科书的审议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每日新闻》经过调查,了解到出版教科书的8家公司提出的中学用历史教科书“申请本”的内容。据调查过去曾发展为外交问题的关于战争中关于日本行为的描述,如过去的“慰安妇”及“侵略”等基于“加害者立场”所作的表述大幅度减少了。 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9月10日报道《2002年教科书审议,从“加害者立场”后退》 材料3 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创造未来的日本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日本侵略战争和由此造成的悲惨事实,并不会与20世纪一起消灭,而会被下个世纪继承下去,是为我们提供吸取教训开创未来的食粮的宝贵财产。这就是我在20世纪最后一个8月15日的今天想要说的话。 摘自(日)《每日新闻》2000年8月15日文章《正视历史,开创未来》 材料4 日本政府花费了大约1.4亿多美元研制了在富士山演习中使用的模拟战争技术。这个复杂的演习项目中有一个间接开火系统,其中包括虚拟的地雷、迫击炮和激光机枪。每个军人的位置都能通过卫星定位系统检测。 摘自美国《纽约时报》2000年10月1日文章《日自卫队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材料1、2、3,说明日本,目前在对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侵略问题的基本态度。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年来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的表现及其原因。 (3)分析材料3所讲“如何对待自己过去的问题,本来并不是一个如何对待国外的批评的问题。这是一个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以及如何立足于创造未来的日本问题,这是我们自身的问题。” 选做题Ⅱ: 材料1 工业国强加给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高贸易壁垒,再加上它们对农业的补贴,使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商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下降了。贸易的这种扭曲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 摘自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与发展中国家》 材料2 2001年世界1/6的人口生产了全部商品和服务的78%并获得78%的世界收入——平均每天 70美元,而世界人口有3/5生活在61个最贫困的国家,他们只获得总收入6%——每天不到2美元。但是,他们的贫困不限于收入方面……世界各国能否一起努力来减少极端贫困人口?这是21世纪的根本挑战。 摘自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 材料3 当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迁徙和贫困时,其结局无可避免地是冲突和不稳定,这将使世界变成一个充满冲突的地方。 摘自英国《观察家报》,2000年7月16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中所说工业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扭曲”,会“使最贫困的国家受到特别大的伤害”的原因。 (2)运用和平与发展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南北差距拉大、南方贫困会引起世界的冲突与不稳定的原因。 (3)运用矛盾力量不平衡性的原理分析解决南北问题的正确途径。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是
下列关于改革、稳定、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温家宝曾经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就互联网问题引用了两句话:一句是萧伯纳说的“自由意味着责任”;一句是美国老报人赛蒙?斯特朗斯基说的“要讲民主的话,不要关在屋子里只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公共汽车和地铁”。这两句话的本质含义是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
建国之后,毛泽东曾经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所采取的国家形式,既不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也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而是第三种形式,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它具有“过渡性”。这个“过渡性”表现为( )
1980年8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118厅,邓小平就如何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对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说了两次“请你把这句话记下来”。一次是开头的时候,他说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像永远不会摘下来:另外一个是,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有
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
《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要求人们通过勤奋学习,学以成性,“变化气质”。这反映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
[2002年单选]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 )
相对于西方国家的学生来所,中国的学生从小到大看的书比西方多、每天学习的时间比他们长、每次考试的分数要比他们高,但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占的比例比较低,究其原因是中国学生主要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拿到一本教材认为每一章、每一节都是重点,结果出现了:重点+重点+重点+…=没有重点。下列古语中体现的哲理与材料相同的是
法律方法是人们按照法治的要求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掌握法律方法。掌握正确的法律方法在于( )
2004年12月10日,日本政府推出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其中的“新变化”有
联合国2016年6月8日举行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各会员国通过一项政治宣言,承诺结束艾滋病流行的年份是到
邓小平曾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所谓“不够格”是指( )
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 )
材料1“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摘自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2015年11月4日)材料2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开放发展”的理念,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的问题,必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曾告诫全党: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自由贸易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一个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正是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谋划发展,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了开阔的国际视野。 习近平总书记曾郑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五中全会从六个方面,对开放发展进行了部署: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按照这样的部署奋战“十三五”,我们就能以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改革开放以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发展的历程也是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和深化的历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我们一定能将“中国号”巨轮驶向更开阔的水域,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4日)
2017年1月17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简称亚太经社会)在曼谷发布《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长期缓慢的背景下,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是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
真理一元论认为对于一个确定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