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
2017年6月9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第十七次元首理事会上,正式被接受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据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 )
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法律的作用是历史的,与法律所反映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紧密相连。下列关于法律的评价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各国惟有同舟共济,才能妥善应对威胁和挑战。”习近平主席准确把握国际和地区发展脉络,以精辟的论述给出中国方案。巩固团结协作,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携手应对挑战,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出一致声音;深化务实合作,顺应地区一体化发展潮流;拉紧人文纽带,使睦邻友好合作事业永葆活力;坚持开放包容,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的事业。五大方面,明确了方向。“我们要保持团结协作的良好传统,新老成员国密切融合,深化政治互信,加大相互支持,构建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明确勾画了上合组织在新形势下协力奋斗的方向。如此规模的命运共同体,势必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和平发展的力量。正如俄罗斯总统助理鸟沙科夫所言,“扩员将明显提升上合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声望”。“安全是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就谈不上发展。近期本地区发生的暴力恐怖事件表明,打击‘三股势力’斗争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一如既往将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作为上海合作组织工作的优先方向。”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的发言中,特别指出打击“三股势力”在地区稳定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一致认可。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6月12日)
利润率的变动与( )
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曾提到,“溯自兴中会以至于今,垂三十年。吾党为国致力,虽稍稍有所成就,而挫折亦至多……民国以前,吾党本主义以建立民国;民国以后,则本主义以捍卫民国。”为“捍卫民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发动了
2011年11月28日——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举行。尽管对部分焦点议题分歧严重,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包括
(2015年第38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与来华访问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围绕“50年以后中国的命运”有一段深刻的对话。 蒙哥马利说:“历史的教训是,当一个国家非常强大的时候,就倾向于侵略”。毛泽东说,要向外侵略,就会被打回来……外国是外国人住的地方,别人不能去,没有权利也没有理由硬挤进去……如果去,就要被赶走,这是历史教训……如果我们占人家一寸土地,我们就是侵略者。 “蒙哥马利之问”折射的是一些西方人内心深处的“国强必霸”逻辑。然而,这样的逻辑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民族心理,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600多年前,郑和受命出使西洋,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朝初期的中国,是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强国。但是,与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国家的殖民政策不同,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宗旨,尊重当地习惯,平等开展多边贸易,把中国在建筑、绘画、雕刻、服饰等领域的精湛技术带入亚非国家,促进了中外文化的双向交流和共同进步。作为“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的“和平之旅”永载史册。 明朝洪武年间,缅甸与百夷(今缅甸北部)交战,明太祖未发一兵,派李思聪、钱古训二人劝和。二人先奉劝缅甸“两国之民居处虽分,惟存关市之讥。是其和也,其或纷争不已,天将昭鉴福善祸淫”,又告诫百夷“莫如守全,以图绵长,不亦美乎”。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两则史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崇和、尚和、护和的文化理念。事实上,小到修身养性、齐家交友,大到治国理政、邦交抚远,都离不开“和”的价值守则。对于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可以说,没有“和”的滋养,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没有“和”的润泽,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孙中山先生离世前曾在日本演说,“东方的文化是王道,主张仁义道德,西方的文化是霸道,主张功利强权。讲仁义道德,是由正义公理来感化人,讲功利强权,是用洋枪大炮来压迫人。”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凌,无数仁人志士高喊“落后就要挨打”“振兴中华”,但只是为了获得免于被欺凌的自由,为了以平等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如“和平学之父”约翰?加尔通所说,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暴力选择,但中国以自己特有的视角来观察现实,阴阳平衡、尊重智慧、众生平等理念被视为理所当然,和平关系的普遍原则以相互合作、平等互利为起点。不通晓中华文化“和”的精髓,不懂得中华民族经历的苦难,焉能体会到中国人对和平和睦的珍视? 拿破仑说,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今年3月,习近平同志在法国巴黎向世界宣示,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读懂了“和”文化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流淌的血脉,就感受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那种无法改变的“和”的气度与内质。摘编自《人民日报》(2010年12月22日,2014年5月20日)
2008年9月22日,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基本需求。当前,我们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应该坚持以下几点( )
在党领导的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是建立国民革命联合战线,第二次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新特点有( )
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有( )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2017年6月25日是第二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在发布的土地整治蓝皮书上提出,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推动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型升级。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
目前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正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造成这一基本国情的最根本原因是( )
下列两个化学结构形式的比较说明
我国实施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
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 )
2006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六次会议在上海举行。胡锦涛发表题为《共创上海合作组织更加美好的明天》的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地倡导和实践“上海精神”,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