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于西方国家的一种教育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不同部分
单选题 在学习圆周、圆周率概念后,学习用c和π表示圆周和圆周率。这种学习属于
单选题 下面不是问卷调查优点的是______
单选题 中华民国的教育方针是______。
单选题 “学习即回忆”源于______。
单选题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2011年)
问答题试从教育思想、制度、实践三个方面,举例说明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思想在当时中国教育领域里的体现。(2015年)
问答题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基本内涵。
问答题为了确定某地区中小学是否有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特采用如下方式进行:(1)称书包法;(2)问卷调查法;(3)课堂观察法。试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劣,并自己设计一个研究方案。(2007年)
问答题简述当前我国学制发展的主要目标。
问答题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一样,社会认知理论也很重视发展学生对学习作出自我调节的能力。例如,1993年班杜拉就曾说:“正规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智慧工具、自我效能、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其一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请回答:(2015年) (1)班杜拉自我效能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2)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可以有哪些有效的切入点? (3)从社会认知的观点来看,自我调节的学习要涉及哪些活动?
问答题简述课程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2007年)
问答题简述17一18世纪德国的新大学运动。(2012年)
问答题同化引起认知结构的量变。
问答题简述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基本观点。(2017年)
问答题在教育研究中,样本容量越大越好。(2009年)
问答题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教师可能采用各种不同的办法进行处理。下面是5个实例: 例一:学生张明在课堂上对邻座做鬼脸,引起对方发笑,老师对其注视片刻后,即不再理睬,继续讲课,学生遂终止其不当行为。例二:当学生的违规行为获得部分学生认可时,让违规学生坐到教室后边,与其他学生分开,有效地阻止了学生的违规行为。 例三:刚上课时,郭忠抽掉前座李军的椅子,李军重重地摔了一跤,老师当即严肃地批评了郭忠,并令其放学后到老师办公室写情况说明。 例四:课间有两个学生吵架,前来上课的老师厉声制止,毫无效果,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老师于是决定用8分钟时间让两个学生吵个够,而让其他学生在一旁静观。结果两个学生很快就不再吵架了。 例五:对于平时在课堂上经常讲闲话的学生,一旦他在某节课不再讲闲话,老师就及时予以表扬。 请用行为主义学习观点,分析说明上述各实例中处置学生不当行为的教育措施的心理学依据。(2010年)
问答题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2007年)
问答题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2011年)
问答题评述下述案例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师生关系。(2009年) 某班有个名叫张亮的9岁小男孩,患有轻度小儿麻痹症,是全班捉弄的对象。他松不开夹克衫拉链,课间休息,在操场上做游戏动作不协调,诸如此类的事情常使他遭到同学的取笑,每当张亮遭到嘲笑和捉弄时,他就会非常伤心,甚至上课时也会哭泣。 有一天,张亮没来上学,班主任华老师抓住这个机会,要求全班学生讨论一下班级里存在的这个严重问题。学生们听到老师说这是一个“问题”时,都感到十分惊讶,但他们还是围在一起展开了讨论。 华老师解释说:“有的人得过某些病后,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我不知道,如果你们自己做不了一些事情,还被其他小朋友取笑,你们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片安静,华老师说话的语气不温不火,充满了关爱。 有个女孩开始说话了:“小明和小刚取笑张亮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小明马上应道:“我不是想伤害他呀。”讨论继续进行着,几乎每个学生都发了言。有些学生站在张亮的立场上看问题。冬冬说:“如果有人那样取笑我,我会很生气,很难过。”丽丽提出了“公平”:“那不公平——就像我们做游戏时那样,故意跑得那。陕,而张亮没有办法跑快,我们是在作弊。” 这是一场充满感情的讨论,但华老师没有作任何总结就结束了。第二天,张亮回到学校,有好几个学生主动上前帮他拉夹克拉链。课间休息时,张亮和大家玩游戏,竟然赢了三回。日子一天天过去,取笑人的现象再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