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教育成本分摊机制”政策的教育改革文件是( )。
智育的任务主要限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
从某地区的9岁儿童中随机抽取女生60人,身高平均133cm,抽取男生65人,平均身高135cm。根据以往资料可知该地区0—12岁男童和女童身高的标准差。如果要以本次抽样的结果对该地区八岁儿童身高的性别差异进行检验,应该使用的统计方法是( )。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等逐步发展,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通过对一个学校系统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几个有效的阅读计划的看法和意见。这个研究属于( )
( )是基督教教父忻学的集人成并。
孔子认为“性相近,习相远”的教育作用适用于( )。
综合课程就是将不同的学科拼合在一起。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当儿童因为避免遭到惩罚而服从教师的要求时,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
“前景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一个集体教育原则。
某班一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试中的成绩是:72,80,56,87,6l,94,76,9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育研究报告的是( )。
古罗马共和后期,儿童在接受完初等教育后,贵族和富家子弟便进入( )。
从内容来看,北宋的“三次兴学”都以废除科举为重要改革措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老师:同学们,端午节快到了,我非常想到你们家去过端午节,哪位同学愿意请我?学生:(都面露喜色,大声喊)到我家!到我家!老师:很高兴大家都愿意请我。但我只能去一家,这样吧,谁会做菜,而且做得好,我就到谁家去做客,怎么样?学生:(面露难色,沉默)老师:这个条件让大家为难了。距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如果大家努力,一定能学会做菜,能请到我。学生:(兴高采烈)好,一言为定。(两天后,作文课上)老师:同学们,学会做菜了吗?学生:(争先喊道)学会了!老师,到我家吃饭吧!老师:感谢你们的一片诚心,那么你们都学会了做什么菜呢?学生:(争先恐后,七嘴八舌地说起了自己学做菜的情况)老师:我很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学做菜的,但是全班这么多同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详细地介绍自己做菜的情况。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知道每个人做菜的过程呢?学生:老师,让我们把做菜的过程和做的什么菜都写出来就知道了!老师:这个主意真好。这样,老师不仅能知道你们做的什么,还能比较一下,谁做的菜最好,我就到他家去做客,好吗?学生:好!老师:那好,那就快写吧!以上是一则作文教学实例,请试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的关系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
荀子基于“性恶论”的人性观,主张教育的主要作用在于( )。
为了解在校生对学校广播节目的评价,某高校学生会从1200名学生合住的200间宿舍中随机抽取15间,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样的抽样方法是( )。
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学校蓝图。他认为,“专以开智为主”的教育机构是 ( )
19世纪,( )为德国师范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被誉为“德国师范教育之父”。
B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