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先秦儒家学者所概括出的五种人伦关系,董仲舒最为强调的三种是( )。
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
本题为必选题,请在以下两道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只按第1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B必答题/B
有关城市学校论述错误的是( )。
下列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开端的是( )。
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是冲突、矛盾的。
对于一个一直以来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当在一次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时,教师引导其进行合适的归因,下列选项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归因是( )。
(1)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2)“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分别与下列观点相关的人物是( )。
反映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的评鉴标准,称为( )。
唐朝时期,各级学校统一的教材叫做( )。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从文中可以看出当前部分中小学校的作业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2)分析上述问题可能导致的结果。 (3)针对文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过元旦时女儿的语文作业,有一项是把综合练习作业本重抄一遍.从题到答案一字不落地抄,大概有一万来字。此为三项作业中的一项,女儿学会了熬夜,元旦那天写到凌晨3点。女儿六年级。 昨日看到一幅画,题目是《陪读》。儿子深夜在写作业,父亲在叠高的椅子上,发悬于梁,满地是烟蒂,苦熬等孩子作业写完,是个好父亲。现在一些教师的能力已经深入到了家庭。听一朋友说,家中电视从不敢看,曾遭过孩子老师的批评,说孩子苦学,家长看电视,不是为父之道。这样的老师大概能使整个家庭都笼罩在苦读的氛围中。 我不是个好父亲,我先是没有头悬梁,陪女儿深夜写作业的精神;再有,她的作业,我也大多不会,陪也帮不上忙。我没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词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如:“翁”是什么部首,它的第七划是点还是折,它的声母是什么,它的韵母是什么,它有多少义项……我不知道学得好的同学是否已经是半个文字学家了。也许我们需要全民族都成为文字学家,把一部部字典都装进心里。我曾对女儿说这没用,你学会查字典就够了,字典是工具,而你不必成为工具,女儿不听,她尊师敬道。 有一天,她问我“灰溜溜”怎么解释。我想了一会儿,问干吗解释这个词。她说是作业。我说这个词你会用吗?她说会,很快造了句子。我说这就可以了,关键是会用。解释“灰溜溜”这种词毫无必要,就像解释“馒头”这个词没有必要一样。女儿不屑,她认为我从没有学好过语文,连小学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每临考试,回家的作业,大多是做卷子。卷子很长,女儿她们称其为“哈达卷”,挺准确,像一条长长的哈达,从桌子上拖了下去。她吃完晚饭就俯在上边写,一条“哈达”写完了还有一条。有时我路过她的房间,她的影子借台灯的光投在天花板上,那影子没有什么光彩。我从没有借这个影子想象出过什么杰出的人物来,没有爱因斯坦,也没有惠特曼。我的感觉是一个作坊里的小工在干她最厌烦的活。我曾看过她的数学作业.对格式和步骤要求十分严格,不厌其烦,明明可以综合列式子的,也要求分步,一个式子之后还要有语言阐述。 有一次经我检查过的语文卷子错了很多,不仅是家人,我也开始对我的语文程度怀疑起来。有两条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有一条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齐心协力”。老师判错;还有一条“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也判错。我仔细看了,不知错在哪里。女儿说第一条应是“同心协力”、第二条应是“惟妙惟肖”。这真让人吃惊,我不知道“齐”与“同”在这儿有什么区别。按新华字典“齐”字第三个义项就是同时、同样、一起的意思,并举例用了“同心”一词。该用“同心协力”时,用“齐心协力”谁能说这是错了。女儿说,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其他当然就错。真可怕,语文什么时候变得比数学还要精确了。这样的例子非常的多。 最奇怪的是,语文到这程度,女儿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蹭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我在书店看到过《儿童作文经典》这类的书,摆了一架又一架,我不知道经典这词现在已经变得这么随便。这些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高你的写作能力,它向你提供些应付考试的、可以改头换面的模本。女儿说她们班的同学,写作文常找来相应的一篇,改个名字抄上去。这类的书在我家附近的一间新华书店占了有几张柜台,买者踊跃。那些父母并不知道真写好作文的人,并不是看这些书看的。 学生讨厌作业,讨厌考试。他们也厌学。我也讨厌这样的学习法,我一直把家里深夜了还有一个在写作业的学生,当成是这个家庭的灾难。我真是对她的那些毫无意义的作业深恶痛绝。我已经多次地怂恿她不写那些东西,就是不写!那实在是对人的智力的污辱。 (据邹静之《女儿的作业》删改)
B必答题/B
按实验控制程度划分,较为适合于现场条件或接近现实的模拟性研究是( )。
下列有关教育科研选题的可行性条件中,哪一个不是( )。
下列著作中,属于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作是( )。
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是( )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与传统的官学没有什么区别。
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是( )。
无关变量就是对研究结果没有影响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