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时间依次呈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作( )。
单选题不同年龄儿童认识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持此观点的学派是
单选题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的过程是( ) A.概念形成 B.日常概念 C.概念掌握 D.科学概念
单选题认为人的感觉通道接受信息以及高级神经中枢加工信息是按“全或无”的原则进行的注意理论是( ) A.衰减器模型 B.完全加工理论 C.过滤器模型 D.注意资源有限理论
单选题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
单选题在日常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过程中,人们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______
A.词
B.字
C.句
D.音
单选题( )是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单选题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学会区分“你”、“我”、“他”,根据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实质上是( )
单选题效度系数的实际意义常常以决定系数来表示,如测验的效度是0.80,则测验的总方差中有______的方差是测验分数的方差。 ( )
单选题“情绪的认识—评估说”强调大脑皮层对情景的认识、评估,反应序列是“情景—评估—情绪”,该情绪理论由( )提出。
单选题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也非总结关系时产生的学习称为 ( )
单选题按动作进行过程中情境是否变化,体操属于______的动作技能。 ( )
单选题人类视觉对光波的适宜刺激范围是______
A.1000~4000nm
B.380~780nm
C.300~780nm
D.16~20000nm
单选题刺激强度和反应时的关系是( ) A.刺激强度和反应时成正比 B.刺激强度和反应时成反比 C.刺激强度和反应时无关 D.反应时随刺激强度增强而缩短,但到一定程度后保持相对不变
单选题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单字随机混在一起,在速示器中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读出呈现的单字,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叫做{{U}}
{{/U}}。
A.再认法
B.节省法
C.知觉辨认
D.对偶联合法
单选题在概化理论中,相对决断时使用的系数是{{U}} {{/U}}。
A.回归系数
B.概化系数
C.相关系数
D.可靠性系数
单选题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是( )。
单选题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单选题奥苏伯尔认为,当学习者具备同化有逻辑意义的新材料所必需的背景知识时,则该新材料具备了
A.心理意义
B.潜在意义
C.现实意义
D.参考意义
单选题在下图中,如果我们把图形的白色部分看成是一只杯子,那么图形中的黑色部分就会成为知觉的背景;相反,如果我们把图形中的黑色部分看成是两个侧面人头,那么它的两侧就会成为知觉的对象,而中间的白色部分就会转化为知觉的背景。在这种图形与背景的转化中,体现的是知觉的______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