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 )。
希波战争(南京大学2013年国际关系史真题)
伟大社会运动
天台宗(西北大学2013年专门史真题)
根据下列史料,说明朝鲜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四款 朝鲜釜山之草粱项设有日本公馆,久为两国人民通商之地。从今日起,改革从前惯例及岁遣船等事,以此次新订条款为标准,办理贸易事务,朝鲜政府开放第五款所载两口岸,准日本人民往来通商,随意在该两地租借地皮,修盖房屋,并租朝鲜人民之房屋。 第八款 嗣后日本政府得随时设管理日本商民之官员于朝鲜指定之各口岸,两国发生交涉事件,即由该官员与该地方长官会商办理。 第九款 两国既经通好,彼此人民得任意贸易,两国官吏不得干涉,亦不得限制或禁止贸易。 第十款 日本国人民在朝鲜指定之各口岸侨寓犯罪,而与朝鲜人民有关时,应归日本国官员审断。 ——《江华条约》
《史记》(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中国通史真题)
隶农制(浙江大学2002年世界上古中世纪史真题)
“四五”运动
明清之际兴起了一批手工业发达、商业繁盛的市镇,其中号称“天下四大镇”的是( )。
普罗科匹厄斯(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世界中古史真题)
B名词解释21-28小题。/B
洋务运动期间,军事企业主要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
五均六箢(厦门大学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真题)
在哪位帝王统治时期佛教首次成为印度国教?( )
丕平献士(南京大学1996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古巴导弹危机(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世界现代史真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伤亡人数最多的战役是
《论衡》(西北大学2013年专门史真题)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
材料一材料二(戈尔巴乔夫政府)在制定改革政策方针中存在三个严重问题:第一,仍然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机器制造业为主的“加速发展战略”作为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战略,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现代经济结构已由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发展……苏联的经济改革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向高科技迈进的途径选择上是错误的。第二,对经济改革的目的是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认识不足。因此,没有扭转结构失衡和农工轻比例失调的老问题……它使消费市场的供应更加恶化……这必然加剧人民对改革的失望和对政府的不信任。第三,对国家的财政危机程度估计不足……对于生产危机的到来和恶化估计不足。——张伟垣主编《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材料三(苏联)党领导的中央指令制度虽然腐化,虽然没有效率,甚至几乎全然麻木,可是它毕竟是一个以控制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如今党的威信既去,一时之间,取而代之的却不是宪政民主的权力,反而是国中无主的茫然……经济上的解体,加速了政治上的解体;而经济解体之所以发生,却是由政治解体促成的。随着五年一度的“计划”的停止,以及党中央命令的告终,苏联根本没有一个可以有效运作的“全国性”经济体系。取而代之的,只是各个社区、各个地区、各个单位,只要力能为之,便一窝蜂地赶紧坚垒自保、寻求自足。——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下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苏联国民经济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