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阅读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人之困乏,常在青黄不接之际,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昔之贫者举息之于豪民,今之贫者举息之于官,官簿其息而民救其乏,则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苏辙说)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材料三:(王安石说)臣以为,苟能抑制兼并、理财……不患无财。 ——以上均选自邓广铭《王安石》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问答题分析日本推行锁国体制的原因及影响,日本的革新为何与中国维新结局不同?
问答题试论述张骞出西域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比较以及主要史实内容、历史影响。
问答题论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
问答题远古神话,明清小说
问答题论述乾嘉学派出现的背景及其在史学方面的代表性成就。
问答题文景之治
问答题论述15世纪以后美洲作物在中国和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问答题分析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
问答题论述13—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兴衰。(40分)
问答题文明不服从运动
问答题“五月流血周”,大地产制
问答题小德意志派
问答题扼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背景及历史意义。
问答题“灌木林原野事件”
问答题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体系形成的背景。
问答题牧人起义,扎克雷起义,瓦特·泰勒起义
问答题试以英国为例分析工业革命的深远影响。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最活跃时期。随着国家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
——《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做“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技人才纷纷流向地地欧洲边缘而较为安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四件,1760年为14件。
——《英国经济史稿》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的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布,新的光源将使世界的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的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自己取得的垄断地位,致使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发展缓慢。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四:美国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技术研究室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在一、二次大战期间,欧洲及其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知囊”,进口“博士”,以弥补自身不足。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17世纪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对科学技术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据材料四概括美国采取的科教兴国战略措施。
问答题评《天朝田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