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评述杜鲁门的“公平施政”。
问答题玫瑰战争,诺曼征服,库里科沃平原战役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鉴于不能否定信仰自由,每人都应有权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愿望奉信自己选择的宗教,我们早已下令要求允许基督教徒及其他人等保留自己的信仰和教派。…… 我,君士坦丁奥古斯都和我,李锡尼奥古斯都选定吉日在米兰聚会讨论了一切有关公益和安全的大事。……从有利而且明智的角度出发,我们决定采取下述政策,具体说,即我们认为无论何人都不应被拒绝其虔信基督教或其他他认为对自己最合宜的宗教的权利。…… 再者这些所谓基督教徒不仅拥有其经常聚会的场所,而且也还拥有一些不属个人而属其集体,即教会所有的财产。对此,你们应依我们上面所提之法令,毫不含糊而且无争议地归还给基督教徒,即还给他们的组织或集体。(李雅书译) ——《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291页。 请回答:
问答题《九十五条论纲》
问答题非洲独立年
问答题吉罗特起义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的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 材料二: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不是要争取阶级特权和垄断权,而是要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 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是一切形式的奴役、社会贫困、精神屈辱和政治依附的基础。 因而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一项伟大的目标,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这一目标;为达到这个伟大目标所做的一切努力之所以至今没有收到效果,是由于每个国家里各个不同劳动部门的工人彼此间不够团结,由于各国工人阶级彼此间缺乏亲密的联合。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为保证社会革命获得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这样组织成为政党是必要的。由于经济斗争而已经达到的工人力量的联合,同样应该成为这个阶级在反对它的剥削者的政权的斗争中所掌握的杠杆。 由于土地巨头和资本巨头总是要利用他们的政治特权来维护和永久保持他们的经济垄断,来奴役劳动,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职责。 ——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的共同章程和组织条例》 请回答:
问答题原上猿、埃及古猿、森林古猿.
问答题商务印书馆
问答题主户和客户
问答题分析比较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1919年革命的异同点。
问答题三公九卿,三省六部
问答题江华条约
问答题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问答题猛安谋克,跺集军,白头军,绿营兵
问答题索贡巡行
问答题“八思哈”制度,采邑制,御家人制
问答题天平文化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不能承认错误,我知道我对论纲的解释已经引起嫉妒和仇恨。
——路德致教皇利奥十世(1518年5月30日)
材料二:我决不能有承认错误的闪念,虽然我在其他方面尊敬罗马教会。……圣父,现在我在上帝面前声明,我决无丝毫用任何方法攻击罗马教会或圣座权威的念头,或用阴谋伤害它。我要庄严声明。除耶稣基督一人、即万能的主以外,天上地下没有任何东西凌驾本教会权威之上。……倘若我的对手收敛其愚蠢的夸夸其谈,我也高兴地同意不再提赎罪券问题并保持浑然。另外,我将出版一本小册子告诫人们……不要像我那样严苛,对教会太过分。我相信这样做能够弥合分歧。
——路德致教皇利奥十世(1519年3月3日)
材料三:罗马教廷的邪恶胜过土耳其人。它曾是通向天国之门,现在正是地狱的入口。……不必要我承认错误,因为我不会也不能容忍任何干扰我对圣经的解释,因为上帝的语言是封锁不了的。
——路德致教皇利奥十世(1520年10月13日)
材料四;此人(指闵采尔)在许多地方、尤其在茨维考和近来在阿尔斯特德已得到证实,他的活动除导致杀人、暴动和流血外,不能有别的结果。如果他说他是上帝和圣灵派遣的传道者,那他必须用征兆和奇迹予以证明,但是不能允许他宣传,因为他总是用征兆和奇迹证明上帝希望改变现有制度。
——1524年路德的告密信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路德宗教改革的什么状况?
(2)材料四反映了路德对待农民战争的什么态度?
问答题比较甲午中日战争前中日两国近代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