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十通”
问答题月旦评
问答题以秦汉、隋唐和明清为例,分析我们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北京大学2000年中国通史真题)
问答题寇谦之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均输,谓诸当所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土地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他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 ——《史记·平准书》集解引孟康语 平准,开委府于京师,以笼卖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牟利。 ——《盐铁论·本议》 是岁小旱,上令百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今(桑)弘羊令吏坐市列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汉书·食货志》)——吴慧《桑弘羊研究》 材料二: 平准与均输,只是一件事情的两面。 ①均输所以调剂空间上物价之不平,平准兼以调剂时间上物价之不平。②均输分设在郡国,平准则只京师有之。③均输是类似行商性质的工作,平准则为类似坐贾性质的工作。——马非百《桑弘羊传》 材料三: 这就使地主阶级的国家同时成为一个经营五金百货的大公司,政府的财政部长“大司农”同时成为这个大公司的总经理。政治和商业合二而一了。——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回答问题: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陈寿《上诸葛氏集表》 材料二: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成都武侯祠诸葛亮殿楹联,为清人赵藩撰并书。 材料三: 司马懿(宣帝)年表 208年,辟为丞相府文学掾,加入曹氏集团。时年30岁。 220~226年,魏文帝时期,渐受重用。文帝伐吴,以抚军大将军留守许昌。与曹真等受遗诏辅佐明帝。 227~239年,魏明帝时期,长期在外统兵,官至太尉。抵御诸葛亮北伐,平辽东公孙渊。与大将军曹爽(曹真子)同受遗诏辅佐齐王芳,拜太傅。 249年,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曹爽,独秉大权。 251年,平定淮南王凌反抗。同年卒。 材料四: 司马师(景帝)年表 251年,以抚军大将军辅政。次年进大将军。 254年,废黜齐王芳,立高贵乡公髦。 255年,平定扬州毋丘俭、文钦反抗。同年卒。 材料五: 司马昭(文帝)年表 255年,以大将军辅政。 258年,平定扬州诸葛诞反抗。 260年,杀高贵乡公髦,立元帝奂。 263年,灭蜀。以十郡封晋公,拜相国。 264年,进爵晋王。次年,建天子旌旗,卒,子炎篡魏。 回答问题:
问答题单于台
问答题淮南三叛
问答题戚继光
问答题太康失国、少康中兴
问答题评价岳飞。
问答题四等人制
问答题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厦门大学1999年中国通史真题)
问答题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问答题清前期在边疆地区施行的不同于内地行省的统治措施。(四川大学2014年中国通史真题)
问答题论述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改革。(浙江大学2001年中国古代史真题)
问答题衣冠南渡
问答题抽解、博买,支移、折变
问答题试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问答题《史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