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问答题北洋海军
问答题试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问答题孟良崮战役
问答题七君子事件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治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 请回答:
问答题评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问答题马神甫事件,“亚罗号”事件,马嘉理事件
问答题平壤之战
问答题《中法新约》
问答题万县惨案
问答题西原借款
问答题“五二○”惨案
问答题《每周评论》
问答题上海格致书院
问答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有大寇患兴大兵役,必特简经略大臣、参赞大臣驰往督办,继乃有佩钦差大臣关防及会办帮办者,皆王公亲要之臣,勋绩久著,呼应素灵,吏部助之用人,户部为拨巨饷,萃天下全力以经营之,总督巡抚不过承号令、备策应而已。其去一督抚,犹拉枯朽也。” ——丁风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0页。 材料二: “洪杨之乱,经制之绿营兵,既腐败不能作战,而总司兵符之钦差大臣,亦往往得罪以去。江忠源、曾国藩以团练起兵远征,所向奏功,其部下营官,皆积勋至督抚提镇,而全国之地方大吏,在同治年间,几尽为湘淮军人物所占据。”——萧一山《清代通史》下,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版,第1388~1389页。 材料三: “兵部除绿营之外,各省勇数且不能知,若一旦有警,各省皆自顾疆圉,不能恤人”,“即有严旨申饬,亦不过循例遣员带兵至境,或薄资数万,旋即中止,自非其师弟姻亲交义甚笃者,罕闻有邻省助兵助饷之事。”——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上,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3页。 回答问题:
问答题《中俄伊犁条约》
问答题刘师复,戊戌六君子,筹安会六君子
问答题一·二八事变,(福建事变,皖南事变)
问答题厘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