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南京大学1998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斯大林模式】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世界通史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历史学基础(世界史)真题
【社会达尔文主义】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通史真题;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世界史真题
提出“预定论”宗教改革思想的人是(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殖民桎梏的唯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意印度卑躬屈节、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材料二:1920年8月1日,为了抗议英国等战胜国强加给土耳其的《色弗尔条约》,甘地第一次发动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不合作”的纲领包括:受封者返回爵位封号,抵制立法机构选举,抵制在政府机关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纺车运动,以抵制英国货物泛滥。在运动后期,提出拒绝纳税的要求。12月,在国大党年会上通过了以自治为目标的不合作纲领。 ——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尼赫鲁记述道:“曹里曹拉村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竟然停止了,我想国大党的著名领袖全都表示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激动。”“难道我们必须使两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和实际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文呢?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运动……那么非暴力的抵抗办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问题:
【亚琛会议】
【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世界近现代史真题
杜鲁门主义
1885年12月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孟买召开,标志着( )的成立。
“东方战线”
【《五项不可容忍法令》】
B名词解释21-28小题。/B
卢德运动
【胡格诺战争】南京大学1999年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真题
耶稣会的创立者是( )。
【不结盟运动】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世界通史真题;南京大学2015年世界史基础真题;首都师范大学2018年历史学真题
【土埃战争】
【民粹派运动】浙江大学2000年世界近代史真题;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世界通史真题
参加协约国、干涉苏俄革命的国家不包括( )。
【《赢化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