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全国联考
公共课
专业课
全国联考
同等学历申硕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化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问答题赵某系退休老人,某日晚上到一家餐馆就餐。快到晚上10点时,餐厅发现客人不多,就让服务员把门口的照明灯熄灭。赵某就餐完毕,在出门时,因为天黑看不见路而摔倒在门口,餐馆工作人员立即将赵某送往医院治疗。赵某因为摔伤而引发重大疾病,生命垂危。住院期间,赵某立下口头遗嘱,将自己的两间私房给了自己的长子,将存折20000元给了二女儿,当时有护士刘某在场。由于赵某次子患有痴呆症而且丧失劳动能力,因此,赵某非常厌恶次子,没有分配给他任何遗产。弥留之际,赵某又马上立代书遗嘱,将家具全部给了长女,在场有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见证。不久赵某死去。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民间有个说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请用侵权法相关知识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刑法》第110条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试分析该法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及犯罪构成特征。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受嘱托杀人不构成犯罪。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人格权与身份权的区别。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6条规定: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请回答: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甲作为青青公司的采购员到上海出差,为本公司采购一批原材料。到上海后,得了一种传染病,不能进行采购活动,考虑到青青公司急需生产原料,就将其代理事项转托给自己在上海工作的朋友乙,同时向公司说明。青青公司由于没有多余人手,就向意由乙作为临时采购员进行采购。结果由于乙的经验不足,导致其从天天公司购买的原材料比正常价格高出10万元。青青公司拒绝承认该交易的效力,要求甲个人承担责任。 请根据以上案情回答以下问题: (1)乙与天天公司进行的签约行为是哪种类型的代理? (2)青青公司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 (3)如果由于甲在转托时未将授权范围说清楚,而导致乙的行为给天天公司造成了损失,该损失应当如何承担?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案情:甲(男)与乙(男)于2004年7月28日共谋人室抢劫某中学暑假留守女教师丙的财物。7月30日晚,乙在该中学校园外望风,甲翻院墙进入校园内。甲持水果刀闯入丙居住的房间后,发现房间内除简易书桌、单人床、炊具、餐具外,没有其他贵重财物,便以水果刀相威胁,喝令丙摘下手表(价值2100元)给自己。丙一边摘手表一边说:“我是老师,不能没有手表。你拿走其他东西都可以,只要不抢走我的手表就行。”甲立即将刀装入自己的口袋,然后对丙说:“好吧,我不抢你的手表,也不拿走其他东西,让我看看你脱光衣服的样子我就走。”丙不同意,甲又以刀相威胁,逼迫丙脱光衣服,丙一边顺手将已摘下的手表放在桌子上,一边流着泪脱完衣服。甲不顾丙的反抗强行摸了丙的乳房后对丙说:“好吧,你可以穿上衣服了。”在丙背对着甲穿衣服时,甲乘机将丙放在桌上的手表拿走。甲逃出校园后与乙碰头,乙问抢了什么东西,甲说就抢了一只手表。甲将手表交给乙出卖,乙以1 000元价格卖给他人后,甲与乙各分得500元。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合同法》第42条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三)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我国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35条规定,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法条的规定。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试分析该条法律规定。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要求。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简述我国刑法对死刑适用限制的规定。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民间有一种说法:“井水不犯河水”。请运用民法原理和有关法律规定对其加以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9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试分析该法条,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民法理论。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请对“迷信犯或愚昧犯是手段不能犯未遂”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我国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里的“有”我们可以理解为有过错,“无”可以理解为无过错,请根据侵权责任的原理对该说法进行辨析。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甲于1990年10月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2004年3月被假释。2006年5月,甲通过互联网得知某单位有钢材销售后,与乙商量,要乙扮作自己的助手,携带款项前往洽谈生意。在甲与该单位谈判中,乙一直在场。经谈判,双方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预付货款总金额30%后,可提走合同项下全部钢材,余款待甲提走货物后一星期内支付。甲按合同支付了15万元预付款,提走了价值50万元的钢材。钢材到手后,甲、乙与丙谈判销售钢材,丙对钢材来路表示怀疑,甲不得不说出实情。最终,丙支付30万元现金买下了该批钢材。甲分给乙3万元后潜逃。案发后,乙被抓获,主动提供了甲的藏匿地点,使公安机关顺利将甲抓获归案。 阅读、分析案情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别认定甲、乙、丙行为的性质。 (2)甲的假释考验期是多少年?假如甲因其骗取50万元钢材的行为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对甲应如何决定执行的刑罚? (3)对乙应如何处罚?并说明理由。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