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问答题简述斡旋受贿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问答题试述犯罪和刑罚的关系。
问答题唐某系某市一民营中介置业咨询公司总经理,蒋某系该市规划局长。为建筑商开发楼市违法扩大容积提供咨询是唐某中介公司的唯一业务。其间唐的公司与多个开发商签定协议多笔,每笔收受100多万元咨询费。为满足开发商的请托,唐某找到蒋某批准,事成后共同分配所收咨询费。其间,蒋某利用规划局长职权多次给办事部门打招呼,放行开发商的违法扩容建筑。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内,唐、蒋共收取了700多万元的“咨询费”,批准违法建筑6处。 问:对唐某、蒋某的行为如何认定?对建筑商的行为如何认定?为什么?
问答题《刑法》第121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
问题:
请对该条文中的死刑条款进行分析。
问答题某国有工程筹建组工作人员贾某在工程发包前,与投标方李某相互勾结,承诺帮助其中标,李某则给予贾某30万元人民币作为好处费。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贾某发现李某的投标书不符合规定,将会落标。为了能得到李某事前承诺的好处费,贾某将其所保管的标书调换成李某事后修改过的标书,从而使其顺利中标。工程开工后,李某在贾某的办公室内给予其30万元人民币。次日,贾某担心赃款放在其办公室不安全,便嘱咐李某代为其保管,待工程结束后再取回。嗣后,李某以其个人名义将该30万元人民币存入银行。不久,贾某因其他经济问题而案发。 问:贾某的行为构成何罪?属于什么犯罪形态?为什么?
问答题王某、石某、孙某购买铁制空心钉若干,并积攒空啤酒瓶若干。在2009年春天的几个月内,三人数次到某高速公路了的一个地段撒落铁制空心钉和碎啤酒瓶,待过路的小汽车扎破轮胎,车主下来换轮胎时,三人乘机偷走被扎坏轮胎的小汽车内的财物。三人屡屡得手,至破案时已扎坏10余辆车的轮胎,并偷走30余万元的财物。 问:(1)王某、石某、孙某三人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并简要说明理由。 (2)对王某、石某、孙某是否应按数罪并罚原则处理?为什么?
问答题赵某在某市开设娱乐城,自任总经理,为牟利而提供色情服务。为了对付公安机关的查处和管理卖淫妇女,赵某要求统一保管卖淫妇女的身份证,对卖淫妇女实行集体吃住、统一收费、定期体检和发避孕工具的措施。 问:赵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问答题请对“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应当从被执行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进行辨析。
问答题某于2001年5月获知其朋友童某系台湾情报人员后,向童某表示愿意为其情报机关工作。童某即将该情况向台湾军情局间谍范某报告。2002年4月间,范某在台湾某地约见宋某,向宋某表明其间谍身份及所在部门系情报部门,并要求宋某为其搜集反映大陆南方某省的政治、经济情况的报纸、杂志、地图等资料,并发给宋某活动经费2万元台币。宋某予以答应。2006年4月,宋某带着搜集情报信息的任务潜入大陆南方某省的一个城市,搜集了反映该省的政治、经济动态的报刊、地图等资料20多份,并交给童某。 问: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为什么?
问答题(2015年辨析55)请对“没有因果关系,就没有刑事责任”这一说法加以辨析。
问答题请对“只要构成数罪,就必须实行数罪并罚”的说法进行辨析。
问答题在某郊区路上,巨某、杜某骑自行车在前,李某骑自行车(后面搭乘王某)在后,由北向南在非机动车道行驶时,适有刘某驾驶“解放”牌中型普通货车同方向从其后方驶来。行驶中车辆驾驶室司机座下方突然起火,后来发动机也着火。刘某采取制动措施无效后跳离汽车,汽车继续向前冲去,车前部将李某、王某、巨某、杜某四人连人带自行车撞倒,造成李某、王某当场死亡,巨某、杜某受伤,三辆自行车损坏。事发后刘某弃车逃逸,于两日后到交通队投案。经鉴定,该车驾驶室严重烧毁,仪表盘、左前轮制动器室连接软管烧毁,制动系统无法操作。后经责任认定,刘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问:(1)对刘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量刑?简要说明理由。
(2)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本案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
问答题《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买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请回答: (1)该条中“妇女”、“儿童”如何界定?拐卖已满14周岁的男子的行为,如何处理? (2)甲拐骗乙(女,14周岁)意欲卖给他人,其间与乙发生了性关系,该行为如何处理? (3)接第(2)题,甲与乙发生性关系后,乙大呼救命,甲怕事情败露,用手捂住乙的嘴,造成乙窒息死亡,甲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4)接第(2)题,甲以5 000元的价格将乙卖给丙,丙又以6 000元的价格将乙卖给了丁,丙的行为该如何处理? (5)该条规定的罪名与绑架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问答题1999年5月中旬,被告人张某携带795克西药“头痛粉”来到昆明,准备冒充海洛因贩卖。同月17日,张找到被告人王某,叫其帮助贩卖海洛因。次日,王从张处拿了175克假毒品,在昆明市××饭店附近出售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日晚,张又叫被告人李某帮其贩卖海洛因。同月22日,张、李二犯携带620克假毒品在昆明市准备贩卖时,被查获。被告人张某明知所贩“毒品”是头痛粉,但对王某、李某说是海洛因。王、李二犯也始终认为帮张贩卖的是真毒品海洛因。
问:张某与李某、王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
问答题刘某(累犯)、张某、李某伙同谢某(15岁)四人预谋到某市纸箱厂抢劫。2001年3月31日晚7时许,四人携砍刀、钢管窜至纸箱厂,翻墙进入职工宿舍区。谢某先到工人孙某所在的宿舍打听厂里是否发了工资,在得知未发工资后,与其他人离开现场。
问:刘某等人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犯罪中止还是犯罪未遂?有哪些量刑情节?
问答题甲(女,1984年7月20日生)因其同居男友乙已另有新欢丙而生恨意。2004年6月7日,甲得知当晚丙一人独居于郊外的出租屋,遂叫来好友丁(男,1986,年12月13日生),晚上去强奸丙。并给了500元“报酬”给丁,丁同意。晚9点,甲领着丁来到丙住处附近,指认了出租屋,并给了丁一把其从男友处偷来的钥匙。晚10点左右,丁找到出租屋因房门未锁而顺利进入房间,正欲强奸时,遭到被害人极力反抗。黑暗中丁用力反复将被害人头部向墙体撞去,见被害人不再反抗于是拉开电灯。丁准备强奸时发现被害人已没有了气息,遂匆忙逃走。回家后,丁越想越怕,便告知父母。其父母反复规劝,并硬拉着丁到公安机关交代了罪行。案发后查明:①甲已有3个月身孕。②甲于2003年1月4日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500元。③被害女子并非丙,而是丙的另一同室女友戊,丙当晚困加班未归。④戊因丁的暴力而死亡。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问答题请对“只要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就必定构成数罪”进行辨析。
问答题受贿罪的成立,必须要求为他人谋取利益,请对这一说法进行辨析。
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试分析该款的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