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敲诈勒索罪与以胁迫、威胁的方法实施抢劫罪的区别。
问答题简述抢劫罪与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问答题2005年8月至2007年1月,依某在进行极端宗教活动和“圣战”宣传的同时,建立暴力恐怖训练基地。依某将招募的数十名暴力恐怖分子送往“黑峡谷”恐怖训练营地秘密训练,制作了该组织旗帜,制定了组织纲领和纪律,安排暴力恐怖训练基地的物资供应,为开展暴力恐怖活动做准备。在此期间,其还实施了两次军事演习,杀害了当地平民4人。 问:依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问答题请辨析“假释就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
问答题(2014年真题)试论刑法中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
问答题简述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概念和客观表现。
问答题依某和阿某笃信宗教极端思想,并加入了某恐怖组织。2008年8月某日,当武警官兵出操跑出边防支队大门时,两人引爆事先设定好的炸弹,致使数名武警人员当场身亡,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王某获知后,积极要求加入该恐怖组织,并获许可。在王某加入该组织当日,依某、阿某、王某被我公安机关抓获。 问:依某、阿某和王某的行为如何定性?为什么?
问答题黄某是普通工人,其母余某是某市工商银行行长,现已退休。黄某受他人之托,先后多次通过该市工商银行信贷科科长分别为6家公司从该银行贷款6笔,总计500多万元。这些贷款均符合银行的放贷要求。黄某为上述单位贷款后,先后从这6家公司索取和收受好处费3万多元。 问:(1)黄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为什么? (2)如果余某通过工商银行信贷科长为6家公司贷款,从而索取或收受好处费,其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问答题2006年4月21日晚,许某到某市商业银行自动柜员机(ATM)取款。许某的银行卡不具备透支功能,余额为176.97元。许某在ATM机上无意中输入取款1000元的指令,柜员机随即出钞1000元,而银行卡账户里却只被扣除存款1元。许某意识到银行ATM机出现异常,能够超出账户余额取款且不能如实扣账。于是,许某先后在三个时间段内,持银行卡在该自动柜员机取款170次,共计取款17万多元。同月24日下午,许某携款逃匿,案发时仍未归还。
问:许某的行为如何定罪量刑?为什么?
问答题张某、王某、孙某、李某、万某于2008年夏天谋划弄钱。2008年8月的一天早晨7点半,张某、王某给正在天津出差的北京某公司的刘某打电话,其中张某假冒刘的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小捷的哭声“爸!是我……”。刘某惊慌地问:“小捷!你怎么了?”此刻王某以南方人的口音称,“你儿子在我们手上,想要儿子就拿30万元来”。王某让刘某立刻把30万元现金汇到指定账户,而且期间不能挂断电话,否则就撕票。刘某立刻赶回北京,在2小时内将30万元分5次汇到指定账户,而且一直不敢挂断电话。对方收到钱后告诉刘某去某地领儿子。刘某到那里并未见到儿子,打电话给儿子的班主任后才知道儿子根本没出事正在上课。而刘某的30万元早已被孙某、李某、万某在武汉的两台ATM机上取走。后5人分别在苏州、深圳、厦门被抓获。 问:张某、王某、孙某、李某、万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犯罪?说明理由。
问答题简述我国《刑法》中关于贪污罪的特别宽宥制度和终身监禁制度。
问答题2004年10月12日,田某在路过郊区时发现被害人兰某一人在牧羊,便产生强奸的邪念。田某将被害人拉入附近的沟内按倒在地,强行撕扯被害人的衣裤,欲行强奸。兰某极力反抗,并大声呼救。田某怕罪行暴露,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兰某的腹部刺一刀。被害人继续呼叫,田某又向被害人的腹部连刺数刀,致使被害人当场死亡。田某取走被害人身上的20元钱,并将被害人的尸体掩埋。随后,田某将被害人放牧的15只羊赶到临近的一个村中卖给他人而被发现。 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问答题某药厂业务员刘某从东北买到50箱排毒养颜胶囊,经对这批药品激光防伪标志上的号码查询,得知这些货系假货。为减少自己的损失,刘某找到某杂志社部门经理王某,让他帮助把药销售出去。王某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张某,张某又通过他人介绍认识了做药品经营生意的张女士,经过双方谈判商定以31元一盒的价格交易。于是张某把50箱假排毒养颜胶囊卖给张女士,并拿走了货款5.5万元。事后张女士与排毒养颜胶囊生产厂家联系,得知这批货是假货,于是立刻向警方报案。经药品检验部门检验,这些胶囊中的细菌数达到29万个/克,远远超过了细菌数不得超过1万个/克的标准规定。 问:(1)刘某、王某、张某三人的行为构成何罪?简要说明理由。 (2)刘某、王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共同犯罪?请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张某为省体育彩票中心副主任。在未经省体育彩票中心主任办公会议研究的情况下,张某超越职权修改并签发了某体育彩票文件。该文件规定:省体育彩票中心聘用杨某成立专职体育彩票销售队伍,负责各市即开型体育彩票的销售,并要求各市体育局、体育彩票管理站积极配合。张某明知杨某系个人承销,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于2003年1月和2004年2月,代表省体育彩票中心与杨某签订了两份“中国体育彩票即开型规模销售承销合同”,由杨某在2003年和2004年分别承销1500万元和1800万元即开型体育彩票。2003年5月,张某擅自同意杨某为“即开规模销售主管”。此后,杨某即以此身份在全省各地进行即开型体育彩票的销售。当杨某提出将彩票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奖归自己所有时,张某明知国家规定弃奖应归国家所有并纳入公积金管理,却超越职权表示同意。2004年1月,在某地区的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过程中,共产生40余万元弃奖,该地区体育彩票站站长及省体育彩票中心发行部副部长根据张某的要求,将上述弃奖划归杨某个人所有。
问: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罪名是什么?
问答题(2011年案例分析59)事实一:甲、乙、丙为骗取钱财,共同出资设立了一家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以投资房地产为名,吸收社会公众资金,许诺“投资”的年回报率为100%,先后募集资金总额达1000万元。募集到的资金除用于购买复制淫秽音像制品的生产流水线外,剩余部分被三人挥霍一空。该设备在复制淫秽物品时被司法机关没收。最终,募集到的资金无法归还。 事实二:乙归案后,主动揭发甲曾参与一起抢劫犯罪活动并致被害人死亡。该线索经查证属实。 事实三:丙归案后,主动交代了公安机关没有掌握的其本人曾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公司保险金8万元的事实。请分析: (1)“事实一”中的行为构成哪些犯罪?为什么? (2)“事实一”中的犯罪是单位犯罪还是自然人犯罪?为什么? (3)“事实二”中乙的行为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4)“事实三”中丙的行为性质和量刑情节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问答题甘某、肖某及其亲戚王某租用某市居民区一单元房,用维生素、丹参粉、激素等原料粉碎后,装成胶囊,制成治高血压、糖尿病、牛皮癣等顽症的药,然后由甘某的15周岁儿子小龙通过小广告、网络等宣传销售,多售卖给偏远地方的受害人。2011年6月被查获。甘某等承认属于假药,但认为不会出人命。 问:对甘某、肖某、王某、小龙的行为如何认定处理?简要说明理由。
问答题简述刑法的特征
问答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在判处没收财产的时候,不得没收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请分析
问答题简述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理原则。
问答题某村村委会办公室财物被盗,村委会主任甲怀疑是村民陈某所为,即带领村治保主任等人将陈某带到村委会办公楼“审讯”。陈某拒不承认偷窃行为,甲即命人将陈某关押在办公楼地下室。陈某感到冤屈,第二天早晨在办公楼地下室愤而自杀身亡。
甲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交待,他在担任村委会主任期间还有以下违法行为,后经查证属实:村里因100亩土地被国家征用,获得国家土地征用补偿款500万元。甲在负责发放这笔款项时,谎称为了催要这笔款项,曾花费5万元用于“疏通关系”,遂用假发票在土地征用补偿款中报销5万元“招待费”规自己所有。
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的行为各构成何罪?并简要说明理由。
(2)对甲应如何处罚?并简要说明法律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