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请说明下面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 《疏议》曰:“化外人”,谓藩夷之国,别立君长者,各有风俗,制法不同。其有同类自相犯者,须问本国之制,依其俗法断之。异类相犯者……皆以国家法律,论定刑名。 ——《唐律疏议·名例》
问答题结合法理学的相关知识,论述“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司法原则。
问答题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问答题比较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的异同。
问答题“法律责任是与义务相关的概念。一个人在法律上要对一定行为负责,或者他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意思就是,他作相反行为时,他应受制裁。” “人的某类行为之所以引起制裁,就因为它是不法行为,这种推定是不正确的。它是一个不法行为,就因为它引起了法律制裁。从一个以实在法为唯一对象的理论来看,除了行为是制裁的条件这一点以外,不法行为就无其他标准,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法行为。” “不法行为并不是‘法律的违反’,确是法律规范存在的特定形态,法律规范的效力丝毫没有遭到不法行为的危害。” “法律秩序所立出作为制裁条件的,不仅是损害已经造成,而且还要是从其财产中取得赔偿的那个人并不自愿地赔偿损失。” 以上是凯尔森在《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中关于法律责任、违法行为、法律制裁等方面的一些观点,结合法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这些观点的合理性与不足。
问答题简述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
问答题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有人认为,澳门特别行政区同广东省一样,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区域单位,没有任何区别。请你运用《宪法》和《澳门基本法》的有关知识,对此进行分析。
问答题
问答题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内容和历史地位。
问答题简述法律规则的特点。
问答题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制定和解释权限。
问答题震惊全国的“呼格案”:
1996年04月09日:呼和浩特一女子被掐死在公厕内。
1996年05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呼格吉勒图犯流氓罪、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
1996年06月0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核准死刑。
1996年06月10日:呼格被执行枪决,距离案发只有62天。
2005年10月23日:真凶赵志红落网。
2014年11月20日:呼格吉勒图案进入再审程序。
2014年12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宣告原审被告人呼格吉勒图无罪。
请运用宪法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某甲因盗窃正在使用中的通信电缆被法院以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某甲对判决不服并提出上诉。他认为自己的行为属盗窃行为,但所盗电缆的价值不足200元,达不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因此不能构成犯罪,一审法院不按盗窃罪而是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他的刑事责任是适用法律错误。 请运用法理学知识分析一审法院在适用法律方面是否存在错误。
问答题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的主要内容特点。
问答题《宋史·刑法志三》:“徒、流折杖之法,禁纲加密,良民偶有抵冒,致伤肌体,为终身之辱;愚顽之徒,虽一时创痛,而终无愧耻。若使情理轻者复古居作之法,遇赦第减月日,使良善者知改过自新,凶顽者有所拘系。”沈家本《刑法分考》:“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役年,笞杖得免决数。” 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和理论,分析上述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唐律疏议·斗讼律》:“诸诬告人者,各反坐。诸告祖父母、父母者,绞。即嫡、继、慈母杀其父,及所养者杀其本生,并听告。诸部曲、奴婢告主,非谋反、逆、叛者,皆绞。诸投匿名书告人罪者,流二千里。诸被冈禁,不得告举他事。其为狱官酷己者,听之。即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听告谋反、逆、叛、子孙不孝及同居之内为人侵犯者,余并不得告。诸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问题:
问答题某市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战略,某日一外商来到该市准备进行一系列较大规模的投资活动。但该外商在宾馆居住期间钱包被偷,市委市政府在知道此事后即为重视,责令公安机关限期破案。在各方压力下,公安机关很快破案,顺利抓住小偷并归还外商。后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市委市政府又要求法院从严审判,严厉处理该案件。外商在了解后,带走资金,未在该市投资。
(1)市委市政府的做法是否合法?如果不合法,请指出该做法违法了哪一相关规定?
(2)请联系材料谈谈你对外商带走资金的看法。
问答题刘某和李某系大学同班同学,某日同学聚会上,刘某和李某谈起毕业后的感受。刘某说现在社会上不讲信义的人太多,人人见利忘义,和社会上的人相处的非常没意思,还是大学时跟同学的感情最为真挚。李某随即表示赞同。后两人越谈越投机,刘某在谈话中得知李某现在做生意遇到点困难,需要资金周转,就随即表示愿意慷慨解囊帮助老同学渡过难关。李某大为感动,表示在一个月后马上奉还,并当即要写借条。刘某说凭咱们的关系还些什么借条,并随即叫妻子拿来五万元钱交给了李某。后还款期限届满,刘某向李某催账,李某拒不承认此事,双方争论无果就像法院提起诉讼。法院经过审理,认定因没有相关借据证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不能成立。请运用法理学的知识谈谈你对法院判决的理解。
问答题近年来,国内发生余祥林、赵作海等一系列冤案,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一位学者认为,冤案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司法权缺乏有效监督。
请结合上述材料,试分析我国法律监督的现实意义。
问答题从执法的特征的角度论述依法行政原则及其在法制建设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