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简述宪法的发展趋势。
问答题简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和法律解释权。
问答题联系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论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问答题材料1:
消费者陈女士为在外地大学读书的女儿通过甲快递公司快递一封信件,第3天陈女士接到女儿电话,问为什么还没有收到信件。陈女士很奇怪,便致电甲快递公司,快递公司承认工作人员开封检查了,但对陈女士和其女儿提出的赔偿要求予以拒绝,理由是快递公司有规定,即“本公司拥有绝对权利对每票快件开封检查是否符合有关政府机关规定或者航空限制,如发现寄件违法、违禁,有权退回或拒收。本公司有权在未事先通知寄件人的情况下开封检查交寄的物品”。陈女士怀疑信件被拆开偷看后丢弃了,于是报了警。
材料2:
近些年,一些街头小广告成为我国现代城市的公害。小广告内容涉及办理证件、刻章、疏通管道、开锁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内容,被随处张贴在树木、居民楼、电线杆等处。这些小广告的特征还表现在特别留下电话、手机或寻呼机等通信方式。为有效治理这种“城市牛皮癣”,近年来全国有近20个城市通过地方立法来治理乱贴、乱写并公布其通信方式的行为,利用24小时不间断呼叫、暂停或终止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手段来治理此类违法行为。对此有人认为这一地方立法行为已经侵害到了公民所享有的通信自由的基本权利。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被告人黄某,男,28岁,农民;被告人王某,男,23岁,农民。
被告人黄某与王某系一起长大的近邻。二人本都生活于穷困潦倒之中。突然有一天,黄某发现王某已今非昔比,乃悄悄请教致富秘诀。王某碍于多年朋友之情面,坦言自己正从事贩毒活动,并进而向黄某鼓吹了一通诸如“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之类的“至理名言”。在王某的“开导”下,黄某蠢蠢欲动,便和王某一起从他人处购得50克纯度为50%的海洛因。为了增加数量,黄某和王某又在海洛因中掺入50克西药“头痛粉”,并转手以每克12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其间由王某联系下家并交接毒品,黄某在一旁“学习”技巧。其后,黄某开始单干,索性以“头痛粉”冒充海洛因,当黄某携带250克假毒品准备贩卖时,被我公安机关当场擒获。黄某归案后,检举了王某和其共同贩卖毒品的犯罪事实,并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王某。在王某住处查获海洛因200克,并查明王某没有吸食海洛因的历史。
问答题联系实际,论述社会主义法治与民主的关系。
问答题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
问答题2009年,甲某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被交警乙某拦住,乙某对甲某的超速违章行为进行了罚款,但并未出具罚单。甲某要求出具罚单,乙某认为甲某态度不好,遂加罚人民币1000元,并告诉甲某,如果再狡辩,将再加重处罚。事后,甲某向公安局督察队进行举报,声称乙某态度蛮横,粗暴执法。督察队收到举报后,认为甲某是有意找茬,于是对甲某进行了严肃处理。公安分局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以甲某捏造事实,抗拒执法为由对其实施行政拘留。
请结合我国宪法的规定及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乙某对甲某超速行驶实施处罚是否合法?为什么?
(2)督察队的处理意见和公安分局对甲某实施行政拘留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3)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问答题我国《宪法》第5条第3款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试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宪法和普通法律有何不同。
问答题联系我国实际,论述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问答题《唐律疏议·户婚律》规定:“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不合出之。”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三不去者,谓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所受无所归。而出之者,杖一百。并追还合。……若感情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这是唐律中的什么制度?并作简要分析。
问答题某县政府为了组建农林场,向该县六个村委会征用了600亩耕地,并支付了一定的补偿金。该农林场是集体所有制经济性质,后因经营不善,农林场解体。六个村的村民希望县政府归还土地。县政府不同意归还,将土地承包给个人。 请结合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分析县政府的行为。
问答题简述我国公民平等权的含义和判断政府采取合理差别的标准。
问答题简述《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问答题论述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体制。
问答题在权利义务的关系上,不同社会制度下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义务为本位;二是权利为本位;三是权利义务一致性。
请你运用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有关知识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简述南京国民政府普通司法系统及其职权。
问答题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问答题试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分析问题。
2006年3月7日,某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就国务院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起违宪审查建议。
现行的国务院关于女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包括《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其中《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4条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干部可以退体;《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1条则规定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工人应该退休。
该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在违宪审查建议书中指出,以上规定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第2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及第48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的规定。
请回答:
问答题某县公安局的四名民警,以群众举报有人看“黄碟”为由,到居民张某家检查。他们没有戴警帽,没有佩戴警号、警徽,并在检查中与张某发生冲突。之后,两名自称是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的警察以“调查案子”为名将张某带走。 运用宪法学的有关知识对这一案例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