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文化的是( )。
结合我国的实际,论述法的社会作用。
理论法学包括( )。
(2014年真题)下列关于成文法与不成文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
(2013年单选11)下列关于法律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法的特征之一:法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规范。这里关于“法的普遍性”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带一大公文包,里面有价值80多万元的提货单及其他贵重物品。甲去看电影,离开时把包忘在了座位上。后甲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包启事:一周内送还者酬金15 000元。后来捡到该包者乙与甲在酬金问题上发生了争议,从而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的难点在悬赏广告的定性是合同还是单方行为,于是出现了不同解释: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悬赏广告是一种合同行为,因为尽管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但1929—1930年民国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就规定了悬赏广告,从其前后的条文来看,从第153条到第165条都规定的是契约,因此介于其中的悬赏广告应该是契约。第二种意见认为悬赏广告是单方行为,因为《中华民国民法》第164条规定,以广告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之人给予报酬者,对于完成该行为之人负有给付报酬之义务,对于不知有广告而完成该行为之人亦同。条文当中说道,完成广告所指定行为的人,即使他不知道有这个广告,登广告者也应该给他许诺的报酬。按这个意思,悬赏广告就不是契约而是单方行为。第三种即后来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解释。在我国大陆,民法通则关于悬赏广告未有规定,学者起草的统一合同法的第一个草案规定了悬赏广告,当时就有学者说悬赏广告不是合同而是单方行为,不能规定在合同法中,后来正式稿中删除了该规定。 请运用法理学的有关知识,从法律解释分类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意见所用的解释方法,并分析不同解释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
关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关于法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行政责任主要分为( )。
简述科学技术对法律的影响。(2010年真题)
(2009年单选4)法学上,将法律实际施行的状态和程度称为( )。
按照法的创制与表达形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 )。
以“一个人对其他一切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关系有( )。
关于经济因素在法的起源中的根本性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
与司法活动相比,执法活动的特征有( )。(2009年多选46)
(2011年真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国家机关中,享有正式法律解释权的有( )。
(2013年真题)从法系角度看,近代以来我国香港地区的法律属于( )。
甲、乙在火车上相识,甲怕自己到站时未醒,请求乙在A站唤醒自己下车,乙欣然同意。火车到达A站时,甲在沉睡,乙也没有醒。甲未能在A站及时下车,为此支付了额外的费用。甲诉至法院,要求乙赔偿自己的损失。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