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盛行于( )。
根据唐律规定,下列有关刑罚适用原则适用情形的表述,正确的是( )。
我国赎刑最早起源于( )。
下列选项中,构成唐律“十恶”罪中不孝罪的有( )。
春秋时期,首次公布成文法的诸侯国是( )。
“七出”中属于“反义”情形的是( )。
为规范各部院政务活动、保障其正常运转,清朝针对中央各部门的职责、办事规程而制定的基本行政规则是
下列关于南京国民政府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作为法律形式,秦简《法律答问》是( )。
郑国执政子产于公元前536年“铸刑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对此,晋国大夫叔向曾写信痛斥子产:“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微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关于“不为刑辟”的含义,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2010年单选33)宋朝“既杖其脊,又配其人,且刺其面,一人之身,一事之犯,而兼受三刑”.的刑罚是( )。
秦朝把庭审案件称为( )。
简论清末领事裁判权的主要内容及其确立的法律后果。
试述明朝中央司法机关和诉讼制度的特点。
(2014年单选33)西周时,通过察言观色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审判方式称为( )。
清朝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是( )。
明清时期的会审制度包括( )。
唐朝的主要法律形式主要有律、令、格、式四种,其中格是指
简述明朝刑法适用原则的变化。
(2006年多选62)清朝制定的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专门法律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