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全国联考
公共课
专业课
全国联考
同等学历申硕考试
博士研究生考试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
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化学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有甲、乙两座水库,如果将甲水库存水量的20%输入乙水库,则两个水库的存水量相同。 (1)甲、乙两座水库原来存水量的比为5:2 (2)甲、乙两座水库原来存水量的比为5:3
进入题库练习
将编号为1,2,3的三本书随意地排列在标号为一、二、三的三个书架上,则(1)每本书的编号都不和它的书架标号相同的概率为p(2)至少一本书的编号和它的书架标号相同的概率为p
进入题库练习
某矿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关于事故原因,甲、乙、丙、丁四位负责人有如下断定: 甲:如果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那么肯定有人违反操作规程。 乙:确实有人违反操作规程,但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不是设备故障。 丙: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确实是设备故障,但并没有人违反操作规章。 丁: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故障。 如果上述断定中只有一个人的断定为真,则以下断定都不可能为真,除了:
进入题库练习
某人投篮,每次投不中的概率稳定为P,则在4次投篮中,至少投中三次的概率大于0.8。 (1)P=0.2 (2)P=0.3
进入题库练习
已知多项式ax?+bx?+cx+d除以x-1时,所得的余数是1,除以x-2所得的余数是3,那么ax?+bx?+cx+d除以(x-1)(x-2)时所得的余式是( )。
进入题库练习
1979年,在非洲摩西地区发现有一只大象在觅食时进入赖登山的一个山洞。不久,其他的大象也开始进入洞穴,以后几年进入山洞集居成为整个大象群的常规活动。1979年之前,摩西地区没有发现大象进入山洞,山洞内没有大象的踪迹。到2006年,整个犬象群在洞穴内或附近度过其大部分冬季。由此可见,大象能够接受和传授新的行为,而这并不只是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述的假设?( )
进入题库练习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棕熊与黑熊想得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在和黑熊比赛看谁户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请就上述材料分析黑熊失利的原因,不超过700字。
进入题库练习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500万人将面临失业,这其中新闻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随着新闻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在不久的将来,记者将会彻底被新闻机器人所取代。 实际上,新闻机器人在国内外已经被普遍使用,2015年9月,腾讯财经发出了中国国 内首次使用机器人撰写的新闻稿件,不久,新华社也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可以完成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的自动撰写。在国外,新闻机器人早已不是新事物了,美联社、雅虎、《洛杉矶时报》都在使用机器人撰写新闻。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新闻机器人将应用在每一家新闻机构中。 而且,新闻机器人在速度和准确度上有人类无法企及的优势。首先,人类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比较弱。例如地震发生的时候,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保命,而不是写新闻,所以这类新闻只能等到事情结束后,再补出报道,这样新闻已经不够“新”了。其次,人类对于大量数据的处理能力也非常弱。财报类的新闻一般是基于企业内部财报而撰写的,但企业财报的数据实在太多了。对真正的记者而言,根本没有可能准确而快速地处理这些数据,从而不可能很快做出报道,而这正是机器人的拿手好戏。而且,新闻机器人的准确率更高。用爬虫类软件从权威信息来源处搜取的数据,在转换成为新闻产品的过程中排除了人为误抄录的可能。 机器人基于规则进行逻辑推理程序化劳作,可以处理数据量较大、时效性要求高的工作;而人类的思维特点在于不受限于规则,因而能从事更具创新性的工作。写消息稿的记者,如果不对新闻事实加以深度分析和独立判断,将会被机器人彻底取代。
进入题库练习
已知则()。
进入题库练习
2013年10月真题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艰苦奋斗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开进了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全面开放,与30年前相比,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勤俭节约”的观念就是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对“勤俭节约”的观念进行分析。 先从个人的角度谈起,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开源”就是要动脑筋,花气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合法赚钱,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只靠节省,财富的积累是有限的,靠开源,财富才可能会滚滚而来。试想,比尔盖茨的财富是靠省出来的吗?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个家庭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就是秉持“勤俭持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出去挣钱了,但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缺钱的时候还可以去借钱,去抵押贷款,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即使是学费之外的学习费用,也不能一味节俭。试想,如果朗朗的家长当年不买钢琴,能有现在的国际钢琴大师朗朗吗?最后从国家的角度审视,提倡“勤俭节约”弊远大于利。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2008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发展靠投资拉动。而今,发达国家一个个囊中羞涩。减少进口,甚至还“要再工业化”把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再招回去,而且时常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中国经济已经不能靠出口拉动了,怎么办?投资率已经过高了,只能依靠内需。 如何刺激内需呢?如果每个个人、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也就依靠不上了,结果是只能单靠投资拉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刺激内需,必须首先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 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之下,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就会给经济带来活力,就不会产生许多“啃老族”,也不会产生许多依赖救济的人,就会激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国家的经济可以发展,科技也可以上去。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就不会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从而也能解决许多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得到挣钱的机会,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试想,如果大家挣了钱,都不舍得花,会有多少人因此下岗失业啊?本来以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结果是祸害了他人。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流泪。 综上所述,“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对个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进入题库练习
论说文:根据以下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 有一群小朋友在村子邻近的铁路上玩耍。这条铁路有两条铁轨,一条是常用的,一条是备用的,很少使用。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在备用的铁轨上独自玩耍,而其他的小朋友都在常用的铁轨上玩耍。很不巧,火车来了,刹车显然已经来不及。司机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往哪一条铁轨上开。显然,为了保证大多数小朋友的生命安全,司机应该往备用的铁轨上开。 请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论述你支持或反对这一观点的理由。可以结合自身经验、观察或阅读的实例或理论作为论据。
进入题库练习
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1/6,则直线L和两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3。
进入题库练习
B论说文/B
进入题库练习
分析下面的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2011年6月7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首届教改实验班的45名学生没有一人踏进高考考场。舆论一片哗然。以下是甲、乙二人针对高考是否有必要存在而展开的辩论。 甲:中国的教育制度太落后了,高考早该取消了。这45名学生敢于用罢考去向传统落后的教育制度宣战,用行动向高考说再见,这可真谓是中国教学史上的一场革命啊。 乙:落后不表示就没存在的必要。我们需要的是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的教育制度,况且高考的改革也一直在进行中,只是不尽完善而已。另外,存在即合理,这句话是真理。这45名学生的罢考只是个例,毕竟高考对考核和评估一个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能力是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相比的。 甲:你这个观念不对。范进中举结果疯了,我们这些从高考制度下走过来的人,有许多人不时还做着高考的噩梦!中国的教育制度从来换汤不换药,就算一直在改革,但从来没有改变高考和旧时科举的同一性质。 乙:古有范进中举,今还有大龄考生呢,这又作何解释?倘若高考不合理,怎么还会有那么多人锲而不舍地参加高考,甚至是八旬老翁? 甲:我们应该倡导科学。你要看到一个现象:中国的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都是书呆子,只会仰天哇哇哇,一到实践就犯傻。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带来的是更多戴着高度近视眼镜的书呆子!这种高考是“伪科学”,早该取消了。 乙:高考存在了这么多年,那么多国家的优秀人才,像朱镕基、柳传志、冯仑等,哪个不是通过高考筛选出来的人才?没有高考,能发现这些是人才吗?既然高考的作用无可替代,那又怎么不科学呢?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句俗话叫“笨鸟先飞”,说全了叫做“笨鸟先飞早出林”,又叫做“笨人先离村,笨鸟早出林”。这句谚语一向被作为天资差的人的座右铭,而很少收入天资优越人的词典。在他们看来,“笨鸟即使先飞,也不一定能赶上大队。自己天资好,就是晚点飞,也不会掉队。”
进入题库练习
设有关于x的方程x2+2ax+b2=0,若a是从1,2,3,4四个数中任取一个数,b是从1,2,3三个数中任取一个数,则方程有实根的概率是()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有个小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小男孩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回到家中,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么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的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进入题库练习
论说文:根据下述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论说文,题目自拟。你要想走得远,就得结伴而行;你要想走得快,你就得独自上路。在实现梦想的途中,谈谈你对“一个人独自走得快”和“多人结伴走多远”的看法。
进入题库练习
若P(2,-1)为圆(x-1) 2 +y 2 =25的弦AB的中点,则直线AB的方程是( ).
进入题库练习
2012年1月真题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尝试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的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的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等。 当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到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之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台风、暴风等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及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地改变了气候,但仍然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主题:运用爱因斯坦相对论去对待气候问题,可以找到其问题,指出“自然”的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