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竞争行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相等.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4元,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个企业的短期平均成本为4.5元,市场需求函数为Q=70000—5000P,供给函数为Q=40000+2500P。求解下列问题: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行业有多少厂商? (3)如果市场需求变化为Q=100000—5000P,求行业与厂商新的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北大1997研)
问答题如果对于生产者甲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对于生产者乙来说,以要素L替代要素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什么情况?
问答题假设一垄断企业,其生产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均为每单位5元。设想该企业在两个相隔较远的市场上销售其产品。在第一个市场上,其市场需求曲线为Q
1
=55-P
1
;在第二个市场上,其市场需求曲线为Q
2
=70-P
2
。
(1)如果该垄断企业能够保证两个市场完全隔离,那么在两个市场上,该企业的产出水平分别为多少?价格分别为多少?企业获得多少利润?
(2)如果两个市场间的运输成本为每单位5元。该企业在两个市场上的产出水平和价格分别为多少?利润多大?
(3)如果运输成本为0,并且规定该企业在两个市场实行一价策略。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的产出、产品价格和利润分别为多少?(中央财经大学2010研)
问答题收获后,农民决定是卖粮存钱还是存粮。假定农民预期一年后粮价将涨20%。(不考虑粮食质量的差异),而存粮一年期间老鼠将吃掉10%的粮食,银行存款的年利率是10%。计算当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为5%时,农民将如何选择?通货膨胀率到什么水平时,农民将选择存钱?(北大1999研)
问答题设a,b两个消费者消费x,y两种产品。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均为u=xy。消费者a消费的x和y的数量分别用x
a
和y
a
表示,消费者b消费的戈和y的数量分别用x
b
和y
b
表示。e(x
a
=10,y
a
=50,y
a
=90,y
b
=270)是相应的埃奇渥斯盒状图中的一点。试确定:
(1)在点e处,消费者a的边际替代率;
(2)在点e处,消费者b的边际替代率;
(3)点e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吗?
(4)如果不满足,应如何调整才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
问答题图7—8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试在图中标出:(1)长期均衡点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问答题市场势力(深圳大学2015研)
问答题假设对于某商品,市场上共有100个消费者,该商品的50%为75个彼此相同的消费者所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2;另外50%的商品为其余25个彼此相同的消费者所购买,他们每个人的需求价格弹性为3,试求这100个消费者合起来的需求价格弹性。(东北财经大学2009研)
问答题恩格尔定律(财政部财科所2004研;对外经贸大学2006、2014研;华东理工大学2006研;南京大学2007研;中南财大2009研;中央财大2010研;东北财大2014研;山东大学2015研)
问答题假设完全竞争厂商的生产函数形如Q=K
a
L
1-a
,请使用经济逻辑陈述“产量分配净尽定理”(欧拉定理)。(东北财经大学2012研)
问答题总成本(total cost,TC)
问答题用囚徒困境解释滞涨现象。(清华大学2011研)
问答题画图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形成及其条件。
问答题规模报酬递增的工厂会不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情况?(复旦大学1995研)
问答题如我们所知,垄断厂商的市场垄断权(market power)取决于所售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同时我们也知道,厂商的数量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要程度也影响着市场垄断权的高低。请回答:(1)上面的两种说法有什么关联?(2)市场垄断权是怎样体现出来的?(3)请用代数方式证明为什么市场垄断权取决于需求的价格弹性?(武汉大学2009研)
问答题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消费者的要素供给原则又是什么?(武汉大学2002研)
问答题已知,效用函数U=U(X
1
,X
2
)连续可导,请证明,在商品X
1
,X
2
之间存在边际替代率递减关系的条件之一是U
11
U
2
2
-2U
1
U
2
U
12
+U
22
U
1
2
<0。(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问答题一种意见是“土地价格的上涨导致房屋价格的上涨”;另一种意见是“房屋的价格上涨导致了土地价格的上涨”。你的观点如何?
计算题考虑剑桥增长模型。假设某经济中的利润收入者的储蓄率为0.15,工资收入者的储蓄率为0.05,利润收入占总收入的30%,工资收入占总收入的70%。
计算题某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100L-0.5L2)。其中,Y是产出,A是技术水平,L是工作小时数。劳动供给函数为SL=10+0.5w。其中,w表示实际工资。假设初始的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