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海啸、污染、艾滋病、种族仇杀、非法移民、恐怖主义、温室效应等都需要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不仅关注那些具有跨国属性的风险和灾害,也关注一些严重人道危机,比如饥荒与排雷。目前,联合国是全球治理行动的主要协调者,参与者既包括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也包括跨国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人类还没有一个世界政府,但共同灾难紧逼促成了政府间的开放式合作乃至“人类共同社区”的加速形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_____。
单选题某宿舍住着四个留学生,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和日本。他们分别在中文、国际金融和法律三个系就学,其中:
(1)日本留学生单独在国际金融系; (2)韩国留学生不在中文系;
(3)美国留学生和另外某个留学生同在某个系; (4)加拿大学生不和美国学生同在一个系。
以上条件可以推出美国留学生所在的系为______。
A.中文系
B.国际金融系
C.法律系
D.中文系或法律系
单选题2013年是我国卫星的集中发射年,计划进行16次发射。今年在酒泉基地即将发射的是______。
A.天宫1号
B.天宫2号
C.神舟9号
D.神舟10号
单选题有一项工作任务,小红先做2小时,小花接着做4小时可以完成;小红先做3小时,小花接着做2小时也可以完成。如果小红先做1小时后再让小花接着做,那么小花完成工作还需要______小时。
单选题就事论事地采访、按照采访所获得的信息完成稿件、一个又一个采访机械性地完成一个又一个选题,往往是压榨自身的过程,是减法而非加法。加法是有意识去充实自己,不仅把每一选题、每一采访都纳入充实自己的过程,而且通过对这些具体选题操作的思考,使自己对某一领域的积累越来越丰厚,在此基础上使认识越来越清晰的过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______。
A.“减法”采访不可维系
B.“加法”采访是采访的最高境界
C.记者采访要做“加法”而不要做“减法”
D.“加法”与“减法”采访的优劣
单选题一些大学生在求职现场寻找热门职业,看到别人报考或求职某类企业,就纷纷涌向那些职业,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客观现实。比如,大城市、大企业、公务员等,都是大学生求职最热门的领域。实际上,选择二三线城市和中小企业可能显得更加明智。
上述推论的“明智”最有可能是基于下列哪一项得出的?______
单选题把黑桃、红桃、方片、梅花四种花色的扑克牌按黑桃10张、红桃9张、方片7张、梅花5张的顺序循环排列。问第2015张扑克牌是什么花色?______
A.黑桃
B.红桃
C.梅花
D.方片
单选题对我国现阶段“三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扶贫标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B.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扶贫开发
C.农村集体土地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
D.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
单选题下面句子中,表达有歧义的一句是______。
A.我这不是请你来了嘛。
B.列车准时到达终点。
C.通知我到机场接人。
D.非经批准,不得动用流动资金。
单选题如果凡有突发事件发生,就对主管官员问责,直接后果就是使官员趋于保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______,不敢主动去创新和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畏首畏尾 改变 B.举棋不定 逾越 C.瞻前顾后 突破 D.优柔寡断 跨越
单选题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文学读物大量涌现,使人______。其中不乏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但也有选材不严的______现象,为读者诟病。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琳琅满目 鱼龙混杂 B.叹为观止 哗众取宠 C.目不暇接 鱼目混珠 D.招架不住 泥沙俱下
单选题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常形”是指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正常自然形态。
②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变形中的变化及美学意义。
③“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反应在艺术中的形态的改变。
④所谓“变形”是相对“常形”而言。
⑤例如两头蛇、三脚鸡等,这种“变形”虽然怪异,但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
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物象的形态有时会出现变异。
单选题近年来,有犯罪前科并在三年内“二进宫”的人数逐年上升。有专家认为,其数量递增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育改造体制存在缺陷,所以应当改革。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帮助刑满人员融入社会又能监督他们的措施。
对以下哪个问题的回答,与评价该专家的观点不相干?
单选题按统计中涉及的大行业分类,第二段中涉及的大行业数是:
单选题某学生音乐、体育、美术期末成绩平均62分,音乐、体育两科平均58分,音乐、美术两科平均59分,该生的音乐成绩为多少分?______
A.48
B.68
C.55
D.70
单选题“宅”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日本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早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用来形容对动漫、电游等迷恋超出一般的人,他们是足不出户、不善与人相处的特殊人群。后传播到中国,形成中国式的“宅”现象。“宅男宅女”先后成为网络和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话语,他们痴迷于某事物,依赖电脑与网络,作息时间不规律,不喜欢与人接触,喜欢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并且,“宅”的群体绝大部分是青年。在中国,“宅”现象不仅把自己的生活范围主要放在家或宿舍中,而且通过网络活动,诸如网络购物、网络写作、网络阅读、网络聊天、网络社交、网络恋爱、网络经营、网络管理等实现个人与外界的交往,个人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社会活动几乎在家与网络构成的体系中完成。
对这段话中“中国式的‘宅’现象”的有关说法,最为准确的是:
单选题被称为亚洲水塔的喜马拉雅冰川孕育了亚洲5条最大的河流,至少为14亿人提供饮用和灌溉用水。人们一直以来都有担心,全球变暖会令喜马拉雅冰川也像北极冰川那样,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不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至少在2035年以前,这还不是一种真切的威胁。报告指出,只有恒河源头的厚达100米的冰川有变薄的趋势,速度约为每年22厘米,而印度河源头的冰川却在以每年19厘米的速度增长。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气候变化带来的降雨模式的改变的确会增加干旱的危险,到2050年,印度河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径流量将分别减少8.4%和19.6%,只有黄河可以从气候变暖中暂时受益。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能得出的是______。
A.北极冰川正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
B.在2035年以前,喜马拉雅冰川不会面临融化消失的危险
C.喜马拉雅冰川变薄的趋势为每年3厘米
D.即便是气候变暖,到2050年,黄河的径流量也不会减少
单选题下列有关地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100倍
B.目前人类科学观测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于智利的9.5级地震
C.我国地震发生较多的省(区)主要有台湾、西藏、新疆、云南和四川等
D.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主要的地震带,所释放的能量占据了全球地震释放能量的80%
单选题以保健品名义出现的核酸等“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无多大帮助。从科学角度看,所谓人体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的说法不能成立,人体缺的是营养,而核酸不可能缺,某些广告说人老了或得了病,制造基因的能力会减弱,更是无稽之谈。由此可以推出______。
A.食用保健品未必能增进身体健康
B.人体内的核酸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
C.所有关于保健品的广告都缺乏科学依据
D.人之所以病都是营养不良的结果
单选题一个14岁少年,因血亲复仇用水果刀刺死了受害人。死者的父亲,满怀怒气地闯进法律顾问处,他坐下后第一句话就问律师:“你说,杀人要不要偿命?”律师回答说:“杀人偿命是民间老百姓的说法,而不是法律语言,我们还是要看看法律是如何规定。根据《刑法》: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杀人、抢劫、放火等严重罪行时,应当负刑事责任。不过,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是不能判死刑的。”听到这里,这位年长的父亲,好像突然明白了,他说:“你的意思是说,现在暂时不杀,先把他关在监狱里,等养到18岁时候再杀。”看着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律师只有沉默,他不想去纠正老人对法律条文的误解,此时,这种误解或许是对他内心最大的安慰。
下面哪种陈述是对法律条文最正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