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普通高校专升本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大&远程教育考试
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
高职分类招生考试
普通高校专升本
成人高考专升本
成人高考
大学语文
医学综合
管理学
政治
外语
大学语文
艺术概论
计算机
高等数学(一)
高等数学(二)
民法
教育理论
生态学基础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题库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某报业集团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文字编辑,请根据职位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写一封求职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执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礼记·礼运·大同》节选,有删改)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香鱼的故乡林清玄①在台北的日本料理店里有一道名菜,叫“烤香鱼”,这道烤鱼和其他的鱼都不一样。其他的鱼要剖开拿掉肚子,香鱼则是完整的,可以连肚子一起吃,而且香鱼的肚子是苦的。苦到极处有一种甘醇的味道,正像饮上好的茗茶。②有一次我们在日本料理店吃香鱼,一位朋友告诉我香鱼为什么可以连肚子一起吃的秘密。他说:“香鱼是一种奇怪的鱼,它比任何的鱼都爱干净,它生活的水域只要稍有污染,香鱼就死去了。所以它的肚子永远不会有脏的东西,可以放心食用。”朋友的说法,使我对香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它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鱼,这样高贵,容不下一点环境的污迹?这也使我记忆起,十年前在新店溪旁碧潭桥头的小餐馆里,曾经吃过新店溪盛产的香鱼,它的体型细小、毫不起眼,当时还是非常普通的食物,如今,新店溪的香鱼早就绝种了,因为新店溪被人们染污了,香鱼拒绝在那样的水城里存活。③现在日本料理店的香鱼,已经不产在新店溪,而要从日本空运来台,使香鱼的身价大大增高,几乎任何鱼都比不上。听说在澎湖某些没有被污染的海域,还能找到香鱼的踪迹,可是为数甚少,早就无法满足吃客的需求了。本来在新店溪旁的普通食物,如今却在台湾找不到故乡,想起来就令人伤感。④每次吃香鱼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不免沉重,那种沉重来自香鱼的敏感,在许多人的眼里,所有的鱼除作为食物以外,就没有别的意义了。香鱼却不同,因为它的喜爱洁净,使我们更觉得应该有一个清洁的生存空间。在某一个层次上,香鱼是比人更高贵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污染的环境,到处充满了刺耳的噪音和汽车排放的黑烟,可是时间一久,我们就适应了这样的环境,甚至一点抗辩也没有。⑤没有新鲜的空气,没有干净的溪水,没有清爽的天空,甚至没有安静的听觉,我们都已经悄然不察了。面对着一天比一天沉沦的生活空间,有时我们完全失去了警觉。⑥香鱼不然,它不肯自甘于污浊的溪水,不肯改变自己去适应一个更坏的环境。于是它选择了死,宁洁而死,不浊而生,那样的气节,更使我们面对香鱼的时候低回不已。⑦记得多年以前,我在梨山上,参观过鳟鱼的养殖。鳟鱼是濒临绝迹的鱼类,在台湾,只有梨山上清澈的溪水和适当的水温,能让它们乐于悠游,正由于它们独特的品性,使养殖的人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也正因为这样,鳟鱼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不会和普通的吴郭鱼相提并论。⑧有一次我在澎湖的海边度假,渔民们邀请我到海边去欣赏奇景。那一天,许多海豚无缘无故地游到岸上集体自杀,我站在海岸边,看着那些到处罗列的海豚,它们从海里跳到岸上等待着死亡,却没有人知道原因,我也不知道。⑨海豚的集体自杀,给当地的渔民带来一笔小财,没有人探问它们为什么拒绝生存。我的心里却充满了疑惑:海豚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它们到底为什么要集体自杀呢?是不是心情上受了什么委屈?在以前海面干净的往日,是不是也有海豚自杀呢?生物学家恐怕也无法解开海豚自杀的谜题,但是我深知,海豚的自杀不是“无缘无故”,一定有它的理由,只可惜,我们不能理解。唯一可以理解的是,动物有动物的想法,鱼也有鱼的心情。干净的海,是海豚的故乡;清澈的溪水,是香鱼和鳟鱼的故乡;它们宁可做失乡的游魂,也不愿活在污浊的水域,这是作为人的我们,应该深切反省的。⑩有许多饲养鸟类和热带鱼的朋友,经常向我抱怨,不管他们如何细心照料,鸟和鱼都会无故地死去,我想,鱼鸟的死都不是无故的,因为鸟是属于山林的,不属于笼子;鱼是属于河海的,不属于水箱。现在更严重的是,即使在山林河海,由于人为的污染,许多动物都活得不快乐,恐怕在大自然里,只有一种动物对坏的环境能安之如常,那种动物的名字叫作“人”。⑪几年前,人们在新店溪“放香鱼”,让香鱼回到它的故乡,据说现在新店溪里已有为数极少的香鱼存活,如果河川不继续污染,将来我们食用的香鱼不必从空中来,而是本乡的土产。⑫香鱼是我们的,故乡也是我们的,我们千万不要让故乡成为香鱼拒绝的地方。(有删改)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州宅堂前荷花范成大凌波仙子静中芳,也带酣红学醉妆。有意十分开晓露,无情一饷敛斜阳。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进入题库练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剥啄声张中行我为什么忽然想起写这个呢?是一年以来,也许越衰老心情反而不能静如止水吧,有时闷坐斗室,面壁,就感到特别寂寞,也就希望听到剥啄声。但希望的实现并不容易,于是这希望就常常带来为人忘却的怅惘。常人,活动于世间,入室卧床,出门坐车,东西南北,南北东西,已经够烦冗够劳累了,却还愿意,哪怕是短时,住在有些人的心里。所以为人忘却,纵使只是自己的想象,也是很难堪的。总之我喜欢剥啄声,就想说说与这有关的一些情况。(1)叩门,还会牵扯到好不好的问题。(2)这是“推敲”的古典。由韩愈和贾岛来。(3)传说贾作了僧推月下门”的诗,想换推为敲,自己拿不准。问韩愈,这位文公说是敲好。(4)这故事最早见于五代何光蘧《鉴戒录》,可谓语焉不详。(5)如果有人,且不是自己的小庙,不敲就等于破门而入,何况是僧,惊了内眷,岂不是大煞风景?(6)所以为慎重,韩文公的选择是对的。叩门也可以不用剥啄,用语声代,通常称为叫门。据我所知,这比剥啄适用的范围窄,具体说是要很熟,用不着客气,故友世五大哥有个时期住在宣南某巷,萧长华的隔壁。近午夜常听萧散戏后叫门。“开门来!开门来!”声音高而清脆,因为这是自己的家。略次一等,很近的朋友,也可照办。如“老李,开门!”主人不以为忤,反而显得亲热。更常见的是兼用。先剥啄,紧接着叫主名,如老张老李,张先生李先生之类。剥啄而兼发声有暗示“我是某某”之意,似叠床架屋而并没有浪费。门,有远近,有高低,叫法因而也就有不同。我幼年住在乡村,故家有外、里、后三个院落,外院不住人,所以夜晚回家,就要重掌拍门,以求里院人能够听到,这还可以名为剥啄吗?为了保存剥啄的诗意,我是不愿它兼差的。高门指富贵之家,照例有司阍人。叩门就要小心谨慎,因为声音过小他会听不见,过大他会不耐烦。幸而多年以来,我间或须叩门,都是近而低的,能否听见,是否耐烦就可不费力研讨了。叩门声大而急,会使人感到出了什么意外。这不是神经衰弱,有无数事实为证。为了取信于人,甚至可以举自己的,一生总有两三次吧。开门看,不速之客都是携枪的,但幸而都转危为安了。可是杯弓蛇影。就宁可把叩门声分为两类,使剥啄独占轻轻一义。我喜欢的就是这轻轻的剥啄声。不记得是谁的话,说风动竹而以为故人来,这表述的是切盼之情。终于来了还是没来呢?不知道,杜工部的处境就更下,而是“寻常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绝望了。这切盼和绝望的心情,我也经历过。而且次数不少。这就又使我想到了剥啄声,因为它常常能够化枯寂为温暖。(选自《观照集》,有删节)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江南瓦陈志宏①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②来自泥土,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一层一层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淌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中留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③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沛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响乐。④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肆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⑤江南日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此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⑥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融雪,是从水声中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下来,屋檐下淅浙沥沥,其声势,可堪比一场中雨了。⑦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黑。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种子在风卷下摇落在瓦中,抑或在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来。瓦上草是江南旧屋的显著标志,瓦上草沧桑枯荣之间,流转人世繁华与落寞。⑧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抹淡描,深浅不一。长苔的江南瓦,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这种绿,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新词:瓦蓝。⑨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粝如土坷垃,但却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⑩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近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疑的神情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这般深情地怀念那一片江南瓦?(有删改)
进入题库练习
(二)文学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节选自诸葛亮《诫外甥书》)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2022年3月25日上午十点半左右,李明因公事驱车到××市出差,在途经××市收费站时,不幸遭遇后方一辆银白色、车牌为豫A605×××的轿车追尾,李明及时报警,而肇事司机却逃离现场。报案后,交警支队的万警官及时赶到事发地点,了解情况,详查现场,并根据情况追踪肇事者,很快将其追获。肇事者依法对事故负责,赔偿了李明的经济损失,事故得到了妥善处理。李明在此特致信,以表谢意。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工业学校在校学生1100人,共22个教学班,而英语教师仅有5人,其中50岁以上并患有慢性疾病的有3人,青年教师2人,各担负四五个教学班的英语课,每人每周课时达20节以上,长期超负荷教学。近来有两位教师相继病倒,但因找不到代课老师,他们仍要带病上课。请代××工业学校向××市教育局写一份增配教师的请示。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6分)齐安郡晚秋【注】杜牧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残灯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可怜赤壁争雄渡,惟有蓑翁坐钓鱼。【注】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进入题库练习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游姑苏台记宋荦予再莅吴将四载,欲访姑苏台未果。丙子五月廿四日,雨后,自胥江泛小舟出日晖桥,观农夫插莳①,妇子满田塍,泥滓被体,桔棒与歌声相答,其劳苦殊甚。迤通过横塘,群峰翠色欲滴。未至木渎二里许,由别港过两小桥,遂抵台下。山高尚不敌虎丘,望之仅一荒阜耳。舍舟乘竹舆缘山麓而东稍见村落竹树森蔚稻畦相错如绣。山腰小赤壁,水石颇幽,仿佛虎丘剑池。夹道稚松丛棘,蘑葡点缀其间如残雪,香气扑鼻。时正午,赤日炎歆②,从者皆喘汗。予兴愈豪,赛衣贾勇,如猿猱腾踏而上。陟其巅,黄沙平衍,南北十余丈,阔数丈,相传即胥台故址也,颇讶不逮所闻。吾友汪钝翁《记》称:“方石中穿,传为吴王用以竿旌者”。又“矮松寿藤,类一二百年物”。今皆无有。独见震泽,掀天陷日,七十二峰出没于晴云温森③中。环望穹窿、灵岩、高峰、尧峰诸山,—一献奇于台之左右。而霸业销沉,美人黄土,欲问夫差之遗迹,而山中人无能言之者,不禁三叹。从山北下,抵留云庵。庵小,有泉石。僧贫而无世法,酌泉烹茗以进。山中方采杨梅,买得一筐,众皆饱啖,仍携其余返舟中。时已薄暮,饭罢,乘风容与而归。侍行者,幼子筠、孙韦金、外孙侯最。六日前,子至方应试北上,不得与同游。赋诗纪事,怅然者久之。【注】①插莳:插秧。②炎歆:热气。③温淼:形容湖水浩瀚广远。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某报业集团面向高校毕业生招聘文字编辑,请根据职位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写一封求职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进入题库练习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窗前的树我的窗前有一棵树。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恰好正对着我四楼的窗户。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荫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夜,任是着意的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身子为之一震,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荡曳,花气熏人,人也陶醉。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呻吟。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它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赤裸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枝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地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四季的洋槐树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片,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还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树。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有删改)
进入题库练习
(二)文学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合,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周国平《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节选)
进入题库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7分)①李勉,字玄卿,郑王元懿曾孙也。②至德初,从至灵武,拜监察御史。时关东献俘百余,诏并处斩,囚有仰天叹者,勉过问之,对曰:某被胁制守官,非逆者。勉乃哀之,上言曰:元恶未殄,遭玷污者半天下,皆欲洗心归化。若尽杀之,是驱天下以资凶逆也。”肃宗遽令奔骑宥释,由是归化日至。③勉以故吏前密县尉王晔勤干,俾摄南郑令。俄有诏处死。勉问其故,乃为权幸所诬。勉询将吏曰:上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谮言而杀不辜乎!即停诏拘晔,飞表上闻。辟遂获宥,而勉竟为执政所非,追入为大理少卿。谒见,面陈王晔无罪,政事条举,尽力吏也。肃宗嘉其守正,乃除太常少卿。王晔后以推择拜大理评事、龙门令,终有能名,时称知人④肃宗将大用勉,会李辅国宠任,意欲勉降礼于己,勉不为之屈,竟为所抑。⑤大历四年,除广州刺史、兼岭南节度观察使。番禺贼帅冯崇道、桂州叛将朱济时等阻洞为乱,前后累岁,陷没十余州。勉至,遣将李观与容州刺史王璟并力招讨,悉斩之,五岭平。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才四五,勉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阅,故末年至者四十余。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⑥他日,上谓勉曰:“众人皆言卢杞奸邪,朕何不知?卿知其状乎?对曰:“天下皆知其奸邪,独陛下不知,所以为奸邪也。时人多其正直,然自是见疏。累表辞位,遂罢知政事,加太子太保。贞元四年卒,年七十二⑦勉坦率素淡,好古尚奇,清廉简易,为宗臣之表。善鼓琴,好属诗,妙知音律,能自制琴,又有巧思。其在大官,礼贤下士,以名士李巡、张参为判官,卒于幕。三岁之内,每遇宴饮,必设虚位于筵次,陈膳执酹,辞色凄恻。论者美之。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