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①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①,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②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②,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③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谍。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所谓损有余、补不足,令出而民利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节选,有删改)【注】①不地著:不能定居一地。②服役者:给官府从事劳役尽义务的人。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中文2018A班将于今年6月毕业离校。班主任张老师欲在离校前夕召开一个毕业生欢送晚会,并在晚会上发表讲话。入校4年来,中文2018A班成绩骄人:8人考上研究生,5人出国继续深造。上一年度获评省级优秀班级。请代张老师写一篇欢送词。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九疑山图记元结①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②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南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若度其高卑,比洞庭、南海之庭,直上可二三百里。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③或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故图画九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有删改)【注】①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②表:标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最近,社会上流行“光盘行动”(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还有人倡导少开车,环保出行。对此,有人认为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能节约大量资源,不浪费;有人觉得节约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方便,而且节约会抑制消费。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
(一)实用文写作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则通告(注意格式的规范性)。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山坡上的糖毛云尔①在冬天的山坡上,迎着鸣鸣作响的北风跑来跑去,最消耗体力,跑着跑着,我们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停下脚步,寻找可以吃的东西。然而,山坡上空空如也。②如果是春天,在山坡上跑累了,我们会就地坐下来,一边喘着粗气,让呼吸慢慢平缓,一边伸手摘几朵野花放进嘴里,这样的话,饥饿感很快就消失了。这种野花叫映山红,红色的花瓣仿佛放在红色染料里染过一样,特别鲜艳醒目。③到了秋末,天气渐渐变凉,大地上的草木由盛而衰,那些能吃的东西便开始退潮一样,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这时,也正是大雁飞往南方的时候,这些个头很大的鸟儿,从我们头顶上一拨接着一拨地飞过。它们飞得很低,连张开的喙都可以看清楚。是的,它们张着喙,不停地飞,这个样子,像极了在山坡上奔跑的孩子。我们这些喜欢张着嘴巴在山坡上奔跑的孩子,在这方面具有深切的体验。我们可以想象风如何从它们张开的喙里灌进去,可以想象因为灌进去太多的风,大雁的肺部产生了隐隐的像游丝一样的疼痛。当这些大雁飞过了前面那些山峰,整个天空骤然沉寂下来。④大雁迁徙的时候,是村子里的孩子最安静的时候。我们坐在山坡上,仰着头,我们的目光以及小小的身体,随着大雁缓慢地转动。这时候,如果从远处看,这些坐在山坡上的孩子,仿佛一丛丛说不出名字的草木,被风吹拂着,不停地倒伏下去,继而又抬起来,如此反复。或许是这些南飞的大雁吸引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我们不再感到饥饿。偶尔,我们会从屁股底下的草地上,扯几片草叶子放进嘴里咀嚼。记忆里,似乎是在嚼过这种草叶子之后,辽阔的秋天便被冬天取代了。⑤冬天来了,我们这些喜欢奔跑的孩子,还是像过去那样奔跑,我们从一面山坡跑向另一面山坡,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奔跑到底具有什么意义。村子里的大人们将我们打发到山坡上去,他们挥舞着手说,去疯跑吧,跑得越远越好!因为只有我们这些爱吵闹的孩子离开了他们的视线,这些稳重的大人才可以安下心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父亲,可以拿起毛笔,在报纸上作画,重温一个画家的梦想。比如母亲,她会利用稍纵即逝的冬日下午的时光,亡羊补牢似的继续做那些越冬的准备工作。不能不说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没有了大人的呵斥,我们的奔跑变得更加放肆,更加无拘无束。现在想来,这样的奔跑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是的,我们这样跑来跑去,是因为我们小小的身体有一种神秘的欲望在蠢蠢欲动,在一刻不停地驱使着我们。我们当时年纪还太小,还说不出这种欲望的名字,还描绘不出它那种毛茸茸的样子。直到这些奔跑的孩子有朝一日长大了,他们才蓦然明白,他们身体中的这种欲望与飞翔有关,他们的奔跑其实就是飞翔之前的助跑……⑥然而,我们还尚未飞起来,我们的肚子却已经咕咕叫唤起来了。我们必须寻找一点果腹的食物吃下去,将嚣张的饥饿挫败,不然接下来,我们的奔跑将无以为继。可是,这是草木衰败的冬天啊,那些为我们提供花朵、提供叶子以及果实的草木全都枯萎了。就在我们失望的时候,有一个孩子喊起来,我们可以吃草根啊。于是,我们开始手脚并用,刨开那些松软的沙土,饿极了的我们像牛一样咀嚼着。这些宛如铁丝的茅草根,这些白中泛黄俨然动物骨骼一样的茅草根,竟然像一座小小的糖的仓库。无疑,这些糖,是这些茅草用来抵御这个漫长冬天的能量,是这些茅草积攒下来的从冬天慢慢走向春天所需的粮食,可是现在,它们将这些糖无私奉献给了这些奔跑着的孩子。⑦在我的记忆里,从春天到冬天,我们这些孩子都在山坡上奔跑。我们的身体里,吃下了许多草木的叶子,吃下了许多草木的花朵,吃下了许多草木的根,可是最终,我们都没有飞翔起来。我们不免有些沮丧。渐渐地,我们身体里奔跑的冲动消失了,飞翔的欲望像水土流失一样从身体里消逝了。就在这时候,我们发现自己竟然长大了。长大了的我们,往往对这些草木视而不见。然而,这些记性很好的草木,还清楚地记得我们这些孩子在山坡上奔跑的情景。它们看见我们从山坡上走过,看见我们匍匐在大地上,会发出一阵阵类似叹息的喧哗声。好像它们在愧疚不已,好像它们在责怪自己没有为我们这些孩子提供足够多的糖,才导致我们最终没有飞翔起来。(有删改)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共8分)剑门关陆游剑门天设险,北向控函秦【注】客主固殊势,存亡终在人。栈云寒欲雨,关柳暗知春。羁客垂垂老,凭高一怆神。【注】函秦:泛指长安一带。当时已经被金人占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学校图书馆将开展以“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请代××大学图书馆写一篇倡议书,不少于500字。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学校图书馆将开展以“点燃读书激情,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请代××大学图书馆写一篇倡议书,不少于500字。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是( )
阅读下面这首诗,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文字。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因教学和管理工作需要,××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拟公开招聘兼职对外汉语教师。请代××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写一则招聘启事,不少于500字。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所给情境和要求,完成公文写作。2022年6月15日,××高级中学将举办90周年校庆活动,××师范大学特发文表示祝贺。请代××师范大学写一封贺信。要求:信息齐全,格式规范,结构完整,语言得体。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7分)送曾巩秀才序欧阳修广文曾生①,来自南丰,入太学,与其诸生群进于有司。有司敛群材,操尺度,概以一法考。其不中者而弃之;虽有魁垒拔出之材②,其一累黍不中尺度②,则弃不敢取。幸而得良有司,不过反同众人叹嗟爱惜,若取舍非已事者,诿曰:“有司有法,奈不中何。”有司固不自任其责,而天下之人亦不以责有司,皆曰:“其不中,法也。”不幸有司尺度一失手,则往往失多而得少。呜呼!有司所操果良法邪?何其久而不思革也?况若曾生之业,其大者固已魁垒④,其于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弃之,可怪也!然曾生不非同进,不罪有司,告予以归,思广其学而坚其守。予初骇其文,又壮其志。夫农不咎岁而蓄播是勤⑤,其水旱则已;使一有获,则岂不多邪?曾生橐其文数十万言来京师,京师之人无求曾生者,然曾生亦不以干也。予岂敢求生,而生辱以顾予。是京师之人既不求之,而有司又失之,而独余得也。于其行也,遂见于文,使知生者可以吊有司而贺余之独得也。(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注】①广文:即广文馆,宋朝国子监下属学校之一,收纳来京城求试的人。遇贡举之年,先补中广文馆生,然后到国子监验试,十人取一。②魁垒:雄伟。③累黍:累和黍是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这里表示细微的分量。④大者:这里指优秀文章,下文的“小者”指一般文章。⑤蓄播:开荒播种。蓄:开荒。
(二)文学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史铁生说,人是歧途。这条路上,乱花迷人眼,欲望乱人心,当轻视、骄傲、权势、金钱、名誉披着华丽的外衣闯入我们的世界时,你是否还能像出发时那样保持眼神清澈、脚步坚定?是否还能像一只小鹿自由奔跑,像一条小鱼安然入梦?初心,能让我们保持纯净;能让我们即使身陷泥淖,仍洁白无瑕。来时是赤子,归时莫忘仍怀一颗初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冬日漫步梭罗我们也睡着了,一觉醒来,正是冬天的早晨。万籁无声,雪厚厚地堆着,窗槛上像是铺了温暖的棉花;窗格子显得宽了,玻璃上结了冰纹,光线暗淡而恬静,更加强了屋内舒适愉快的感觉。我们悄悄地拔去了门闩,雪花飘飘,立刻落到屋子里来;走出屋外,寒风迎面扑来,利如刀割。星光已经不那么闪烁光亮,地平线上笼罩着一层昏昏的铅状的薄雾。东方露出一种奇幻的古铜色的光彩,表示天快要亮了;可是四面的景物,还是模模糊糊,一片幽暗。院子里雪地上,狐狸和水獭所留下的足迹犹新,这使我们想起:即使在冬夜最静寂的时候,自然界的生物没有一个钟头不在活动,它们还在雪上留下痕迹。把院门打开,我们以轻快的脚步跨上寂寞的乡村公路。雪干而脆,脚踏上去发出破碎的声音;早起的农夫,驾了雪橇,到远处的市场去赶早市。农舍窗上虽然积雪很多,但是屋里的农夫已经早把蜡烛点起,烛光孤寂地照射出来,像一颗暗淡的星。树际和雪堆之间,炊烟也是一处一处地从烟囱里往上飞升。大地冰冻,远处鸡啼狗吠;从各处农舍门口,也不时地传来丁丁劈柴的声音。空气稀薄干寒,只有比较美妙的声音才能传入我们的耳朵,这种音听来都有一种简短的可是悦耳的颤动。脚下的土地,铿锵有声,如叩坚硬的古木;一切乡村间平凡的声音,此刻听来都美妙悦耳;树上的冰条,互相撞击,其声辞琮,如流水,似妙乐。大气里面一点水分都没有,水蒸气不是干化,就是凝结成冰霜了,空气十分稀薄而似有弹性,人呼吸其中,自觉心旷神怡。天似乎是绷紧了的,往后收缩,人从下向上望,很像处身大教堂中,顶上是一块连一块弧状的屋顶;空气中闪光点点,好像有冰晶浮游其间。这里的寒气,虽然其冷入骨,然而质地清纯,可提神,可清肺;我们不能把它认为是冻结的雾,只能看作是仲夏的雾气的结晶,经过寒冬的洗涤,越发变得清纯了。太阳最后总算从远处的林间上升,阳光照处,空中的冰霜都融化,隐隐之中似乎有铙钹伴奏,铙钹每响一次,阳光的威力逐渐增加;时间很快从黎明变成早晨,早晨也愈来愈老,很快地把西面远处的山头,镀上一层金色。我们匆匆地踏着粉状的干雪前进,因为思想感情更为激动,内心发出一种热力,天气也好像变得像十月小阳春似的温暖。假如我们能改造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更能配合一致,我们也许就无须畏惧寒暑之侵,我们将同草木走兽一样,认大自然是我们的保姆和良友,她是永远照顾着我们的。大自然在这个季节,显得特别纯洁,这是使我们觉得最为高兴的。残干枯木,苔痕斑斑的石头和栏杆,秋天的落叶,现在被大雪淹没,像上面盖了一块干净的毛巾。寒风一吹,无孔不入,一切鸟烟瘴气都一扫而空,凡是不能坚贞自守的,都无法抵御;因此凡是在寒冷荒僻的地方(例如在高山之顶),我们所能看得见的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它们有一种坚强的淳朴的性格——一种清教徒式的坚忍。别的东西都寻求隐蔽保护去了,凡是能卓然独立于寒风之中者,一定是天地灵气之所钟,是自然界骨气的表现,它们具有和天神一般的勇敢。空气经过洗涤,呼吸进去特别有劲。空气的清明纯洁,甚至用眼睛都能看得出来;我们宁可整天处在户外,不到天黑不回家,我们希望朔风吹过光秃秃的大树一般吹彻我们的身体,使得我们更能适应寒冬的气候。我们希望借此能从大自然借来一点纯洁坚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我们是一年四季都有用的。(有删改)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①我的脑海不止一次地浮现出麦子的模样,尽管是坐在钢筋与水泥构筑、蓝玻璃与铝合金镶嵌的现代气息浓厚的办公室里。当然,办公室没有布谷鸟催收催种的鸣叫,我笔下方格列阵的稿纸也长不出思想的麦子。于是,我就做梦,梦见我跟在母亲身后乐颠乐颠拾捡麦穗的童年。所有这些都只能在瞬间完成。办公室的人和烦俗的事务像麦子一样,一茬茬地等着我收我种,容不下我太多的怀想。②然而,我还是想家,想象自己是农田里的一株麦穗,植根于乡土的沃野,经历漫长冬季的涅槃,用我的成熟和丰腴绘就一幅壮烈的图腾,倒伏在农人的怀里,芳香在岁月的流痕里,沸腾在乡村的月月年年。③麦子,这枝灿烂而实在的花朵,开在千万里田畴之上,开在世代农业的中心。它是农人心中挥之不去的圣洁的崇拜,和水稻、大豆、玉米一起,构成了亘古至今的农业文明。饥饿年代,麦子是我心中最美好的想往;温饱时期,麦子是家人脸上的骄傲;小康盛世,麦子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父亲与麦子的颜色是我生命的原色,我是一株粘着故乡泥土长在城市的麦子,绵绵的根系永远扎在故乡的心里。④麦子,原本是一粒草籽,经过神农始祖的精心打磨,浸润了无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成为世间温暖无比的粮仓。麦子流入人间饥饿的口袋,变成满腹沉甸甸的能量。这些能量又最终回到土地,抽出满地金黄灿烂的麦浪,数千年舒展着农人的目光。⑤麦子浅褐色的皮肤,是千百年来土地的颜色,是一种内聚敛收的颜色,虽不金黄高贵,但绝不惨淡平庸;它中间深深的沟纹,是千万条大河流淌的印痕,是无数张木犁犁出的简洁的线条,是从神农氏开始的东方农人脊梁的缩影;麦子饱满的肌腹,装载着血汗和岁月所留驻的能量,源源不断地向世人输入养分和热爱。⑥你椭圆的,长吊式的造型,多像伏在炎热的土地上光臂劳作的农人,有时风雨不调,显得不够圆满,但你从不萎缩。你没有拥有高度,却占据了深沉;你没有张扬的个性,却有积淀的深刻。平凡是你的外表,深邃是你的内心。默默地生长在民间,虽没有理想主义的花朵,却有现实主义的麦穗,一如朴实无华的农人,好似他们磨难和意志并行的精神,信念和实实在在的思想。⑦你长在历史和时间的土地上,长在农人的心里,饱含着坚韧、向上、不屈的民族精神。面对时间的衰老,你直直走进现代人亮亮的碗中,打磨着现代人时时冒出的浮躁。⑧我朝麦子走去,一直走进麦子的深处,与麦子对视,一如看见我年迈的父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只懂得麦子可以吃饱肚子和让人活着。父亲的双手满是老茧,粗糙得无法看清掌纹。经父亲抚摸过的麦粒,却是那么新鲜动人。我走近父亲,我说不清,父亲弯腰时,是以怎样一种姿势,面对苍茫的麦子。⑨入夏,呼叫的布谷又一次催促麦秆爬上五月的高度,农人的一滴汗水,压弯了所有成熟的庄稼,成群结队的麦子,又一次占领了我的田原,而我的牵挂和乡思,被一种无法比拟的心潮,冲击到收割的前线。每到这个季节里,我都会听到父亲手中霍霍磨响的镰刀,而我年迈的母亲,此刻就像盼望久别的孩子,为充满希望的麦粒,准备灯火,清点粮仓。我不知道,在麦子丧失生命的成熟里,是阳光的恶毒还是恩典。我明白,沉甸甸的季节,被镰刀割倒,不过是麦子生命的又一次递进。⑩当一条形体高大的秦川牛,在六月的麦茬地上拉动木犁,身后的农事,又卷土重来。(选自何俊锋《麦子》,有删改)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实用文写作请根据以下材料写一则函(注意格式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