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治理整顿政策的出台 1989年3月20日下午3时许,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开幕式上作题为《坚决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的政府工作报告,数千名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这个报告,它标志着主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经济走向并对以后长远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治理整顿政策的全面正式出台。那么,这个重大决策是怎样作出的呢? 一项政策的制定总是基于一定的利益表达和综合之上的。1988年夏季的“抢购风”,作为一种强大的政治输入,使决策中枢不得不进行政策调整。1988年8月30日,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十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做好物价工作和稳定市场的若干规定,提出1989年社会商品零售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1988年的奋斗目标。这项决定及时有效地平抑r公众抢购货物的恐慌心态。 1988年9月15—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中央工作会议,检讨了工作中的失误。会议讨论了“明后两年重点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方针问题,提出了“坚决抑制通货膨胀,深化改革”的战略。 1988年9月26日,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报告的第一项内容就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报告中称: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坚决抑制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机立断,下最大决心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1988年从秋到冬,一系列条例、法规、办法、决定、通知从国务院下达到全国各地、各部门,一项项治理整顿措施、对策相继出台。 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已经作出有关治理整顿的基本决策,并着手贯彻落实的情况下,一年一度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于1989年3月召开。按照惯例,国务院应当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形式使党和政府的决策得到国家权力机关的认可。为此,1988年12月初,李鹏把参加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召集在一起,谈了自己的设想和思路。由此起草小组形成第一稿、第二稿,经李鹏亲自修改,提意见,形成第三稿。 1989年2月15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月25日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对报告进行审议、讨论。由此形成第四稿,即征求意见稿。 1989年3月3日,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全体会议,布罱讨论和修改报告的征求意见稿,要求国务院各部委负责人在一周内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国务院还将报告草稿发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其他有关方面负责人征求意见。一周之后,从全国各地、各方面征集的数千条意见汇集到巾南海国务院,于是对第四稿进行修改。 3月7—10日,中共中央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负责人和部分民族宗教界人士、无党派人士及党外知识分子共120人座谈,听取对报告的修改意见。 3月12—14日,报告稿提交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征求意见。3月15日,李鹏总理对这份长达2.5万字的报告作最后一遍修改,连夜交付印刷厂排印,并于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召开之前发到代表手中。接下来便是全国人大开会审议和通过这份报告,由此完成了制定这项治理整顿政策的全过程。 请回答:
问答题论述新公共管理运动。
问答题简述行政文化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
问答题简述行政决策的目标的特征。
问答题简述公共财政管理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涵。
问答题简述自由流通公债。
问答题简述互联式。
问答题简述公共责任的原则。
问答题据报道,T市政府注重发挥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智囊团”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党和政府对重大科技、经济、社会问题的决策论证,开展各种形式的献计献策活动,使各项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例如,鉴于材料工业发展对T市这样的加工型工业城市具有重大影响,T市政府依靠科协组织专题研讨,获得有价值的决策建议65条,市政府采纳其中关于能源开发、节约、管理等方面的14条建议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市一年就节约标准煤20万吨,节电884万千瓦。又如,T市政府为寻求工业技术进步的决策依据,依靠科协组织16个学科的专家论证全市科技发展10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采纳了专家建议67条,占所提建议的80%以上;T市科协还先后组织了“城郊农业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区开发建设”、“控制T市地面沉降”等项对策研究,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请回答: 从行政决策的系统构成来看,T市科学技术协会属于何种子系统?这一子系统有何特点?
问答题简述行政规范。
问答题简述非正式沟通的积极作用。
问答题简述绩效预算模式。
问答题如何完善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的管理?
问答题简述主体合流法。
问答题简述行政首长负责制。
问答题简述传统的行政方法和现代行政方法。
问答题如何正确处理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
问答题简述协调的方式。
问答题简述目标管理及其特征。
问答题简述行政文化的一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