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H公司是位于Z市的一家纺织企业。有员工150人,下设综合部、生产部、保障部、安全环保部等。H公司建有日处理能力1000t的污水处理车间。采用“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2021年6月28日,H公司安全环保部在日常检查中发现,污水处理车间调节池内提升泵堵塞,需要进行清淤作业。6月29日上午8时,H公司保障部主管通过手机APP找到J公司,电话委托开展清淤作业。当日10时,J公司经理甲、其弟乙以及当天从劳务市场临时找来的劳务人员丙、丁到达H公司污水处理车间,甲电话告知H公司保障主管后,立即布置现场清淤作业。10时10分,丙和丁佩戴防护口罩、携带清淤工具,从爬梯进入调节池内开始清淤作业,丙在调节池底用工具把淤泥装入框内,丁在爬梯上把框内淤泥运到地面,甲在池边协助,乙负责监护。10时15分,丙突然晕倒在调节池内,甲和丁立即进入调节池内进行救援,随后两人均晕倒在池内,乙见状立即大声呼救,并电话报告H公司保障部主管。H公司电工戌正好从污水处理车间经过,听到呼救后,急忙赶到调节池旁,进入池内救人。戌也晕倒在池内,H公司保障部主管接到报告后,立即带人赶到现场组织救援,并拨打119和120,10时40分,120到达现场,甲、丙、丁、戌4人被紧急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Z市成立事故调查组对H公司“6.29”事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甲、丙、丁和戌4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吸入过量有毒气体导致中毒死亡,H公司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缺陷。为汲取事故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发生,H公司开展了有限空间专项排查治理,完善了有限空间和承包商安全管理制度,修订了有限空间应急处置方案并配备了应急物资,现场增设了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进行了全员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辨识H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调节池内存在的主要有害气体(四种以上)。2、列出H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调节池内清淤作业应配备的应急物资。3、分析H公司“6.29”事故的间接原因。4、说明H公司污水处理车间调节池内现场增设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的主要内容。
问答题2019年7月14日14时,P开发区Q发电厂烟气脱硫脱硝工段液氨罐区的2号储罐发生泄漏,造成厂内正在液氨罐区下风向100m处煤场作业的4名作业人员中毒,以及下风向150m处Q发电厂外鱼塘边垂钓者多人感觉不适。 14时15分,Q发电厂总经理甲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现场应急指挥小组。随后,Q发电厂监控室拉响应急警报,启用应急广播,疏散厂区内人员至安全地带,并拨打119、120等
复合题
案例
2018年9月23日,某市一家化工公司尾气吸收塔在试车过程中发生一起氯气泄漏事故.厂区内施工人员107人产生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被迅速送到医院观察。后经卫生部门诊断,其中8人有轻度中毒反应。 据初步调查,发生事故的企业为一家新建的年产10万吨烧碱企业,9月22日刚刚投料试车生产。液化后的废氯气经吸收塔用碱液吸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碱液发生中断,致使氯气溢散。 由于该公司是新建企业,还未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也未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泄漏发生后,工人都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现场混乱,中毒人员增加。事后,厂长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将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纳入了工作计划,并将该任务指派给安全科。安全科科长受命后,立刻召集本部门人员成立了预案编制小组,进行了分工。编制小组在编制预案过程中,找来了一个相同类型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人员系统分析了该厂潜在的重大事故隐患和应急能力,并参考有关书目及其他企业的预案等,进行了大量的完善和补充,按期向厂长提交了预案初稿。此后,编制小组根据厂长的审阅意见,再次修订完善,形成了预案的最终版本。预案经厂长批准签字后下发,由于应急救援预案中部分内容涉及企业商业秘密,预案只传达到企业管理干部。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B企业为榨菜腌制企业,2005年建成投产,占地面积40×104m2,共有员工300人,年产榨菜20×104t。该厂有原料车间、腌制厂房、机修车间、成品包装车间等4个车间。 B企业机修车间有升降机1台、砂轮机2台(其中1台防护罩破损)、柴油发电机1台、数控车床1台、磨床1台、交流电焊机5台、蒸发量为2t/h的热水锅炉1台。车间内隔离存放有柴油2t。 2018年5月,针对行业内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的严峻现状,B企业组织了受限空间专项隐患排查,在排查中发现除尘净化系统中除尘器为受限空间。该除尘器总高8m,2m处设有人孔,在使用中与临时作业的履带式起重机机械臂碰撞,受损严重,需要停机大修。5月中旬,B企业委托M施工公司来进行检维修作业,M公司针对作业内容制定了检维修方案,需要人员进入除尘器内搭设脚手架进行电焊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2018年1月5日15时50分许,某地区配套基础设施强电迁改工程35kV东兴线项目2号铁塔施工过程中发生铁塔坍塌事故,造成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650万元。 1月5日上午8时,施工组长何某带领工人8人(均为项目施工劳务承包人肖某雇用的工人)到2号铁塔进行导线放紧线作业,中午12时,休息吃午饭,饭后4人爬上2号铁塔进行导线放紧线作业,1人在塔基上操作绞磨机,1人施放牵引线,2人在塔基附近收放导线。15时50分许,在进行第7条线(总共8条线)的固定时,听到“嘭”的一声,地脚螺母突然飞起,整个铁塔随即倾斜后往东南方向倒塌,在塔上作业的4人随塔坠落地面。 调查发现:地脚螺栓与螺母不能配合,不能产生应有的紧固力。施工过程中违章操作,临时防铁塔倾覆拉线设置不当,在塔上有人操作的情况下拆除临时拉线。在上塔实施作业前,未对铁塔进行工程质量及稳固性验收,未填写作业票,未对塔稳固性进行确认。机动绞磨设置位置不当。在该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未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违法将该工程项目施工的劳务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的自然人;未与承包人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在发现事故隐患未消除的情况下,无专项施工方案,继续进行工程施工作业。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某建筑企业,企业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没有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责人。该企业在其注册地的某项施工过程中,甲班队长在指挥组装塔附近没有严格按规定把塔吊吊臂的防滑板装入燕尾槽中并用螺栓固定。某日,甲班作业过程中发生吊臂防滑板开焊、吊臂折断脱落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这次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45万元,丧葬及抚恤等费用60万元,处理事故和现场抢救费用28万元,设备损失费用200万元,停产损失费用1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项选择题,4~5题为多项选择题):
复合题
案例
B企业为一石灰制品厂,成立于2010年8月,经营范围:制造、加工石灰(生石灰、消石灰);经销砂石料、冶金辅助材料、碳酸钙、氢氧化钙、污泥调理剂、化工原料及产品。 石灰窑煅烧过程中可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通过引风机抽至脱硫塔内与氢氧化钙水溶液反应,可能生成碳酸钙和亚硫酸钙等物质,会积淀在脱硫塔内,成为水垢,需要清理。 2018年12月21日,四车间进行脱硫塔清理内部水垢作业。10时许,劳务派遣单位C公司祖某、程某、彭某等三位员工在未办理作业证,没有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的情况下,进入设备内部进行作业。据查B企业没有对三人进行任何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且脱硫塔外面也未悬挂任何警示标志。 清理过程中,祖某、程某、彭某等三人相继感觉不适,晕倒在塔釜底部。1个小时后,被经过的刘某发现。刘某立即报告给主要负责人肖某。肖某在接到事故报告后一方面安排刘某拨打110、120、119报警。经消防救援,三人相继被从塔釜救出送医,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发生后,该企业重新组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安全操作技能,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完善单位规章制度,强化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现了2019年和2020年“0事故发生、0伤亡人数、0事故损失”的安全生产目标。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2018年7月29日上午10点左右,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进行高炉除尘框架浇筑施工时,发生一起坍塌事故,正在施工的8名工人被砸,事故致6人死亡、2人重伤。这起事故中,医疗费用是4万元,丧葬及抚恤费用是80万元,现场抢救费用是5万元,事故罚款是2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是15万元。该企业上年税利是260万元,平均职工人数是410人,企业法定工作日是250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C公司为建筑工程公司,现有从业人员350人。2018年5月,C公司获得某住宅楼工程的承建合同,中标后转包给长期挂靠的包工头甲,从中收取管理费。当月,甲找C公司负责人借用吊车吊运一台塔式起重机的组件,并借用了有A类汽车驾驶执照的员工乙和丙。2018年11月7日中午,乙把额定起重量8t的汽车式起重机开到工地,丙用汽车将塔式起重机塔身组件运至工地,乙驾驶汽车式起重机开始作业,C公司机电队和运输队7名员工开始组装塔身。当日18时,因汽车式起重机油料用完且天黑无照明,丙要求下班,甲不同意。甲找来汽油后,继续组装。20时,发现塔吊的塔身首尾倒置,无法与塔基对接。随后,甲找来3名临时工,用钢绳绑定、人拉钢绳的方法扭转塔身,转动中塔身倾斜倒向地面发生事故,作业人员躲避不及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C企业为禽类加工企业,有员工415人,厂房占地15000m2,包括一车间、二车间、冷冻库、冷藏库、液氨车间、配电室等生产单元和办公区。 C企业采用液氨制冷,液氨车间制冷压缩机为螺杆式压缩机,液氨卧罐储量150t(临界量10t)。C企业建有1000m3消防水池,在厂区设置消防栓22个,消防管道若干。现有5辆叉车进行装卸货,焊接、切割用氧气瓶、乙炔瓶各10个,办公楼客梯4部,货梯2部,集装箱装卸用门式起重机1台,0.5MW热水锅炉1台。 C企业在加工车间和设备上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传动机械安全防护装置;锅炉房设置泄压窗、安全门装置;液氨制冷采用隔爆型电气设备;厂区设置安全监控系统;用电负荷较大线路增设熔断器;厂区内设置应急避难场所。 C企业在日常生产中设置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月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针对液氨储罐可能存在的事故,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牵头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完成后由安全科科长签发实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某老年公寓占地面积40亩,建筑物总面积2272m2,设有不能自理区1个(东西向单排建筑)、半自理区1个、自理区2个(均为南北向建筑),另有办公室、厨房、餐厅等附属设施。不能自理区建筑为聚苯乙烯夹芯彩钢板房,其他区域建筑均为砖墙、夹芯彩钢板屋顶房屋。所有建筑均为单层。 不能自理区建筑没有经过规划、立项、设计、审批、验收,使用无资质施工队。建筑墙体为内、外镀锌板中间夹7c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依现场取样,材料燃烧性能经鉴定,氧指数为19%,属易燃材料),内、外镀锌板厚度均为0.3mm;人字形屋顶面板为外蓝内白镀锌板中间夹7.5cm厚聚苯乙烯泡沫板,外镀锌板厚0.4mm,内镀锌板厚0.3mm;建筑内设有吊顶,吊顶棚面材质为白色塑料扣板(依现场取样,材料燃烧性能经鉴定,氧指数为33.8%,属难燃材料),吊顶骨架为截面是3cm×3cm的木条。吊顶上方至屋顶空间整体贯通。 2019年5月25日19时30分许,不能自理区女护工赵某和龚某在起火建筑西门口外聊天,突然听到西北角屋内传出异常声响,两人迅速进屋,发现建筑内西墙处的立式空调以上墙面及顶棚区域已经着火燃烧。赵某立即大声呼喊救火并进入房间拉起西墙侧轮椅上的两位老人往室外跑,再次返回救人时,火势已大,自己被烧伤,龚某向外呼喊求助。由于大火燃烧迅猛,并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雾,老人不能自主行动,无法快速自救,导致重大人员伤亡,不能自理区全部烧毁。事故当天死亡27人,次日又有2名重伤者死亡,第10天又有1名重伤者死亡。这次事故因人身伤亡所支出的费用是730万元,善后处理费用是600万元,财产损失价值达450万元,停产、减产损失价值150万元,资源损失价值180万元。 事后调查得知,不能自理区西北角房间西墙及其对应吊顸内,给电视机供电的电气线路接触不良发热,高温引燃周围的聚苯乙烯泡沫板、吊顶木龙骨等易燃可燃材料,造成火灾。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项选择题,4~5题为多项选择题):
复合题
案例
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一层是裁床车间,二层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三至六层是成衣车间。厂房一层原有4个门,后2个门被封死,1个门上锁,仅留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半年前,在厂房一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了一个临时库房。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保险丝经常烧断。为不影响生产,电工用铜丝代替临时库房内的总电闸保险丝。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过临时库房,电线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 2019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层。当时,正在二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二至六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一层人员全部逃出。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一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操作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案例2020年5月15日8时15分,A特钢厂电炉车间电炉班在更换1号电炉炉体后,班长甲与本班员工乙、丙完成铁料斗装料,准备往电炉内加料。因起重作业指挥未在现场,甲便指挥吊车起吊铁料斗,准备将固体料倒入电炉。乙用一根14mm,长8m的钢丝绳,将两端环扣分别挂住料斗出口端两侧的吊耳,并将钢丝绳挂在吊车主钩上。班长甲从自己工具箱中取出一根9.5mm,长3m的铜丝绳挂住料斗尾端下部的两个吊耳,并将钢丝绳两端的环扣挂在吊车副钩上,随后打手势指挥吊车司机丁起吊。吊车将料斗吊起,对准电炉加料口。在吊车司机丁操纵副钩升起料斗尾端,将料斗内固体料往电炉内倾倒时,9.5mm钢丝绳在距副钩约600mm处突然破断,料斗尾端失控,部分固体料从料斗中甩出,其中1块掉在电炉平台护栏上弹出,砸中在地面进行修包作业的戊的头部,戊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事故调查组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对铜丝绳进行了检测,检测结论为:14mm钢丝绳无明显缺陷;9.5mm钢丝绳距一端环扣600mm区段曾受到高温烘烤,油麻芯失油干枯、钢丝生锈,经机械性能试验,该钢丝绳未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7t,受烘烤区段的破断拉力为4.1t,经查,甲、乙、丙均未经起重作业指挥培训。为了加强A特铜厂安全生产工作,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采用“四不两直”的工作方法对该厂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并约谈了该厂党政主要负责人,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建议。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项选择题,4~5题为多项选择题):
复合题
案例
A企业为汽油、柴油、煤油生产经营企业。2015年实际用工2000人,其中有120人为劳务派遣人员,实行8小时工作制,对外经营的油库为独立设置的库区,设有防火墙。库区出入口和墙外设置了相应的安全标志。 A企业2015年度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重伤2人。该起事故情况如下:2015年11月25日8时10分,A企业司机甲驾驶一辆重型油罐车到油库加装汽油,油库消防员乙检查了车载灭火器、防火帽等主要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后,在运货单上签字放行。8时25分,甲驾驶油罐车进入库区,用自带的铁丝将油罐车接地端子与自动车载系统的接地端子连接起来,随后打开油罐车人孔盖,放下加油鹤管。自动加载系统操作员丙开始给油罐车加油。为使油鹤管保持在工作位置,甲将人孔盖关小。 9时15分,甲办完相关手续后返回,在观察油罐车液位时将手放在正在加油的鹤管外壁上,由于甲穿着化纤服和橡胶鞋,手接触到鹤管外壁时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了人孔盖口挥发的汽油,进而引燃了人孔盖周围油污,甲手部烧伤。听到异常声响,丙立即切断油料输送管道的阀门;乙将加油鹤管从油罐车取下,用干粉灭火器将加油鹤管上的火扑灭。 甲欲关闭油罐车人孔盖时,火焰已延烧到人孔盖附近。乙和丙设法灭火,但火势较大,无法扑灭。甲急忙进入驾驶室将油罐车驶出库区,开出25m左右,油罐车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甲死亡、乙和丙重伤。油罐车完全报废,经济损失150万元,事故救援费用300万元,处理环境污染费用500万元,丧葬抚恤费用120万元,医疗救护费用600万元,停产损失1200万元,培训新职工5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复合题
案例
某厂大修车间,除机械加工设备外,还有1台额定起重量8t、提升高度6m的起重机,气焊用氧气瓶、乙炔瓶各5个。燃煤锅炉房有出口水压(表压)0.15MPa、额定功率12MW的承压热水锅炉1台。某日组织职工吊运43号电解槽的阴极内衬。根据测算,阴极内衬重约6t。14时30分,吊车吊起阴极内衬,当重物被起吊到4m高时,移动到东风卡车上方。此时,系挂阴极内衬的钢丝绳突然断了,阴极内衬重重地砸在了卡车后厢板上,致使厢板以及汽车大梁严重变形,汽车报废。当时,破碎物四处飞溅,幸亏在场的职工注意力比较集中,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经调查,这次吊运阴极内衬时,车间没有按照惯例通知安全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派人到现场监督,没有安排起重专业工人到现场指挥,而且让没有从业资格的临时工在现场系挂钢丝绳,指挥起吊,导致临时工系挂钢丝绳的方法错误,行车工的技术水平较低,没有能够发现、纠正错误。车间领导疏于管理,对工作细节问题也根本没有过问。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某化工厂的原料和中间产品有火灾、爆炸及中毒的危险性,生产的最终产品有氯气和其他产品。生产工艺单元有原料库房、氯气库房和其他产品库房、生产一车间和生产二车间。厂区周围有居民住宅和其他工厂。为此,工厂需要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厂长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交给了厂调度室主任。调度室主任为了不影响自己和他人的工作,决定自己用业余时间独立完成。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终于编制完成,并交给厂长审核,厂长当场就让调度室主任立即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打印发布。 厂长决定进行应急演习,并再次将任务交给调度室主任。调度室主任将演习地点设在氯气库房,厂应急指挥部设在氯气库房下侧风的平地上。演习过程为:第一步,指定人员A打开氯气库房中一个装有氯气的钢瓶,使氯气慢慢泄漏;第二步,工人B、C在氯气库房外面假装因氯气中毒昏倒;第三步,工人D、E发现有人昏倒,立即离开危险区,并向调度报警;第四步,事故应急预案立即启动,所有应急人员到达指定位置和岗位;第五步,拔打电话“110”“119”及“120”;第六步,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实施人员救护和抢险。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2018年7月12日,某化工公司由于原料标识不明入错库,工人误投原料引发重大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9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142万元。 2018年7月12日11时30分左右,某物流公司未依照规定对运输物品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开封验视,在未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从事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氯酸钠的道路运输经营,将2t标注为原料的COD去除剂(实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氯酸钠)送至某化工公司仓库。随后,公司库管员宋某未对入库原料进行认真核实,将其作为原料丁酰胺进行了入库处理。15时30分左右,二车间当班人员通过升降机(升降机由车间当班工人自行操作)将生产原料丁酰胺(实为氯酸钠)提升到二车间三楼,而后用人工液压叉车转运至三楼堆放。16时左右,完成投料。18时42分33秒,发生化学爆炸。爆炸导致反应釜严重解体,随釜体解体过程冲出的高温甲苯蒸气,迅速与外部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产生二次爆炸,同时引起车间现场存放的气瓶殉爆和二车间、三车间着火燃烧。 事故调查发现,该化工公司规章制度不健全,未制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危险化学品及化学原料采购、出入库登记管理制度。未配齐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开展安全风险评估,未认真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风险管控措施缺失,违规在办公楼设置职工倒班宿舍。在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消防设计审核及安全设施设计审查等项目审批手续之前,擅自开工建设,未批先建。边建设边组织生产,未经许可擅自改变生产产品,实际生产产品与项目备案和报批内容不符;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且未经核实工艺安全可靠性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在没有办理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和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非法组织生产。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培训考核,未按规定开展新员工入厂三级教育培训。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复合题
案例
D发电厂有2×1000MW机组,厂房占地面积为100×300m2,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共有10人,其中3人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入职3个月后通过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燃煤由码头卸下后,经皮带引桥由带式输送机输送到储煤场,再经带式输送机送到磨粉机磨成煤粉,煤粉送至锅炉喷燃器,由喷燃器喷到炉膛内,煤粉燃烧后的烟气经除尘系统进入脱硫脱硝系统,脱硫脱硝工艺需用液氨、盐酸和氢氧化钠等。 D发电厂有容积为1000m3的助燃柴油储罐2个,储存的柴油密度为820kg/m3,闪点为60℃,发电机的冷却方式为水—氢—氢。氢气以2.0MPa压力、经直径100mm管道输送到发电机,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025t/h,过热蒸汽出口压力为17.75MPa。 D发电厂现存原材料有:燃煤30×104t,柴油1200t,浓度大于99%的液氨16t,盐酸42t,氢10t。 为确保安全生产,D发电厂于2020年7月16日至20日进行了全厂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发现:发电厂叉车司机、起重机司机无证上岗,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皮带引桥内的电缆有破损,皮带引桥地面有大量煤尘。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D发电厂厂长责令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选择题 在交叉跨越各种线路、铁路、公路、河流等地方放线、撤线,应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
选择题22. 倒闸操作中发生疑问时,______。待发令人再行许可后,方可继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