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3. 李某在市场卖苹果,因家中失火,来不及收摊就急忙离去,邻摊的张某见李某有事,就代为叫卖,以比原每斤3元高出2元的价格卖出苹果100斤。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案例分析题A企业为了控制合同风险,明确规定其法定代表人郭某对外签订合同的最高限额为200万元。2001年4月1日,郭某在一次商品交易会上,为了抓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代表A企业与B企业签订了一份250万元的买卖合同,B企业并不知道郭某违反了A企业的内部规定。按照买卖合同的约定,由A企业在2001年6月5日前向B企业提供货物,B企业收到货物后的10天内支付货款250万元。2001年6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全部货物的生产,6月2日A企业有确切证据得知B企业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能无力支付250万元的货款。6月5日,B企业要求A企业提交货物,遭到A企业的拒绝,A企业要求B企业提供担保。B企业以自已的厂房作为抵押,担保的价值为100万元,同时B企业请求C企业为保证人,C企业担保的价值为150万元。6月20 日,A、B签订了抵押合同,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如B企业不能支付到期货款,该厂房的所有权直接归A企业所有。6月22日,A、B企业办理了抵押物的登记手续。6月30日,A企业与C企业签订了保证合同,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约定,C企业的保证方式为连带保证,但双方未约定保证期间和保证担保的范围。7月1日,A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向B企业提交了全部货物。B企业接到货物后,对标的物的数量和质量未提出异议,但由于经营状况不佳,7月10日(支付货款的最后期限)无力支付货款。7月12日,A企业向B企业要求行使抵押权,发现该厂房已经被政府有关部门征用,B企业由此获得补偿金80万元,在A企业的要求下,B企业将80万元的补偿金全额支付给A企业。2002年4月1日,A企业要求C企业承担保证责任,支付其担保的150万元,C企业表示拒绝。A企业于是请求人民法院判定C企业履行保证责任。 [问](1)A、B两个企业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2)A企业在2001年6月5日是否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为什么?(3)A、B两个企业签订的抵押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4)在A、C企业的保证合同中,C企业的保证期间是什么?(5)A企业是否有权要求B企业80万元的补偿金?为什么?(6)C企业拒绝履行保证责任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案例分析题1. 李大爷有房屋八间,其中四间租给其内侄王某夫妇居住。李大爷考虑到自己年老多病,孤身一人,遂与王某签合同约定,以王某对其生前悉心照料,死后料理好后事为条件,李大爷将在房产证书上把王某列为共有人。在双方达成协议后,李大爷到房产部门更改登记,将王某列在了共有人一栏,房产部门据此重新更换了房产证。然而,自王某夫妇被列为共有人之后,他们对李大爷的态度越来越差,开始经常与李大爷争吵,甚至将李大爷赶出家门。李大爷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取消王某的楼房共有人的资格。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案例分析题甲有一块价值10000元的玉石。甲与乙订立了买卖该玉石的合同,约定价金11000元。由于乙没有带钱,甲未将该玉石交付与乙,约定三日后乙到甲的住处付钱取玉石。随后甲又向乙提出,再借用玉石把玩几天,乙表示同意。隔天,知情的丙找到甲,提出愿以12000元购买该玉石,甲同意并当场将玉石交给丙。丙在回家路上遇到债主丁,向丙催要9000元欠款甚急,丙无奈,将玉石交付与丁抵偿债务。后丁将玉石丢失被戊拾得。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案例分析题2008年8月16日下午5时左右,某村刮起8级大风。该村村民王某路经村委会在建的办公楼时,大风将建楼所用的脚手架刮倒。脚手架在倒塌过程中将一根电线砸断,电线正巧落在由此路过的王某身上,王某不幸触电身亡。王某的家人向法院起诉,要求村委会和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村委会辩称:脚手架是大风刮倒的,击中王某的输电线路属于供电公司,村委会对王某的死亡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供电公司辩称:供电线路是被脚手架砸断的,脚手架是村委会盖办公楼时使用的,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不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法院审理还查明,村委会用于盖建办公楼的脚手架在当年7月2日搭建完毕。击中王某的输电线路归供电公司所有,该线路不属于高压线。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1)村委会对王某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2)供电公司对王某的死亡是否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什么?(3)两被告主张的抗辩事由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案例分析题房地产开发企业甲急欲销售其开发的某住宅区的最后1套别墅,遂打电话向乙、丙、丁发出售房要约,并声明该要约的有效期为1个月。要约发出后第10日,甲与乙签订买卖合同并交付该别墅,乙支付了全部房款,但未办理产权变更登记。第21日,甲与不知情的丙签订买卖合同并办理了产权变更登记。第25日,甲又与不知情的丁签订了买卖合同。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案例分析题3. 某照相器材商店购进一批新型相机,每部定价为2998元。售货员在制作标价牌时,误将2998元标为1998元。某日,顾客A人店,发现在别处卖近3000元的相机在这里只卖1998元,遂一下买了两部。事后,当售货员再次去库房取货时,才发现每部少收了1000元。商店经多方查找,终于找到A,要求退货或补足差价。A称,自己买回两部相机是付了钱的,买卖已成交,岂有退货之理;再说,其中一部相机已以2600元卖给了同事B,还要看B是否愿意退货。商店按A所指找到B,B也拒绝了商店的要求。商店遂以A、B为被告诉到法院,要求退货或补足差价。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
简答题简述抵押权的实现条件。
简答题简述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区别。__________
简答题简述夫妻人身关系的内容。
简答题简述法人终止的原因。
简答题保证的法律特征。
简答题简述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简答题简述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__________
简答题简述肖像权的概念和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简述按份共有的特征。
简答题简述代位权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简答题简述买卖合同中标的物风险负担规则。__________
简答题简述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简答题简述委托代理终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