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案例二】
某高层宾馆由育才建筑公司承建,该工程建筑层数为26层,建筑物地上部分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质量验收有哪些方面?
问答题海南市一住宅小区,室外给水管道质量验收,施工单位视以下情况,请给出相应的检查评定结论意见。 (1)管顶的覆土埋深为6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为500mm。请给出检查评定结论意见,并简述其理由。 (2)井室内管道管径为300mm,测得井壁距法兰的距离为150mm。请给出检查评定结论意见,并简述其理由。 (3)管材为钢管,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降0.03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保持不变,不渗不漏。请给出检查评定结论意见,并简述其理由。 (4)钢管的第一层防腐层为冷底子油。请给出检查评定结论意见,并简述其理由。 (5)管道的公称直径为300mm,橡胶圈接口的偏转角为5°。请给出检查评定结论意见,并简述其理由。
问答题某通风空调设备安装工程中,下列几个分项的质量是否合格,请分别给出检查评定意见。
问答题{{B}}[案例二]{{/B}} {{B}}58V电能“过”死人吗?{{/B}}
1992年7月20日下午,工地的一台两轮手推车(胶轮、金属框架)的前门挡销断了,乙某用电焊机进行修理。他将焊件线(俗称“阿斯线”)用铁钩挂在车体进行焊接。焊好后,他将焊钳随手交给在现场的一名工人徐某。徐某将焊钳放在电焊机上面。一会儿,当徐某转过身来,发现乙某两手握住车把在抽搐,脸部表情难看。徐某以为他是让旁边的钢丝绳绊住,就上前向反方向拖手推车,当手刚接触车架时,感到有电,急忙喊人拉闸。停电后,乙某倒在地上,送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某建筑公司承接了该市一宾馆工程,该工程地处闹市区,紧邻城市主要干道,施工场地狭窄。该工程建筑面积56850m2,主体地上28层,地下2层,基础开挖深度14.5m,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地下防水混凝土等级为C40。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某住宅楼工程,位于城市中心区,单位建筑面积32142m2,地下2层,地上17层,局部8层。于2008年8月8日进行竣工验收,在竣工验收中,参加质量验收的各方对墙体偏差,验收意见不一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
某一学校四层教学楼,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施工单位视以下情况,请给出相应的检查评定结论意见。
问答题手术台无影灯安装应符合哪些规定?
问答题{{B}}[案例二]{{/B}} {{B}}由于保护方式选择不当导致触电死亡{{/B}}
某天下午,铸钢车间的造型车间的造型工甲某正在操作上砂机,为砂箱上砂,他手握上砂机金属把手,突然喊叫两声,而后木然不动。当周围的工人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将电源开关拉开,甲某随即倒下,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答题某综合楼于2003年5月12日开工建设,2004年7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2006年7月,用户发现屋面大面积漏水,经调查,屋面漏水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防水材料质量存在问题,项目经理瞒过了监理工程师。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项目质量的哪三个阶段进行控制? (2)材料质量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问答题某一学校六层教学楼,施工人员在安装室内消火栓系统时进行了如下操作。请判断施工人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并给出理由。 (1)双出口的消火栓,其水平支管从箱的中部,经箱底由下而上引入,其双栓出口方向与墙面成45°角。 (2)栓口朝外,栓口中心距地面1m。 (3)暗装的消火栓箱门预留在装饰墙面的外部。
(共2道大题)
【案例一】
某综合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10层。现浇框架结构。三层框架梁拆模后,发现非受力钢筋有少量漏筋现象。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题无论高压、低压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最后阶段都应做交接试验,合格后才能交付通电,投入运行。( )
判断题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检验就是依据相应的质量标准,借助一定的检测手段来估计工程产品、材料和工艺设备等的性能特征或质量状态的工作。( )
判断题对于未达到规范或标准的质量事故,严重影响到工程正常使用的安全,而且又无法通过修补的方法予以纠正时,必须采取修补的措施。( )
判断题分层法是用来分析两个质量特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
判断题系统风管严密性检验的被抽检系统,若90%合格,则视为通过。( )
判断题镀锌钢管螺纹法兰连接衬垫,冷水管道一般采用1.5~3.0mm厚的橡胶垫,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并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
判断题装设接地线时,先接导体端,后接接地端,并应接触良好。( )
判断题基层铺设,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50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