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注册测绘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竣工测量 1)工程概述 ××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市××规划小区拟建4栋6层住宅楼,楼号为9号、10号、11号、12号。拟建工程位于××以东,××以北,两者交叉口东北。××公司承担了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最高地面高程38.24m,最低地面高程36.90m,平均地面高程37.45m。该区地貌形态单一,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和白垩系王氏群泥质砂岩层。根据其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基土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6主层和2亚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有两层。其中第一层含水层为第③1层粉质黏土,地下水类型系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是依靠大气降水,排泄以蒸发为主;第二层主要含水层为第⑤层粗砾砂,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标高在35.07~35.80m之间。主要补给来源是邻区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为主。据调查,第二层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在2.0m左右。由于水位高于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上层滞水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不一,建议施工期间注意处理。 通过招标,××测绘单位承担了该建筑工地的测绘任务。 2)测量工作 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内容: (1)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2)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3)建筑物放样测量; (4)竣工测量。 3)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根据这一要求,某省在民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于2000年4月开始对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勘定工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某测绘单位受房管局委托,承担了花园小区B区的房地产测绘任务,该区共有建筑10栋,房屋建筑形式为住宅形式。本房产测绘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产权登记测绘。任务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本工程按二级房产面积测量精度执行。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外业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等。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已有资料情况 (1)测区现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作业单位概况 (1)技术人员:具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2)仪器设备:具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1、DS05水准仪,可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需求。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进入题库练习
进入题库练习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与建库项目。 1.已收集和获取的资料: (1)全省2012年6月底0.5m分辨率航摄数据。 (2)全省2008年测绘生产的1:10000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其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5m,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变化较大,而水系、地貌、土质植被和其他要素基本上无变化。 (3)全省导航电子地图数据,其道路、政区和地名等信息内容详细,现势性好,但平面定位精度不确定。 2.需要完成的更新与建库工作: (1)获取必要的像控资料,利用航摄资料,生产制作0.5m分辨率正摄影像数据成果(DOM),要求达到1:10000地形图精度,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DOM数据库。 (2)对1:10000 DLG数据进行更新,使其现势性达到2012年6月。重点对居民地、道路、政区及地名等要素进行更新,经数据整理、质量检查和数据入库,建立更新后的全省1:10000DLG数据库。 (3)利用1:10000 DLG数据中的等高线、高程点,以及一些地形特征要素等,内插生成5m格网间距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成果,经质量检查合格后,建立全省1:10000DEM数据库。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省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夏季最高气温40℃,冬季最低气温-10℃。6~7月为梅雨季节,年平均降雨量在1234mm以上。11月至次年3月空气湿度较大,经常大雾弥漫,能见度极差。省内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十分便利。 该省现有的大地控制网受地壳变动和社会建设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损坏、减少严重,目前的大地控制网点难以满足经济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为此,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利用GNSS技术建立二等大地控制网。 1.已有资料 (1)测区现有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用使用。 (2)对控制测量范围的控制点进行了全面普查,国家级网点若干个。 2.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4)《国家大地测量基本技术规定)(GB 22021—2008)。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某工程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6m2,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25~6.90m,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旗峰路,距基坑约15m,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m。 环境条件: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地质情况: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黏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m。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加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哪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1)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2)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4)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5)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6)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两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竣工测量 1)工程概述 ××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市××规划小区拟建4栋6层住宅楼,楼号为9号、10号、11号、12号。拟建工程位于××以东,××以北,两者交叉口东北。××公司承担了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最高地面高程38.24m,最低地面高程36.90m,平均地面高程37.45m。该区地貌形态单一,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和白垩系王氏群泥质砂岩层。根据其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基土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6主层和2亚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有两层。其中第一层含水层为第③1层粉质黏土,地下水类型系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是依靠大气降水,排泄以蒸发为主;第二层主要含水层为第⑤层粗砾砂,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标高在35.07~35.80m之间。主要补给来源是邻区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为主。据调查,第二层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在2.0m左右。由于水位高于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上层滞水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不一,建议施工期间注意处理。 通过招标,××测绘单位承担了该建筑工地的测绘任务。 2)测量工作 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内容: (1)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2)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3)建筑物放样测量; (4)竣工测量。 3)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外业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等。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已有资料情况: (1)测区现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作业单位概况: (1)技术人员:具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2)仪器设备:具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1、DS05水准仪,可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需求。
进入题库练习
××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经开发完成,在此基础上,根据导航应用软件开发流程与要求,对数据进行编译、功能设计,并集成开发导航应用软件,为××地区的导航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某出版社计划编制最新版1:3000000《中国全图》挂图,全面表示我国领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 (1)已有资料情况。 根据项目需要、地图内容设计和表示方法设计,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 ①1:1000000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数字地图; ②1:1000000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 ③1:250000全国数字高程模型; ④1:3000000《中国全图》(旧版);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划简册》; ⑥《世界分国地图》; ⑦《中国山脉资料图》; ⑧《中国河流、水运资料图》。 (2)地图内容的选择与表示要求。 反映我国领土范围内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和邻区(国外部分)内容。 (3)地图数据制作。 结合实际情况与操作,作业过程采用选取和概括这两种基本的地图制图综合方法。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某测绘单位受房管局委托,承担了花园小区B区的房地产测绘任务,该区共有建筑10栋,房屋建筑形式为住宅形式。本房产测绘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产权登记测绘。任务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本工程按二级房产面积测量精度执行。
进入题库练习
某大桥总长4875m,主桥上部结构采用(160+380+160)m的3跨连续漂浮体系PC斜拉桥,斜拉索按空间分布,桥塔采用钻石形,边跨设一个辅助墩。桥面净宽31m,分8车道,该桥桥塔140.3m,自身荷载巨大,风、潮湿影响显著,受力情况复杂。桥上交通繁忙,高峰时车流量超过5000辆/h。为了确保大桥安全运行,避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和影响,必须对其进行长期变形监测。某勘察测绘研究院承接了该项目任务,并进行了塔顶水平位移、基础沉降、主梁挠度、主梁及主塔应力、斜拉索索力等变形监测内容。大桥南北桥塔基础承台的监测点距基准点最远不超过600m,并在大桥南北塔的塔顶各设置2个水平位移监测点,主梁上对应于主桥各墩顶的桥面上以及主跨的L/3、L/2、L/4(L为主跨长度)处设置9个挠度观测点。主要作业规范有《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桥梁变形监测及相关设计规范要求等。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某地区为海岛综合开发建设,利用现有二等大地控制网成果,布设了覆盖沿海岛屿的C级GPS网,并与验潮站网进行了水准联测。1.测区条件:该地区海岛地理环境复杂,陆岛交通困难,个别海岛验潮站位于地势陡峭的岸边,有些验潮站临近码头的大型作业设施或高压输电线。因顾及GPS点尽量靠近验潮站水准点,给GPS点位的选择造成一定的困难。2.执行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等。3.外业观测与数据处理:(1)新测C级GPS点若干个。外业利用双频大地型GPS接收机(标称精度5mm+1×10-6D)进行了同步环观测。基线解算之后,对所有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进行了检核。,限差为(σ为基线测量中误差,按实际平均边长计算,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采用GPS接收机标称精度)。其中,某三边同步环的坐标闭合差WS限差为6mm。(2)利用本地区已经建立的覆盖沿海岛屿的高精度区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将国家高程基准传递到海岛上,以得到海岛上GPS点的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将GPS点与验潮站水准点联测,以同时得到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其中,某海岛验潮站附近GPS点A基于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为1.986m,基于当地深度基准面的高程为4.434m,该区域高程异常0.776m,该海岛验潮站附近海中有一暗礁B,海图上标注的最浅水深为1.200m。
进入题库练习
某特建隧道长约10km,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供的前期测绘成果和设计资料包括: 1.进、出洞口各4个C级精度的GPS控制点,基准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中央子午线为×××°50′00″,投影面正常高为500m。 2.进、出洞口各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隧道的设计坐标、高程、里程桩等。 4.…… 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该隧道未设计斜井,拟采用双向开挖施工,贯通面位于隧道的中部。隧道主体为南北偏西走向的直线隧道,隧道坡度一致,施工区中央子午线为×××°10′00″,纬度为40°,进口施工面正常高为750m,出口施工面正常高为850m。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已有成果进行了复测,并进行了中央子午线平移和施工坐标系建立等工作。施工坐标系的X轴为进、出洞口中线点连线的水平投影方向,并重新选择投影面。 洞内平面控制采用双导线分期布设,全站仪的测角精度不低于1″,导线边长控制在200~600m,角度观测6测回,导线在隧道内向前每推进2km加测一条高精度陀螺定向边,高程控制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测。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根据这一要求,某省在民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于2000年4月开始对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勘定工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进入题库练习
1.任务概况 某市对海滩涂实施1:1万的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 2.目标 获取A地到B地距离海岸线5km水域的1:1万的水下地形图。测量任务工期60天。 3.指标要求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万,等深线间距1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5m。 4.条件 1)测区条件 测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东部受大面积海洋水体的调节作用,西北到西南部群山环列,对冬季寒风侵袭起到阻隔作用,从而形成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的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7.3℃~18.3℃,夏季受太平洋副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月平均气温在28℃,极端最高值达40.5℃;7月至9月为台风雨期,雨量大,强度大,降水量占全年的20%~28%;夏季盛行东南风,夏、秋季节多台风,一般风力在7~8级以上,有时风力达12级以上。本海区均属强潮区半日型潮流,大潮期间多数地区流速大于1m/s,属正规半日潮,一天二高二低现象明显。 2)人员 (1)水下地形测量需要3艘测量船,每船配备技术人员3人; (2)潮位测量人员3人,分别负责相关潮位站潮位观测; (3)后勤保障人员1人; (4)项目负责及领导各1人。 3)设备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①定位设备(GPS);②测深设备;③声速测量;④验潮仪;⑤水准测量;⑥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设备。 4)已有的资料 (1)测区内已有1:1万的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2)测区内及附近已有1954北京坐标系下的二、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内及附近已有1985黄海高程系下的二等高程控制点。 5.提交成果 项目实施需要提交如下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1)原始资料:包括原始调查、现场记录、光盘磁带等原始记录资料。 (2)成果资料:包括调查航次信息、测线/剖面信息、经处理的水深数据、声速剖面数据、验潮站水位观测数据以及水下地形图等。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