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题第六题根据工作需求,某省需要编制一张1:800000《××省地图》,全面表示该省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行政区分布、交通网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以及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办公用图。 (1)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该省位于华北平原,地域广阔,地跨北纬36°03′~42°40′,东经113°27′~119°50′,总面积为18.77万km2。该省东部地处华北平原,居民地密度分区属于较密区。西部地处太行山区,居民地密度分区属于稀疏区。 (2)编图资料情况(略)。 (3)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①地图精度。图上地图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75mm,最大不超过±1.1mm。 ②地图规格。比例尺为1:800000,成图尺寸为1100mm×800mm,印刷成品为1张挂图;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 (4)主要技术依据。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3部分:1:500000 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 12343.3—2009)。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 现处于技术设计阶段。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拟用10台仪器,采用点连式进行观测,布设37个GPS C级点。 【问题】
案例分析题花园新城2号地块1#、2#、3#楼,总建筑面积约56100.57m2。包括地下2层、主体28层,建筑总高度89.70m,地下2层面积1 6248.29m2,地上28层面积39852.28m2。结构形式为高层剪力墙、框架结构。+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399.7m。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工作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建立、工程定位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行路难、停车难”已经成为摆在该市面前的首要难题之一。及时解决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交通问题,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的、集成的、智能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极其重要的保障。某测绘单位承担了建立该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包括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交通专题地理数据更新、交通信息平台建设等。 (1)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 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分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文档数据采集、统计数据采集、声像数据采集等。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任务,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采集和处理。 (2)交通专题地理数据更新。 对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分为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和非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更新步骤与方法因不同的专题数据而不同,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道路竣工图(CAD格式)为道路交通数据进行更新。 (3)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将系统收集到的城市交通信息,经融合处理后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利用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为该城市民和游客提供交通信息服务(搜索最优路径等),使他们在城市的出行更加方便。 问题:
案例分析题三等水准网 1)项目概况 为满足×××工程的需求,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外业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等。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已有资料情况 (1)测区现有1:1万、1:5万地形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国家二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作业单位概况 (1)技术人员:具有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2)仪器设备:具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1、DS05水准仪,可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需求。 4)问题
案例分析题××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数据产品经开发完成,在此基础上,根据导航应用软件开发流程与要求,对数据进行编译、功能设计,并集成开发导航应用软件,为××地区的导航市场提供一套完整的导航电子地图产品。
案例分析题二等水准网 1)测区概况 ××地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6、7、8月为雨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年均温高达18℃以上,年内月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冬季偶有奇寒。 根据经济发展对基础测绘的需求,拟对本地区进行二等、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二等水准观测1100km,三等水准观测600km,全网进行统一平差计算,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测区困难类别为Ⅱ级。 2)已有资料 (1)测区现有1:1万、1:5万、1:10万、1:25万地形图。 (2)国家一等水准点4个,其中2个基岩点,2个基本点。 3)选点和埋石 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选点埋石:二等点311个,其中基本标石点11座,普通标石点300座;三等点365个,全部为普通标石点。 4)问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对本市建成区测绘1:500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根据前期已完成的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等工作。拟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立体测图。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某市建成区南北方向长20km,东西方向长25km,面积约为50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为主。平均海拔20m。 2.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 6962—2005)。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一2008)。 (4)《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 15967—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7)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8)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3000,航摄仪器型号为RC一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500km2,测区共布设45条航线,每条航线104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680张。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响质量均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有航空摄影成果资料已完成提交。 4.其他资料 整个测区的区域网外出控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已全部完成,按平坦地区和丘陵地区两个布设方案实施,其基本情况如下: (1)航线按每4条基线在其周边布设6个平高点。 (2)接边处的外业控制点已互相转刺,保证所有同名公共点均得到共用。 (3)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与技术设计的要求,质监部门已经同意将该成果交给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立体测图工序使用。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成果基本情况: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下一工序使用。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市根据城市建设规划,计划在距市区15km处的朝阳镇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先期工作是建设一条8车道、设计时速80km/h的公路以连接两地。××测绘单位承担了该项目地形图测绘任务。 主要工作内容:设计道路沿线1:500带状地形图,宽度为设计红线外50m,遇规划及现状路口加宽50m,同时调查绘图范围内地下管线;进行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画竣工图。 问题:
案例分析题 1)项目概况 ××市坐落于××平原,平均海拔300m左右,地势西高东低。城市中心经纬度大致为:东经××,北纬××。该市高程基准亦采用独立基准,主要由××××年该市二等水准网和不同时期的三、四等水准网所构成的高程控制网以实现这一高程系。根据与国家两个一等水准点的联测可知,该市独立高程系较国家1985国家高程系高出约×××m。该市高程控制网不仅整体性与现势性较差、控制面积较小,这种独立系统也给工程使用带来麻烦,不符合当今测绘发展趋势。 2)项目目的 本项目的目的是在××市建立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或大地水准面,或者推算出该市具有厘米量级的高程异常差值(即△ζ)。进一步推动GNSS技术的全面应用,尤其是利用GNSS定位技术所获得的三维坐标中的大地高分离求解正常高或海拔高,快速获取地面点的高程信息,为GNSS-RTK作业提供平面坐标和高程转换的理论基础,使GNSS RTK和CORS获取的数据(平面和高程数据)能满足目前1:1万、1:5000、1:2000、1:500比例尺测图和城市规划与市政建设的迫切需要,尤其高程精度要达到厘米级精度的要求,加快“数字城市”工程的建设。 3)观测资料 (1)水准观测 按《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中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作业,布设水准网,全网共布设三等水准点×××个。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精度达到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2)GNSS观测 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中C级精度要求作业,布设GNSS网观测,全网共有GNSS点×××个,南北方向约为76km,东西方向约为68km,控制面积4000km2,以国家A级点的坐标作为起算数据进行平差计算。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数据精度达到C级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3)其他资料 4)问题
案例分析题市政设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 ××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2)市政设施数据 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 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号、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等属性。 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 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 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形图数据一致,利用WGS-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灯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一再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 4)问题
案例分析题沿海某市为了港口建设,需要对甲地到乙地距海岸线10km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获取1:10000的水下地形图。 1.指标要求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0000,等深线间距1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5m。 2.现有资料 (1)市区的1:10000的地形图。 (2)测区附近有4个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附近有3个二等水准点。 3.设备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 (1)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2)测深设备:应根据要求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深设备。 (3)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 (4)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5)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6)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区设备。 【问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由分布式节点组成。各节点由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和运行支持系统组成。 (1)在线地理信息数据构成。 利用现有数据资源(包括矢量数据、影像数据、模型数据、地理监测数据、实时传感数据),按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规范,经整合处理后,形成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电子地图数据)。 (2)地理实体数据处理要求。 地理实体数据是对地理实体的描述与表达,采用实体化数据模型,以地理要素为空间数据表达与分类分层组织的基本单元。地理实体数据遵循的技术标准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3)地名地址数据处理要求。 地名地址数据是以地理位置标志点来表达地名与地址的数据,包含结构化地名地址描述、地名地址代码等信息。地名地址数据遵循的技术标准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实体与地名地址数据规范》(CH/Z 9010—2011)。 (4)电子地图数据处理要求。 电子地图数据是针对在线浏览和标注的需要,以各类数据源为基础,经过内容选取组合、符号化表达、图面整饰后形成的各类视屏显示地图。电子地图数据遵循的技术标准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电子地图数据规范》(CH/Z 9011—2011)。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测绘单位为了制作一幅A地区的1:100000遥感影像平面图,已收集的资料包括:A地区的数字彩色航天遥感陶像,该区域内的1:100000最新数字线划图、数字栅格地图,该区域内的DEM数据,相关影像控制点成果,其他文字资料。作业要求为:影像应层次丰富、清晰易读、色调适中;融合后的影像色彩应接近真实自然,色彩均衡,无明显偏色与拼接痕迹。图像纠正与镶嵌采用数字法,相应的精度要求符合《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 15968—2008)。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市根据基础测绘规划,拟对本地区进行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二等水准观测1000km,三等水准观测500km,对全区的水准网进行同一平差计算,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主要作业规范依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水准标尺检定规程》、《水准仪检定规程》、《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等相关技术规范。 仪器设备:数字水准仪,因瓦条码水准标尺、尺垫等相关仪器均经过检验合格。 人员:高级测绘工程师、测绘工程师及测绘技术员等多名。 问题:
案例分析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某甲级测绘单位通过竞标获准承接该项目的测量工作。 测量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地下管线测绘、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市计划测制本地区的1:2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前期工作是对本地区进行航空摄影。 1.摄区概况 摄区东西长132km,南北长1112km,为一矩形区域,总面积为14784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52m,最高海拔为345m。测区内低点平均高程为75m,高点平均高程为234m。 2.航空摄影基本技术要求 (1)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2)航摄比例尺为1:20000。 (3)航向重叠要求为65%,最小不得小于60%;旁向重叠要求为35%,最小不得小于25%。 (4)航线敷设按常规的东西向敷设;航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2条基线,旁向覆盖超出测区边界线不少于像幅的50%。 (5)采用GPS导航,按设计坐标曝光;不敷设构架航线。 [问题]
案例分析题根据西北某地级市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准备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法生产1:2000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前期已经完成了全部测区航空摄影、区域网外业控制点测设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等工作。 该测区面积约为5400km2,东西长约90km,南北长约60km,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120m,最高点高程为400m,测区内含有一个大型蓄水库和一个较大的内陆湖泊。 航空摄影成果已通过质检部门验收,其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均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点的精度和成果质量均符合规范与技术设计要求,质检部门已同意将该成果移交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后续工序使用。 DEM生产的技术指标如下表所示。 项目 格网尺寸(m) 高程数据取位(m) 山地高程中误差(m) 平地高程中误差(m) 参数 2.5 0.01 ±1.5 ±0.5 DEM生产精度指标:森林等隐蔽地区高程中误差按表中高程中误差1.5倍记,高程中误差2倍为格网点数据最大误差的限差。 基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生产DEM时,进行了前期资料准备工作,准备了原始数字航空像片和区域网外业像片控制测量成果等资料。 问题:
案例分析题为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单位计划于××年××月开始在××区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现处于任务设计阶段。 1.已有资料 (1)图件资料。测区现有1:50000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水准资料。测区原有二等水准点4个,高程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3个基本点和1个基岩点设计为本次水准测量的起算点。 2.人员 作业单位具有测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等技术职称人员和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3.设备 作业单位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Z 3 水准仪,可同时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作业的需求。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三等点45个,全为普通标石点。 【问题】
案例分析题某房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投标方式竞得某公园旁56亩商住用地,该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总建筑面积130056.8m2,现已经全面建成17栋商住楼,沿江路段均建设3层商业裙楼,小区内建好地下停车库、防空设施等地下建筑物。市场建筑分布合理,设备齐全,物业管理完善。所涉及的市政道路、绿化、主体工程及外墙面等已全面竣工,本市已有GPSD级控制网,小区周边道路中心有D级GPS控制点3个;现要求规划建设部门进行1:500规划验收竣工测量。验收依据主要有《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建(构)筑物竣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2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和《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下图是某栋含地下建筑物的立体剖面图,用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图(单位:m)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