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注册测绘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案例分析题第七题某导航数据生产单位需要对某地区的导航电子地图进行全面更新,确定在该区域开展外业作业,对缺失的道路、POI等进行采集和处理,以完成该区域导航电子地图数据的更新,满足导航用户需求。 任务目标:以该地区现有的导航数据为基础,实现对覆盖该区域范围内的所有导航数据的采集更新。 主要内容:依据导航数据采集作业标准,完成该区域内道路、POI的更新,并根据所收集的情报信息对门牌号、地名及注记、建筑物等信息进行相应的更新。 已有设备:GPS接收机、导航仪设备、野外采集作业车、笔记本电脑、照相机及存储设备等。 依据的标准:道路采集标准(含高速、普通道路)、POI采集标准、地名采集标准、路口图现场作业标准。 成果数据质量要求:采集准确率99%,采集覆盖率98%,位置精度10m,POI地址完整度85%,POI电话完整度65%。 成果提交:需要提交道路网络更新成果,POI、门牌号、地名、道路交叉点等检索信息更新成果,其他辅助信息更新成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花园新城2号地块1#、2#、3#楼,总建筑面积约56100.57m2。包括地下两层、主体28层,建筑总高度89.70m地下两层面积16248.29m2,地上28层面积39852.28m2。结构形式为高层剪力墙、框架结构。+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标离399.7m。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工作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建立、工程定位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电梯井与核心筒垂直度测量,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测量。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测绘单位承担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部,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积约250000m2,为钢结构地标性建筑物。 已有资料: (1)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 (2)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城市独立坐标系); (3)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1985国家高程基准); (4)其他相关资料。 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 (1)0.5"级全站仪1台套; (2)双频GPS接收机5台套; (3)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1台套; (4)DS05型水准仪1台套; (5)50m钢卷尺1个。 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2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4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为钢管标;水平位移监测基点为带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其中2个建于周边10层楼的楼顶,2个建于地面上。 变形监测的内容包括基坑支护边坡项部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基坑回弹测量、基础沉降监测及主体工程倾斜测量、基坑周边50m范围内建筑物的沉降监测等。 变形监测要求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以图和表形式表达的成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新城3号地块1号楼,包括地下2层、主体32层,建筑总高度101.60m,地下2层面积3012m2,地上32层面积46080m2,总建筑面积约49092m2。结构形式为高层剪力墙、框架结构。±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标高26.5m。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 检测工作内容 检测工作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建立、建筑物施工放样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垂直度控制(内控制)、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根据某市“十一五”基础测绘规划和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需求,需对该市沿海、沿江的滩涂实施1:10000水下地形测量,为该市围垦工程、港航建设、海洋资源利用等提供基础性测绘资料。测区位于东经121°34'00"~122°09'00",北纬40°04'45"~40°23'30",包括该港口及附近地区、航道、锚地以及航行信息(水深、障碍物、干出滩、海岸线、海底底质、助航标志等)。项目任务是完成1:10000水下地形测量,提供当地平均海平面基准下的高程数据、2000坐标系下的UTM坐标,并绘制水下地形图。任务日期为:自2010年4月15日开始,到2010年5月30日结束。 (1)已有的资料准备。 ①测区内已有1:10000地形图,可作为控制网设计、选点用图; ②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③长期验潮站资料包括:布设了1、2、3三个潮位站,3站为长期验潮站,前期已经有13年的潮位观测资料;1、2站为短期验潮站。 (2)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测绘成果,严格按照现行的的测绘规范和标准执行。 (3)已有设备情况。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包括定位设备(GPS)、声速测量、验潮仪、水准测量、其他辅助设备。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新城3号地块1号楼,包括地下2层、主体32层,建筑总高度101.60m,地下2层面积3012m2,地上32层面积46080m2,总建筑面积约49092m2。结构形式为高层剪力墙、框架结构。±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标高26.5m。 ××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通过竞标获得该项目的建设权,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业主方委托某甲级测绘单位对该项目进行第三方检测。 检测工作内容 检测工作内容包括平面控制网建立、建筑物施工放样测量、工程高程控制测量、建筑物垂直度控制(内控制)、建筑物主体工程沉降监测、建筑物主体工程日周期摆动。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小区新建一栋12层2个单元的板式综合楼,某房产测绘公司接受委托进行该楼的房屋测量工作。 经实地测量,测得该综合楼长45.00m,宽14.00m,1~4层为商服用房,5~12层为住宅,房屋天面上有住宅电梯机房2个,长5.00m,宽8.00m。全楼共有建筑面积708.00m2,商服部分套内建筑面积和为1950.00m2,商服共用建筑面积284.00m2,住宅共用建筑面积877.50m2。 数学基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该市地方坐标系。不考虑高程系统。 工作依据: (1)《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GB/T 17986.1—2000); (2)《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GB/T 17986.2—2000);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 某市计划编制一幅经济挂图,为市领导、各职能部门了解本市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决策服务。该市东西长35km,南北宽20km。 某测绘局承担了编制任务。 1.编制要求 (1)挂图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选择4开(510mm×360mm)。 (2)挂图采用数字制图进行编绘,地理要素通过已有的资料进行编绘,按照中小比例尺专题地图编绘要求表示要素和进行制图综合。地理要素包括县级(含)以上境界、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乡镇(含)以上居民地以及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 (3)专题要素表示全市各县(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构成等。 (4)地图现势性应达到2010年底。 (5)印前数据,应确保挂图内容正确,要素的详细程度适中,各要素制图综合及图层关系处理合理,叠置顺序无误,地图设色、符号及注记配置和地图整饰美观。 (6)需公开出版发行,同时提交印前数据。 2.收集的资料 (1)2007年更新生产的公开版1:25万地图数据,内容与1:25万地形图基本一致; (2)全市行政区划简册,资料截至2010年底; (3)2010年发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含各县(区)人口数、生产总值以及各县(区)第一、二、三产业的总值,资料截至2010年底; (4)全市旅游交通图,比例尺1:90万,2010年初出版。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沿海某市为了港口建设,需要对甲地到乙地距海岸线10km水域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获取1:10000的水下地形图。 1.指标要求 (1)平面坐标系统:城市坐标系,高斯投影,3°分带。 (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 (3)测图比例尺:测图比例尺为1:10000,等深线间距1m。 (4)精度要求:定位精度要求2m,测深精度要求0.3%水深,交叉点测深不符值均方根要求小于0.5m。 2.现有资料 (1)市区的1:10000的地形图。 (2)测区附近有4个三等GPS控制点。 (3)测区附近有3个二等水准点。 3.设备 水下地形测量采用的设备如下: (1)定位设备(GPS):根据测量比例尺、精度和测量环境采用信标GPS接收机。 (2)测深设备:应根据要求采用单波束、多波束测深设备。 (3)声速测量:应该根据水深及区域温度、盐度变化采用声速剖面仪。 (4)验潮仪:对于需要架设临时验潮站的情况,可采用水尺验潮、波潮流仪、压力式验潮计。 (5)水准测量:水准仪或者全站仪。 (6)其他辅助设备:为实现精确测深,可考虑在测深中配备姿态传感器和光线罗经等辅助设备,辅助设备还包括计算机、发电机等其他区设备。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市交通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是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GIS应用平台,通过空间分析、专题制图、三维模拟显示等手段,处理各条道路、各道路交叉监控数据与车流监控数据,从而提高该市道路交通信息化水平,同时为道路交通管理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为满足××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单位计划于××××年××月开始在××区域进行三等水准测量。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选点埋石、水准观测、数据处理。现处于任务设计阶段。 1.已有资料 (1)图件资料。测区现有1:5万地形图及交通图、行政区划图可供设计、选点使用。 (2)水准资料。测区原有二等水准点4个,高程成果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有3个基本点和1个基岩点设计为本次水准测量的起算点。 2.人员 作业单位具有测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术员等技术职称人员和高、中、初级职业资格人员××名,长年从事水准测量工作,具有丰富的水准控制网布测经验,可组织×个水准测量班组同时作业。 3.设备 作业单位有×套经过检定合格的DSZ3水准仪,可同时满足×个水准测量班组作业的需求。 根据测区实际情况,设计埋设三等点45个,全为普通标石点。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某测绘单位承担了某机械厂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HGB/T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一2007),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根据厂区的情况,布设了一附合导线进行图根控制测量,如下图所示:【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某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和地下管线测绘。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数字正射影像图 1)工程概况 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测区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工作和1:1万数字地面高程模型(DEM)生产。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1万比例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生产工作。 2)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2。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 3)主要技术依据 (1)《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13977—92); (2)《1:5000 1:1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13990—92); (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CB/T 20257.2—2006); (4)《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9009.3—2010);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7)《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4)航摄资料 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为1:2万,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200km2,设计航高为3040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1610m,航线间隔D=2990m。测区共布设14条航线,每条航线50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700张。 5)控制点资料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6)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市××规划小区拟建4栋6层住宅楼,楼号为9号、10号、11号、12号。拟建工程位于××以东、××以北,两者交叉口东北。××公司承担了住宅楼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场地地形基本平坦,最高地面高程38.24m,最低地面高程36.90m,平均地面高程37.45m。该区地貌形态单一,为山前冲洪积平原。根据野外钻探资料,勘探深度范围内岩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和白垩系王氏群泥质砂岩层。根据其成因类型、岩性特征及物理力学性质,将场区地基土范围内岩土层自上而下分为6主层和2亚层。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有两层。其中第一层含水层为第③1层粉质黏土,地下水类型系上层滞水,主要补给来源是依靠大气降水,排泄以蒸发为主;第二层主要含水层为第⑤层粗砾砂,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孔隙微承压水,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标高在35.07~35.80m。主要补给来源是邻区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为主。据调查,第二层地下水水位年变化幅度在2.0m左右。由于水位高于基础,设计和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采取必要的措施。上层滞水随季节变化较大,水位不一,建议施工期间注意处理。 通过招标,××测绘单位承担了该建筑工地的测绘任务。 测量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内容: (1)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2)施工高程控制测量。 (3)建筑物放样测量。 (4)竣工测量。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行政区划图的编制 1)任务概述 为反映××自治区境界范围内的行政区划、道路交通、城镇分布、基本地貌的基本情况,××测绘单位拟编制《××自治区地图》,以公开出版的形式为各级政府和专业部门提供工作用挂图。 任务周期:2个月内完成。 2)制图区域概况 ××自治区地处中国华南沿海,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东部与广东省为邻,东北与湖南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贵州省,西面与云南省接壤,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连。东西最大跨距771km,南北最大跨距634km。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km2,北回归线东西横穿××自治区,海岸线长约1000余km。 全区辖14个地级市,34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另辖2个管理区和2个新区。 3)具体要求 (1)挂图比例尺为1:80万,选用等角圆锥地图投影,幅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度纸全张(1194mm×889mm)或对开(880mm×594mm)。 (2)挂图的地理要素包括主要河流、湖泊、大型水库,乡镇(含)以上居民地,铁路,乡级(含)以上公路,县级(含)以上境界等。 (3)需公开出版发行。 4)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置放投影完成后,按3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作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硬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②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③输出的地形图;④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1995年11月,国务院确定从1996年开始用5年时间完成全国陆地(不含港澳界)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的勘定任务。根据这一要求,某省在民政部门的牵头组织下,于2000年4月开始对本区的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进行勘定工作。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位于华北平原的××新城为完成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需要测绘新城规划范围内老城区、新城区及开发区的1:2000地形图,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测区范围西至龙凤河故道左堤;北至龙凤新河右堤;东至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南至京山铁路、杨北公路,总面积约为80km2,测区地势平坦,海拔3~5m。项目工期从××年××月到××年××月,××年××月××目前完成测区1:2000地形图测绘,××年底完成数据更新工作。 1.测区已有资料 经调查,测区周围有二等三角点4个,分别为“罗锅判”、“南马房”、“渔霸口”、“农资仓库”。测区内有一等水准点1个,为“兴武34一1甲上”,二等水准点15个,分别“WQ009”、“WQO11”、“WQ012”、“WQOl3”、“WQ015”、“WQ016”、“WQ022”、“WQ023”、“WQ024”、“WQ025”、“WQ026”、“WQ028”、“WQ029”、“WQ033”、“WQ035”。经实地踏勘,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本项目首级控制测量的起算成果。 2.作业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1995)。 (4)《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GB/T 20258.1-2007)。 (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 (6)《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 (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8-91)。 3.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测图比例尺、图形分幅及编号 本项目采用全站仪测图。地形图比例尺为1:2000,图幅采用50cm×50cm正规分幅;图幅号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的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中间以短线相连;图号由东往西、由南往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名的应标注图名。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分析题第五题根据某地级市基础测绘工作的需要,计划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该地区1:2000地形图。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按制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全部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任务以及立体测图。该测区面积约为5400km2,东西长约90km,南北长约60km,测区内陆地最低点高程为120m,最高点高程为400m。全测区包含平地和山地两种地形,平地面积约占60%,集中在南部;山地集中在北部。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600km2,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为主,房屋密集,农村地区多为一两层建筑。 摄影胶片为真彩色航空摄影像片,航空摄影机型号为RC-30,像幅为230mm×230mm,焦距为152mm,摄影比例尺为1:10000,航片的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5%。 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整个测区外业控制点施测、测量控制工作后,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面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野外测绘工作完成后,进行内业作业和立体测量,然后对立体测图数据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相关质量检查。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