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注册测绘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问答题某市拟建设市政设施管理与更新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由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地图服务,包括全市0.05m彩色正射影像以及1:500、1:2000地形图数据等,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和高斯—克吕格投影。 2)市政设施数据 (1)道路和桥梁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存储,以多边形表示道路和桥梁的路面范围,同时采集道路和桥梁的中心线;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号、宽度、路面材料、名称等。 (2)路灯要素。利用GPS采集道路和桥梁沿线路灯的定位点数据,为WGS84坐标系;属性信息包括其分类编码、所在道路和桥梁的编号及名称;按照片区存储;其他路灯暂不采集。 (3)燃气管线、燃气井要素。根据1:500地形图按图幅采集,燃气管线的属性信息包括分类编码、管径、管材等;燃气井采集点位及类型属性。 (4)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要素的采集和存储,参照燃气设施数据方式进行。 2.全市市政设施数据库要求 对数据进行分层组织,具有相同几何特征的道路、桥梁、路灯、燃气、供水、排水、电力、通信等设施要素划分为相同层;全市范围连续无缝,要素对象应进行接边和保持唯一;数据库坐标系与1:500地图数据一致,利用WGS 84与城市独立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对路等数据进行转换;入库数据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包括内业数据检查和野外抽查核实。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并可调用已在运行的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在掌上电脑(PDA)上开发,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市政设施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市政设施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 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网络地图服务和有关功能服务接口。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测绘单位受房管局委托,承担了花园小区B区的房地产测绘任务,该区共有建筑10栋,房屋建筑形式为住宅形式。本房产测绘工程的主要目的是进行产权登记测绘。任务包括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面积测算、房产分户以及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本工程按二级房产面积测量精度执行。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某化工厂全部建设完成后,某测绘单位承担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项目,厂区面积1.5km2。 项目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主要包括《1:500、1:1000、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地形图图幅按地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 在测区置放投影完成后,按3个作业组测图进行了测区划分,作业组按野外全要素进行了作业数据采集、编辑处理、测区接边等工作,最终提交的成果资料包括:①测图控制点硬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②地形图数据文件、元数据文件等各种数据文件;③输出的地形图;④产品检查报告等内容。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1)工程概况 受××省国土资源厅和民政厅的委托,××测绘院承担该省更新地市级、县级市的境界并建库的测绘任务。成图比例尺为1:1万,主要内容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数据库建库、成果提交等。 2)设计、作业和检查验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 (2)《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GB/T 177—2009); (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3923—2006); (4)《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3989—2012); (5)《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与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 (6)《地理信息元数据》(GB/T 19710—2005); (7)《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GB/T15661—2008); (8)《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2—2006); (9)《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 (10)《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11)《××省市县级行政区域界线测绘管理办法》; (12)本专业设计书。 3)数据规格及技术指标 (1)坐标系统与高程基准 平面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地形图分幅与编号 采用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方法。 (3)变更界址点 采用实地测量,其他界址点采用测区内最新、比例尺最大的数字地图(DLG)进行境界数据采集。上交数据必须符合ARC/INFOE00格式的要求。 (4)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 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定义参见表。 界线、界址点数据分层及属性项 层 名 内 容 几何类型 属性项 属性项描述 PAT表 AAT表 BOUNT 县级行政区域 面 PAC 行政区划代码 NAME 行政区划名称 行政界线 线 GB 国标码 BOUPT 界桩、碑 点 GB 国标码 BNO 界桩碑号 4)现有测绘成果资料 (1)覆盖全测区的GPS C级控制点资料(2000国家坐标系); (2)全测区的市、县各级行政界线资料; (3)全测区最新的1:1万地形图(DLG); (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档案资料; (5)其他相关资料。 5)提交成果 (1)测区专业设计书; (2)界址点更新成果数据; (3)界址点、界址线相关图表 (4)数据库文件; (5)数据库使用说明; (6)项目检查报告; (7)项目技术总结等。 6)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1.任务概述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作需求,河北省需要编制一张1:80万《河北省地图》,全面表示河北省区域范围内的自然条件、政区分布、交通网的空间分布和总体特征以及与周边省市的联系,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办公用图。 2)制图区范围 制图区范围包括整个河北省,由于有些地图采用的是矩形分幅,图幅还涉及周边省市区域。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河北省因位于黄河下游。东部濒临渤海,东南部和南部与山东、河南两省接壤,西部隔太行山与山西省为邻,西北部、北部和东北部同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接。地域广阔,地跨北纬36°03' ~42°40' ,东经113°27' ~119°50' 之间,总面积为18.77万平方千米。 河北省辖: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张家口市、承德市、廊坊市、沧州市、保定市、衡水市11个地级市、23个县级市、115个县(含6个自治县)、910个镇、35个市辖区,人口6699万人。 3.编图资料情况(略) 4.地图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1)地图精度 图上地图要素(地物)相对经线和纬线的交叉点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75mm,最大不超过±1.1mm。 2)地图规格 (1)比例尺为1:80万,成图尺寸为1100mm×800mm,印刷成品为1张挂图; (2)采用矩形的分幅设计,版面由主区、邻区、图例、附图、图名、比例尺和图外要素组成,图例以矩形开窗形式配置在图面的左下角。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行路难、停车难”已经成为摆在该市面前的首要难题之一。及时解决该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交通问题,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的、集成的、智能的交通地理信息系统是极其重要的保障。某测绘单位承担了建立该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任务,包括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交通专题地理数据更新、交通信息平台建设等。 (1)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 交通专题地理数据采集分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文档数据采集、统计数据采集、声像数据采集等。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任务,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软件进行采集和处理。 (2)交通专题地理数据更新。 对于专题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分为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和非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专题地理信息数据更新的更新步骤与方法因不同的专题数据而不同,实际作业过程中采用道路竣工图(CAD格式)为道路交通数据进行更新。 (3)交通信息平台建设。 将系统收集到的城市交通信息,经融合处理后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利用采集到的相关信息为该城市民和游客提供交通信息服务(搜索最优路径等),使他们在城市的出行更加方便。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城市CORS系统建设 1)测区概况 ××省××市总面积9876km2,辖县8个,位于××省中部偏北,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年平均气温19℃。年均降水量在1678mm左右,降水季节变化明显,4~9月为雨季,其中5~7月多暴雨,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的70%~80%,冬季常发生季节性干旱。测区内有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交通方便。 2)项目目标 为实现测绘成果的基准统一,更好地为××市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定位与导航服务,该市开展了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简称MSCORS系统)建设。MSCORS系统建设是由该市所在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省市气象局配合,由省勘察测绘研究院具体承担。建设要求如下: (1)建设8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其中基岩型1个、土层型2个、屋顶型5个; (2)建立系统数据中心和建设数据通信系统各1个; (3)按照B级GNSS网精度要求完成基准站与国家A、B级GNSS网点联测; (4)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完成基准站的高程联测工作。 3)已有资料 (1)总参测绘局测制的1:5万地形图; (2)××省测绘局测制的1:1万地形图; (3)该市周边2000国家坐标系A、B级GNSS网点××个; (4)该市周边一、二等水准点××个(成果属1985国家高程基准)。 4)作业依据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3)《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CH/T 2008—2005)。 5)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市拟建设“面向公众服务的土地利用信息系统”,项目内容包括建设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开发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 1)已有数据 (1)1980~199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2)1992~1996年第一次土地利用详查数据; (3)1997~200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4)2001~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 (5)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 (6)1987~2000年第一轮、1997~2010年第二轮、2006~2020年第三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料; (7)土地整治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储备规划; (8)1980~2011年遥感影像数据,5年一期。 2)全市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要求 针对××市土地利用相关数据来源、类型、结构、格式、统计口径、时间节点、空间尺度等存在差异的现状,研究多源、多尺度、异型异构的土地利用信息整合技术,以及增量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对数据进行批量采集、分析、协调、融合,并进行示范区数据库的设计与建设。建立元数据和数据字典,以便于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 3)数据库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 包括数据采集与更新、数据库管理与服务两个子系统,在互联网环境中运行。 数据采集与更新子系统,利用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连接,要求利用携带的GPS实地采集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并自动转换到城市独立坐标系;同时可调用基础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图和影像数据服务为背景,实地调绘对土地利用信息数据进行更新。 数据库管理与服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建库、管理、更新,以及对外数据目录发布、信息查询、数据编辑处理、数据提取、地图服务等。 4)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为了经济建设的需要,某出版社计划编制出版1:3000000《中国全图》挂图,全面表示我国领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分布规律及相互联系。 (1)已有资料情况。 根据项目需要、地图内容设计和表示方法设计,收集的相关资料包括: ①1:1000000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库数字地图,作为编制地图的基本依据。 ②1:1000000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作为编制国界线的依据。 ③1:250000全国数字高程模型,作为生成彩色地貌晕渲的依据。 (2)地图投影设计。 为保证对全国领土范围的正确认知、感受,采用双标准纬线正等角圆锥投影。 (3)表示方法设计。 中国全图采用分层设色配合地貌晕渲来表达地貌,用地图符号系统来表示其他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我国地貌分类的高度分界线一般定为200m、500m、1000m、3500m和5000m,分别为平原、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和极高山的分界,以此作为设计高程带划分的基本依据。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测绘项目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比例尺1:2000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测区面积约为5000km2,东西长约为100km,南北长约为50km,测区地形类型为山地。 原始影像采用真彩色胶片航空摄影像片,摄影相机型号为RC-30,像幅为230mm×230mm,焦距为152mm,摄影比例尺为1:10000,航片的航向重叠度为65%,旁向重叠度为35%,影像扫描分辨率为20μm。 项目承担单位在完成整个测区外业控制点施测、测量控制工作后,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平面坐标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在野外测绘工作完成后,进行内业作业和立体测图,然后对立体测图数据成果进行了点位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和附件质量等方面的质量检查。 在内业作业中,精度要求:mh=±(a+btanα),加密点高程中误差要求为0.8m,注记点高程中误差要求为1.2m,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为图上0.8mm。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数字地面模型 1)工程概况 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和测区的空三加密任务。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的生产工作。 2)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2。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 3)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B/T 15967—2008); (4)《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7278—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地形图系列与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 (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GB/T 13923—2006); (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4)航摄资料 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200km2,设计航高为1216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644m,航线间隔D=1196m。测区共布设34条航线,每条航线125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250张。 5)控制点资料 在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全测区的空三加密工作,空三成果已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 6)例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立体测图 1)工程概况 为满足××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DLG)。项目前期分别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主作和测区的空三加密任务。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测区1:2000比例尺数字地形图(DLG)的测绘工作。 2)测区概况 测区为华中地区的一个地级市,总面积约3200km2。测区内以丘陵为主,最低海拔高度为40m,最高海拔高度为120m。 3)主要技术依据 (1)《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GB/T 7931—2008); (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GBT 7930—2008); (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CB/T 15967—2008); (4)《数字地形图产品基本要求》(GB/T 17278—2009);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6)《数字地形图系列与基本要求》(GB/T 18315—2001); (7)《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代码》(GB/T 13923—2006); (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4)航摄资料 采用传统的胶片航空摄影方式,摄影比例尺尺为1:8000,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相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200km2,设计航高为1216m,设计航向重叠度为65%,设计旁向重叠度为35%。摄影基线B=644m,航线间隔D=1196m。测区共布设34条航线,每条航线125张航片,东西方向飞行。测区航片总数为4250张。 5)控制点资料 在外业控制点的布设与测量工作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利用数字空中三角测量进行了全测区的空三加密工作,空三成果已通过质量检查和验收。 6)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某市工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包括整合处理已有的基础地理数据,加工制作空间化的工商企业数据,根据业务需要建立数据库并开发工商企业管理功能。 1.已有基础地理数据 (1)2014年1:2000地形图数据,包括交通、居民地、水系、植被、地貌、管线、境界、地名等要素、分幅数据,城市独立坐标系。 (2)2013年县(区)级行政区划数据,城市独立坐标系。 (3)2015年0.5m分辨率卫星遥感正射影像数据,城市独立坐标系。 2.收集到的资料 (1)2015年该市行政区划简册及2013~2015年行政区划调整相关资料。 (2)2015年GPS采集的地名地址点数据,属性包括名称、门牌地址、经纬度(B、L)坐标等,WGS一84坐标系。 (3)工商企业登记数据,文本格式,包括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企业类型、门牌地址等信息。 (4)企业税务数据,文本格式,包括企业名称、税务登记号、门牌地址、应缴税额等信息。 3.数据建库与系统开发要求 (1)对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建成的数据库全市范围连续无缝,按数据类型和要素层进行组织,统一采用城市独立坐标系,并在内业对地名及行政区划进行更新。 (2)利用本项目中的数据,制作生成全市工商企业空间分布数据,并将收集到的文本格式工商企业登记及税务信息存储到属性中。 (3)按照工商管理工作要求,开发B/S体系结构的工商企业管理系统,对全市基础地理数据、地名地址数据、空间化的工商企业数据、行政区划数据、卫星遥感正射影像进行建库,并按照OGC的WFS和WMS服务标准进行处理发布,实现叠加显示、地名地址定位、企业查询统计等功能。 (4)应用信息系统按照行政区统计各类型的企业数量和缴纳税额,为工商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要求,计划建设“××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由分布式节点组成。各节点由在线地理信息数据、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和运行支持系统组成。 (1)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构成。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生产与管理、在线服务、运维监控、应用四个层面,分别承担在线地理信息数据生产与维护管理、服务发布、服务管理和用户管理以及应用系统开发等任务。每个层面都由一系列专用的软件工具或系统组成。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重点是组织建设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系统。 (2)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构成。 在线地理信息服务发布软件包括在线服务基础系统、门户网站系统、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与控件库、在线数据管理系统等。 (3)在线服务基础系统的功能要求。 在线服务基础系统具备正确响应通过网络发出的符合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论坛(OGC)相关互操作规范的调用指令功能,支持地理信息资源元数据(目录),二、三维地理信息浏览,地名地址查询,数据存取,数据分析处理等服务的实现。 (4)门户网站系统的功能要求。 门户网站系统是普通用户访问网络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入口,也是充分展示所有服务的窗口。门户网站一般应包括基本服务、扩展服务、专题服务和信息服务。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市的基础控制网因受城市建设、自然环境、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测量标志不断损坏、减少。为了保证基础控制网的功能,该市决定对基础控制网进行维护,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控制点的普查、补埋、观测、计算及成果的坐标转换等。1.已有资料情况该市基础控制网的观测数据及成果;联测国家高等级三角点5个,基本均匀覆盖整个城市区域,各三角点均有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城市及周边地区的GPS连续运行参考站观测数据及精确坐标;城市及周边地区近期布设的国家GPS点及成果。2.控制网测量精度指标要求控制网采用三等GPS网,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等级a(mm)b(1×10-6)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三等≤10≤51/800003.外业资料的检验使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解算,对同步环闭合差、独立闭合环闭合差、重复基线较差进行检核,各项指标应满足精度要求。(1)同步环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其中,σ为基线测量误差。(2)独立闭合环坐标闭合差wN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WY,WZ):式中,σ的含义同上,n表示闭合环边数。(3)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dS应满足规范要求。项目实施中,测得某一基线长度约为10km,重复基线的长度较差95.5mm;某一由6条边(平均边长约为5km)组成的独立闭合环,其X、Y、Z坐标分量的闭合差分别为60.4mm、160.3mm、90.5mm。4.GPS控制网平差解算(1)三维无约束平差;(2)三维约束平差。5.坐标转换该市基于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立了城市独立坐标系。该独立坐标系使用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5'任意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通过平差与严密换算获得城市基础控制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与独立坐标系成果后,利用联测的5个高等级三角点成果,采用平面二维四参数转换模型,获得了该基础控制网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西安坐标系成果。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某沿海港口在航道疏浚工程完成后,委托某测绘单位实施航道水深测量,以检验疏浚是否达到15m的设计水深要求。有关情况如下: 1.测量基准:平面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面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 2.测区情况:附近有若干三等、四等和等外控制点成果,分布在山丘、码头、建筑物顶部等处,港口建有无线电发射塔、灯塔等设施。 3.定位:采用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GPS定位,选择港口附近条件较好的控制点A作为基准台,测量船作为流动台,基准台通过无线电数据链向流动台播发差分信息。 测量开始前收集了A点高程矗h A 和在1980西安坐标系中的平面坐标(x A ,y A ),以及A点基于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的高程异常值ζ A 。另外还收集了4个均匀分布在港口周边地区的高等级控制点,同时具有1980西安坐标系和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得到A点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大地坐标(B A ,L A ,H A )。 4.验潮:在岸边设立水尺进行验潮,水尺零点在深度基准面下1m处。 5.测深:在测量船上安装单波束测深仪,经测试,测深仪总改正数ΔZ为2m。在航道最浅点B处,测深仪的瞬时读数为16.7m,此时验潮站水尺读数为4.5m。 [ 问题 ]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某市的地下管线越来越多。由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地下管线没有管线图,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遭到破坏。为了摸清管线的分布情况,建立全市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为规划、建设、管理部门提供信息,决定开展全市的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地下管线调查和地下管线测绘。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根据省国土厅的安排,某县于××××年×月开始进行土地调查工作,土地权属调查现已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该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的工作。 1.测区自然地理概况 测区总面积约370km2。地势平坦,平均海拔25m。 2.主要技术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版);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3)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技术规范》; (4)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 (5)《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GB/T 21010—2007); (6)《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 15968—1995); (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高程模型》(CH/T 1008—2001)。 3.数学基础 (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2)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现有成果资料 (1)村级以上行政界线资料; (2)该县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3)该县乡、镇和村级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该地区以前所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调查资料。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为了满足某市数字城市建设的需要,某市计划生产该地区的1:1万比例尺的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已完成了全部测区的航空摄影工作、区域网外业控制点的测设、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和数字地面模型的生产等工作。 1.测区概况 测区为一个华北地区的地级市,总面积约3500km2。全测区包含平地和丘陵地两种地形,其中,绝大多数是平地,约占整个测区80%的面积,主要位于测区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测区内有少量丘陵地区,主要集中在测区的北部,其面积约占整个测区面积的20%;测区内海拔高度平地低点为24m,丘陵地最高海拔352m。 测区内建成区面积约为350km2,主要分布在平坦地区,建成区内以多层建筑楼房为主,房屋密集;其农村居民地以一二层建筑为主。 2.主要技术依据 (1)《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3部分:数字正射影像图(DOM)》(CH/T 1015.3—2007); (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数字正射影像图》(CH/T 1009—2001); (3)《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1:10000、1:50000生产技术规程第1部分:数字线划图(DLG)》(CH/T 1015.1—2007); (4)《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 (5)《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18316—2008); (6)平面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 (7)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3.航空摄影资料 航空摄影采用传统的航空摄影方式,航摄比例尺为1:2万,航摄仪型号为RC—30,像幅为23cm×23cm,航摄仪焦距为152mm,影像扫描分辨率为0.02mm,像片类型为真彩色。 航摄总面积为3500km2,测区共布设17条航线,每条航线44张航片,测区航片总数为748张,航片的航向重叠65%,旁向重叠35%,东西向飞行。 4.其他资料情况 整个测区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面高程模型采集的工作已全部完成,其成果质量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要求,并已全部通过质检部门的检查验收,同意移交给下一工序使用。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