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成本法估价中,关于合理确定开发用地取得途径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按直接比较判定某可比实例价格的调整系数为0.91,则其依据是( )。 A.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9% B.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9% C.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优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9.89% D.可比实例的房地产状况在某个因素方面劣于估价对象的房地产状况,对价格的影响幅度为9.89%。
单选题某房地产估价机构向委托人甲出具了估价报告,估价作业期为2005年5月20日至5月30日。估价报告应用有效期为1年。2006年5月20日,甲利用该估价报告向银行申请办理了16年抵押贷款,则该估价报告的存档期应不少于______年。
A.15
B.16
C.17
D.20
单选题运用成本法评估房地产抵押价值时,按谨慎原则要求,在估计房地产价格构成项目的金额可能会在一定区间波动时,应采用( )的估计值。
单选题某承租人与一写字楼所有权人于4年前签订了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10年,月租金固定不变为100元/m2,现市场上类似写字楼的月租金为120元/m2,而市场价格为12000元 /m2。假设折现率为10%,则该写字楼目前出售时的正常价格为( )元/m2。A.10925B.10935C.10945D.10955
单选题屋顶或外墙面出售或出租给广告公司做广告获得收入属于______。 A.拥有的房地产权利 B.受其他房地产权利的限制的情况 C.受房地产权利以外因素的限制情况 D.额外的收益或好处
单选题甲、乙两宗相邻地块,市场价值分别为60万元和40万元,若将两宗土地合并则总价值为120万元,如果甲地块的使用权人拟购买乙地块,则对双方最为公平合理的正常价格应为______万元。
A.40
B.48
C.60
D.70
单选题下列估价工作中,宜首先进行的是______。
A.制订估价作业方案
B.实地查勘估价对象
C.确定估价结果
D.撰写估价报告
单选题预计某宗房地产未来第一年的净收益为28万元,预计此后每年的净收益会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万元,收益期限为无限年,该类房地产的报酬率为9%,则该房地产的收益价格为( )万元。
单选题现有一宗规划用途为商住综合的城市土地,采用假设开发法估价,假设按纯商业用途的估算结果为800万元,按纯居住用途的估算结果为1000万元。则该宗土地的评估价值应为______万元。
单选题关于明确估价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某宗房地产建筑面积2000m2,土地面积4000m2,若保持现有用途价值3000元/m2;经过装修改造,装修费用200元/m2,售价2600元/m2;装修后改变用途需补地价600元/m2,售价2800元/m2,若拆除建筑物拆除费用300元/m2,残值50元/m2,地价1800元/m2,则该宗房地产的最适合处理方式为(
)。
单选题一块前后临街、总深度为50m的矩形宗地,其前街路线价为5000元/m2,后街路线价为3800元/m2。如果按重叠价值估价法,该宗地的前街影响深度为( )m。 A.22 B.28 C.38 D.50
单选题( )的本质与收益法相同,是以房地产的未来收益为导向来求取房地产的价值。
单选题当成本法求得的价值大大高于市场法或收益法求得的价值时,说明( )。
单选题某房地产土地面积为2000m2.土地价值为400000元,容积率为2,建筑物价值为8000000元,则该房地产的房地单价为( )元/m2。 A.2100 B.2000 C.2200 D.3000
单选题某可比实例卖方应缴纳的税费由买方承担,若买方付给卖方的金额不变,当卖方应缴纳的税费增加时,该可比实例的正常成交价格会______。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单选题某幢电梯已落后的办公楼,重建价格为2500万元,该功能落后电梯的重置价格为40万元,已计提折旧36万元,拆除费用为2万元,可回收的残值为5万元,现安装新的功能先进的电梯需要120万元,该新的功能先进的电梯假设在重置建造办公楼时一同安装只需要100万元。则该办公楼扣除电梯落后引起的折旧后的价值为{{U}}
{{/U}}万元。
A.21
B.27
C.2473
D.2479
单选题某在建工程土地使用权年限为40年,自取得土地使用权之日起开工,预计建成后的建筑面积为15000m2,年净收益为480万元,自开工到建成的建设期为3年,估计该项目至建成还需1.5年。已知报酬率为8%,折现率为12%,则该项目开发完成后的房地产现值为( )万元。 A.4023.04 B.4074.10 C.4768.50 D.5652.09
单选题求取最终的比较价值,从理论上讲,综合的方法不包括______。
A.众数 B.指数
C.平均数 D.中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