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粉料装车释放气收集处理系统,收集单元对废气的收集效率为90%,处理单元对颗粒物的处理效率为99%,则该收集处理系统的颗粒物去除效率为______。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10个
B.二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不少于5个。对于地形复杂、污染程度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较多的区域,可酌情增加监测点数目
C.三级评价项目,若评价范围内已有例行监测点位,或评价范围内有近3年的监测资料,且其监测数据有效性符合本导则有关规定,并能满足项目评价要求的,可不再进行现状监测;否则,应设置2~4个监测点
D.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性质,结合地形复杂性、污染源及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布局,综合考虑监测点设置数量
单选题位于山区基岩地下水单元补给区的Ⅰ类一级评价项目,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应是______。
A.地下水排泄区
B.地下水径流排泄区
C.同一水文地质单元
D.以污染为中心的地下水影响半径覆盖区域
单选题某工厂的COD排放浓度为35mg/L,废水排放量为14400m3/h,地表水的COD标准执行20mg/L,地表水上游COD浓度是15mg/L,且上游来水流量40m3/s,则ISE是______。
A.0.7
B.7
C.2520
D.2.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具有生态学意义的保护目标是( )。
单选题 在某地点利用双环法试坑进行渗水实验,下列渗透流速V与时间t关系曲线中,表达正确的是( )。
单选题用营养物质复合法预测富营养化时,当总磷浓度为23mg/m3时,湖泊营养化等级为{{U}}
{{/U}}。
A.贫营养
B.中营养
C.富营养
D.一般营养
单选题为了使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大气环境》规定,三级评价项目至少应取( )天的有效数据。
单选题已知某河的干支流汇流前的流量分别是9m
3
/s和1m
3
/s,NH
3
-N浓度分别为0.2mg/L和2.0mg/L,干支流汇流混合后的NH
3
-N浓度是______。
单选题某大气环境监测点总监测数据50个,其中,超标数据有15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数据有8个,未检出点数的数据为5个,则超标率为( )。A.40.5%B.35.7%C.33.3%D.30%
单选题 某风机圆形排风口的直径为2米,采用点声源模式预测该排风口噪声影响时,预测点距排风口中心的距离至少应是( )。
单选题统计噪声中L90表示( )。 A.取样时间内90%未超过的噪声级 B.相当于噪声的平均中值 C.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 D.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底值
单选题在潮汐河口和海湾中,最重要的质量输移机理是( )。
单选题污染源分析过程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一般按人均用水量乘以用水人数的( )计算。
单选题某次样方调查资料给出了样方总数和出现某种植物的样方数,据此可以计算出该种植物的______。
单选题在目前大气评价中选择不利气象条件经常采用从全年( )筛选出对环境敏感区和综合各关心点造成污染较重的典型气象条件。
单选题为了说明地下水的含水层的径流强度,通常用______来度量。
A.地下水均衡值
B.径流模数
C.入渗系数
D.平均渗透流速
单选题某个植被样方调查面积为10m2,调查结果如下表。样方中物种乙的密度、相对密度分别为______。
物种
个数
覆盖面积/m2
甲
2
2
乙
2
3
丙
1
1
A.0.2个/m2、40%
B.0.2个/m2、50%
C.0.3个/m2、40%
D.0.3个/m2、50%
单选题下图的主导风向是______
单选题下列目标中不属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