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宾馆装修改造项目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进行招投标,该项目装修合同工期为3个月,合同总价为500万元,合同约定实际完成工程量超过估计工程量15%以上时调整单价,调整后的综合单价为原综合单价的90%。合同约定客房地面铺地毯工程量为4000m2,单价为150元/m2;墙面贴壁纸工程量为8000m2,单价为90元/m2。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装修进行两个月后,发包方以设计变更的形式通知承包方将公共走廊作为增加项目进行装修改造。走廊地面装修标准与客房装修标准相同,工程量为1000m2;走廊墙面装修为高级乳胶漆,工程量为2500m2,因工程量清单中无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依据合同约定协商后确定的乳胶漆的综合单价为15元/m2。
由于走廊设计变更等待新图纸造成承包方停工待料10天,造成窝工60工日(每工日工资30元)。
施工图纸中浴厕间毛巾环为不锈钢材质,但由发包人所编制的工程量清单中并无此项目,因此承包人在投标时并未进行报价。而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自行采购了不锈钢毛巾环并进行安装。工程结算时,承包人按毛巾环实际采购价要求发包人进行结算。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装饰公司承接了寒冷地区某商场的装饰工程。其中,室内地面采用地面砖镶贴,吊顶工程部分采用木龙骨,室外部分墙面为铝板幕墙,采用进口硅酮结构密封胶、铝塑复合板,其余外墙为加气混凝土外镶贴陶瓷砖。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因木龙骨为甲供材料,施工单位未对木龙骨进行检验和处理就用到工程上。施工单位对新进场外墙陶瓷砖和内墙传的吸水率进行了复试,对铝塑复合板核对了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事件二:在送待检时,为赶工期,施工单位未经监理工程师许可就进行了外墙饰面砖镶贴施工,待复验报告出来,部分指标未能达到要求。
[问题]
问答题某三层砖混结构教学楼的2楼悬挑阳台突然断裂,阳台悬挂在墙面上。幸好是在夜间发生,没有人员伤亡。经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在施工时将本应放在上部的受拉钢筋放在了阳台板的下部,使得悬臂结构受拉区无钢筋而产生脆性破坏。
问题: (1)如果该工程施工过程中实施工工程监理,监理单位对该起质量事故是否应承担责任?为什么?
(2)钢筋工程隐蔽验收的要点有哪些?
(3)针对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现场常用的质量检查方法有哪些?
(4)施工过程可以采用的质量控制对策主要有哪些?
(5)项目质量因素的“4M1E”是指哪些因素?
问答题{{B}}
案例二{{/B}} [背景材料]
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企业,通过招标投标方式承建了城区A住宅楼工程,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上17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16780m2。该工程采取施工总承包方式,合同约定工期20个月。
工程中标后,施工企业负责人考虑到同城区的B工程已临近竣工阶段(正在进行竣工预验收和编制竣工验收资料),经征得A、B工程建设单位同意,选派B工程项目经理兼任
A工程的项目经理工作。 在施工期间,为了节约成本,项目经理安排将现场污水直接排入邻近的河流。
在浇筑楼板混凝土过程中,进行24h连续浇筑作业,引起了附近居民的投诉。 [问题]
问答题某办公大楼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平面呈不规则四方形,主楼29层,裙楼4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81650m2。该工程5月份完成主体施工,屋面防水施工安排在8月份。屋面防水层由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和一层自粘SBS高分子防水卷材构成。
裙楼地下室回填土施工时已将裙楼外脚手架拆除,在裙楼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因工期紧没有搭设安全防护栏杆。工人王某在铺贴卷材后退时不慎从屋面掉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裙楼屋面防水施工完成后,聚氨酯底胶配制时用的二甲苯稀释剂剩余不多,工人张某随手将剩余的二甲苯从屋面向外倒在了回填土上。
主楼屋面防水工程检查验收时发现少量卷材起鼓,鼓泡有大有小,直径大的达到90mm,鼓泡割破后发现有冷凝水珠。经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后发现:没有基层含水率试验和防水卷材粘贴试验记录;屋面防水工程技术交底要求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50mm,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5mm。
{{B}}问题{{/B}}
问答题某工程建筑面积13000m2,地处繁华城区。东、南两面紧邻市区主要路段,西、北两面紧靠居民小区一般路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对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规划,并绘制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事件2:为控制成本,现场围墙分段设计,实施全封闭式管理。即东、南两面紧邻市区主要路段设计为1.8m高砖围墙,并按市容管理要求进行美化;西、北两面紧靠居民小区一般路段设计为1.8m高普通钢围挡。
事件3:为宣传企业形象,总承包单位在现场办公室前空旷场地树立了悬挂企业旗帜的旗杆,旗杆与基座预埋件焊接连接。
事件4:为确保施工安全,总承包单位委派一名经验丰富的同志到项目担任安全总监。项目经理部建立了施工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了以安全总监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在工程开工前,安全总监向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专业分包单位进场后,编制了相应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批完毕后交项目经理部安全部门备案。
[问题]
问答题背景
某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大楼工程,地下为3层连体车库,地上20层。裙房4层,檐高27m,报告厅混凝土结构局部层高8m,演艺厅钢结构层高8m。框架-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12m。地下水位在底板以上2m。桩基、裙房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某工总承包单位中标后成立了项目部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对基础工程施工安全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归纳为挖土机械作业无可靠的安全距离;没有按规定放坡或设置可靠的支撑;设计的考虑因素和安全可靠性不够;地下水没做到有效控制;土体出现渗水、开裂、剥落。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二:项目部编制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其中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是挖土机械作业安全;边坡与基坑支护安全;降水设施与临时用电安全等3项。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三:项目部编制了《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监理工程师认为分析不全。
事件四:项目部编制了《土方开挖监控方案》。主要内容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事件五:项目部编制了《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其中对脚手架的阶段验收进行了规定:脚手架基础完工后,架体搭设前;每搭设完10~13m高度后或3~5步后;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同时规定:脚手架定期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杆件的设置与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是否有超载使用现象。监理工程师认为不全。
问题
问答题某办公楼建设面积为7858m2,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项目施工时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在1~4层钢筋下料时,剩下许多1~2m的钢筋,项目经理要求将钢筋用闪光对焊接长至6m(每根钢筋至少有2~3个焊接接头),用于5层框架梁中。
事件2:为了加快模板及支撑的周转,项目经理要求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多做两组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待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的75%时,立即拆除梁板(跨度均小于8m)模板及支撑。
{{B}}问题{{/B}}
问答题{{B}}
案例三{{/B}} [背景材料]
某建筑工程,建筑面积108000m2,现浇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地上50层。基础埋深14.4m,底板厚3m,底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
底板钢筋施工时,板厚1.5m处的HRB335级直径16mm钢筋,施工单位征得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后,用HPB235钢筋直径10mm的钢筋进行代换。
施工单位选定了某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由该搅拌站为其制定了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案。该方案采用溜槽施工,分两层浇筑,每层厚度1.5m。
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当地最高大气温度38℃,混凝土最高入模温度40℃。
浇注完成12h后采用覆盖一层塑料膜一层保温岩棉养护7天。
测温记录显示: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75℃,其表面最高温度45℃。
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底板表面混凝土有裂缝,经钻芯取样检查,取样样品均有贯通裂缝。 [问题]
问答题某房屋建筑工程,建筑面积6800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和《建设工程监理合同(示范文本)》(GF—2012—0202),建设单位分别与中标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事件:事件1: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负责人审核、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报项目监理机构审查。监理工程师认为该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批)手续不妥,要求改正;同时,要求补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的内容。施工单位认为,在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还要编制、报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中没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并无不妥,不必补充。事件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上报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技术专项方案,其中包括如下内容:(1)考虑到冬期施工气温较低,规定外墙外保温层只在每日气温高于5℃的11:00~17:00之间进行施工,其他气温低于5℃的时段均不施工;(2)工程竣工验收后,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组织建筑节能分部工程验收。事件3:施工单位提交了室内装饰装修工期进度计划网络图(如图),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按此组织施工。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进度计划网络图(单位:周)事件4:在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导致工作C的持续时间变为36d,施工单位以设计变更影响施工进度为由提出22d的工期索赔。问题
问答题假定某企业在4年前以原始费用22000元购买机器A,估计还可以使用6年,第6年末估计残值为2000元,年度使用费为7000元。现在市场上出现了机器B,原始费用为24000元,估计可以使用10年,第10年末残值为3000元,年度使用费为4000元。现有两个方案:方案甲继续使用机器A;方案乙将机器A出售,目前的售价是6000元,然后购买机器B。已知基准折现率为15%。
问题 该企业应选择哪个方案?
问答题试述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因素分析法的计算步骤。2.根据表10的资料,试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其成本增加的原因。 {{B}} 各因素变动对实际成本的影响程度{{/B}} 表10
顺 序
连环替代计算
差异(元)
因素分析
目标数
第一次替代
第二次替代
第三次替代
合计(元)
问答题某工程项目批准立项后进行公开招标,经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规定了招标工作程序,招标工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招标文件规定本地区单位参加投标不需要垫资,外地区单位参加投标需要垫资20万元。市建管办指定蓝天公司为其代理招标事务,并负责招标预备会议与开标会议。
(2)招标工作主要程序确定为:①成立招标工作小组;②发布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通告;③编制标底;④编制招标文件;⑤发放招标文件;⑥接收投标文件;⑦投标单位资格审查;⑧开标;⑨评标;⑩确定中标单位;(11)组织现场勘察和招标答疑;(12)签订承包合同;(13)发出中标通知书。
(3)五家单位参加投标,其中乙公司在投标截止日期时间之前报送的新报价方案在原报价的同时提出报价降低新方案,经项目经理签字后送招标书,招标方以“一标一投”为理由拒绝该公司报送新的方案。
(4)由于时间紧迫,建设单位直接邀请5位技术经济专家参加评标。评标时发现有两家报价较低且相同,评委会决定对其中资质较好的一个公司提出建议降低标价,结果该公司中标。
问题: (1)该项目的招标工作程序是否妥当?
(2)按照目前国内招投标管理的有关规定,上述事件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3)按招投标有关法规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项目有哪些?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有关规定,判断下列的叙述是否正确。
①招标投标法中规定的招标方式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 )
②招标单位可以针对不同的投标单位采用不同的标底进行评标。( )
③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订立书面合同。( )
④合同双方发生争议可通过协商、有关部门的调解、按合同约定的仲裁条款申请仲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解决。( )
⑤变更合同价款的调整原则中包括: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单价时,由承包方提出相应价格,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执行。( )
问答题
某工程为地上7层、地下1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工程在进行上部结构施工时,某一天安全员检查巡视正在搭设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发现部分脚手架钢管表面锈蚀严重,经了解是因为现场所堆材料缺乏标志,架子工误将堆放在现场内的报废脚手架钢管用到施工中。
问题:
问答题
某工程基坑深8m,支护采用桩锚体系,桩数共计200根,基础采用桩筏形式,桩数共计400根,毗邻基坑东侧12m处有既有密集居民区,居民区和基坑之间的道路下1.8m处埋设有市政管道。
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基坑施工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求专业分包单位组织召开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会,本工程勘察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作为专家之一,对专项方案提出了不少合理的建议。
事件2: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设计要求对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对工程桩采用不少于总数1%的静载荷实验方法进行承载力检测。
事件3:基坑施工过程中,因为工期较紧,专业分包单位夜间连续施工。挖掘机、桩机等施工机械噪音较大,附近居民意见很大,到有关部门投诉,有关部门责成总承包单位严格遵守文明施工作业时间段的规定,现场噪声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
问答题{{B}}
案例三{{/B}} [背景材料]
某大厦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文本》签订了工程的总.承包施工合同,总承包商将该大厦工程项目的装饰装修工程合同分包给一家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某装饰装修工程公司。该装饰装修工程公司与该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签订了该大厦工程项目的装饰装修施工合同。
该工程总承包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基坑开挖后用重型动力触探法检查,发现基坑下面存在古墓。
事件2:基坑验槽时,总承包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组织建设、设计、勘察、监翠等单位的项目技术负责人共同检验,经检验基坑符合要求。
事件3:为了使水泥浆更具黏结力、旋喷桩在旋喷前3h对水泥浆进行搅拌。
事件4:基坑回填过程中,施工总承包单位只检查了排水措施和回填土的含水量,并对其进行了控制。 [问题]
问答题某厂向外商订购设备,国外有两家银行愿提供贷款。甲银行年利率16%,计息期为年;乙银行年利率15%,按月计息。 试问选择哪家银行贷款付息最少?
问答题某工程网络双代号计划图已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如下图所示。各工作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B}}各工作相关数据{{/B}}工作计划工期(月)压缩工期一日增加的直接费(万元/月)A41B31.2C41D21.6E20.8F21.8G41.5I43J31.2K32L31.4M43.5N21.7问题1.计算此工程的计划工期,说明A、C、D、I、J的ES、EF、TF,并确定关键线路。2.若A、I、J三工序共用一台设备,用图示说明A、I、J依次顺序施工计划情况,并计算设备在场时间,确定该工序关键线路与总工期。3.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变更,C工作增加3个月;由于乙方施工出现重大质量事故,D工作完成后决定返修增加用工2个月;在K、J工作完成后M工作开始前增加工作O,工期1个月,费用变动率为3万元,说明关键线路是否发生变化?共用设备在场时间是否发生变化?4.施工指挥部决定在问题3中事件发生的前提下要求按原计划工期完工,施工组织以最小变动费用为目标应如何调整?并计算相应增加的费用。调整工序作业时间限定每个关键工序只能减少1个月。
问答题背景
已知某工程的网络计划中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工作
紧前工作
持续时间
A
—
22
B
—
10
C
B、E
13
D
A、C、H
8
E
—
15
F
B、E
17
G
E
15
H
F、G
6
I
F、G
11
J
A、C、I、H
12
K
F、G
20
问题
问答题某综合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10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28500m2,某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工期约定为20个月。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编制了该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且绘制出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如下图所示(单位:月)。在工程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因建设单位修改设计,致使工作K停工2个月。事件二:因建设单位供应的建筑材料未按时进场,致使工作H延期1个月。事件三:因不可抗力原因致使工作F停工1个月。事件四:因施工单位原因工程发生质量事故返工,致使工作M实际进度延迟1个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