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段长30km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其中基层采用厂拌二灰稳定碎石施工前选择了相应的施工机械并经计算确定了机械台数,施工工艺如下:其中部分路段采用两幅施工,纵缝采用斜缝连接;同日施工的两个工作段接缝处,要求前一段拌合整修后,留5~8m不进行碾压,作为后一段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后段摊铺完成后立即碾压以消除缝迹。二灰基层施工完毕后,且在面层施工前,检测了如下项目:弯沉、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面高程、宽度、横坡、回弹模量,以评定该分项工程质量。【问题】1.二灰基层施工准备中,计算机械台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补充方框A、B内的工序。3.改正接缝处理中错误的做法。4.指出二灰基层质量检测评定实测项目中的错项,并补充漏项。
问答题背景资料:甲路桥公司承担一座13×30m的C50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的施工。桥位地质为较密实的土层且无地下水,基础采用挖孔灌注桩。由于工期较紧,甲路桥公司经业主和监理同意将挖孔桩施工分包给某桩基施工单位,双方签订了分包合同,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大桥所用T梁采用后张法预制施工,桥位处有一大块空地可作为预制场。在预制施工中,施工单位投入了诸如测量工、试验工、混凝土工、钢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一级公路H合同段的路基工程,本合同段有填有挖,且需以挖作填,施工跨越雨季,项目部充分考虑雨期对施工的影响,对选择施工的项目进行详细考查,并编制雨期施工计划。其中部分路段资料如下表所示。在雨季来临前,施工单位做好了排水工作,在填筑前挖好排水的沟渠,以排除地面水,对原地面松软路段还采取了换填等方法进行处理。做好雨季期间的施工计划,集中人力、分段突击。当天填筑的土层在当天或雨前完成压实,做到随挖、随填、随压。填料利用挖方土作填料,按砂类土在下、重粘土在上进行分层填筑,采用振动压路机压实。雨季路堑施工分层开挖,每挖一层均应设置纵横排水坡,使水排放畅通,挖方边坡一次挖到设计坡面,尽量控制超挖。【问题】1.指出背景资料中不宜在雨期施工的路段。2.简述雨期施工一般选择的路段是什么路段。3.指出路堤填筑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4.指出路堑开挖的错误做法,并说明理由。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桥梁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承台最大尺寸为:长10m,宽8m,高3m,梁体为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跨越既有道路部分,梁跨度30m,支架高20m。根据地质条件,施工单位采用正循环回转钻孔法施工灌注桩,在施工方案中对正循环回转钻孔施工方法描述如下:利用钻具旋转切削土体钻进,泥浆输入钻孔内,从钻头的钻杆下口吸进,泥浆挟带钻渣通过钻杆中心上升,从钻杆顶部连接管道排出至沉淀池内,钻渣在此沉淀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公路B合同段K8+000~K9+800的路基、路面、1座3×20m的简支梁桥和8道涵洞施工,合同工期为200d。该段土质以松散砂土和黏土为主,路基主要工程量见表。注:表中挖方为天然密实方,填方为压实方,天然密实方与压实方的换算系数为:土方1.16,石方0.92,假设换算系数不因土石混填而改变,调运方在经济运距内。施工单位进场后,积极组织施工,并将路面分成三个段落组织流水作业,并绘制了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和网络计划,分别如下图所示:路基施工中,石方开挖采用爆破,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自卸汽车作业。经实测,挖掘机的台班平均生产率为560m3/台班,机械利用率为0.85。填筑施工采用土石混合倾填,并进行纵向分幅,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桥梁墩台基础施工完毕后,为确保工程质量,监理工程师要求施工单位挖开再次检查坑底承载力和基础混凝土质量,施工单位对此提出开挖费用索赔。【问题】1.列式计算路基施工中的利用方(天然密实方)和借土方(压实方)数量。2.指出平面布置示意图中临时设施和临时工程布置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3.为满足合同工期要求,路基填筑施工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天?若以桥梁施工为关键线路,路基填筑施工最多不能超过多少天?4.按进度计划要求,若挖掘机每天只安排一个班制,施工单位每天应投入多少台挖掘机?(不考虑备用)5.分析说明施工单位是否应该获得桥梁基坑开挖检查的索赔费用。6.根据背景资料,指出产生路基纵向裂缝的可能原因。
问答题某公路隧道最大埋深约150m,设计净高5.0m,净宽14.0m,隧道长1580m。隧道区域内主要为微风化黑云母花岗岩,隧道区域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区域内以基岩裂隙水为主,浅部残坡积层赋存松散岩类孔隙水,洞口围岩变化段水系较发达。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认真做好了隧道的供水采用机械站供水,洞内有地下水源和供电设计。问题:1根据背景材料,隧道施工期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主要用途包括哪些方面2根据背景材料,
问答题某公路工程,起讫号为 K6+800~K12+300。其中 K7+600~K11+700 段为桥梁,其余部分为道路。桥梁部分采用后张法预制梁板。施工前,施工单位规划了预制场地,进行了整平压实,并完善了排水系统。按照实际要求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在进行后张法预制梁板时,施工队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张拉时,混凝土的强度和弹性模量在设计中均没有相关规定,项目经理根据情况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
问答题某公路路基施工项目部为了加强公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开展了现场质量检查控制,根据不同的管理层次和职能,设置了质量控制关键点,并制定了质量控制关键点的管理办法,开展了质量控制关键点QC小组活动,在质量控制关键点上开展一次抽检合格的活动等控制措施。设置的质量控制点有: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质量控制。2路基原地面处理质量控制。3路基填筑材料的均匀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基的平整度,泥炭、淤泥、冻土、有机质土
问答题某隧道为上、下行双线四车道隧道,其中左线长 1858m,右线长 1862m,隧道最大埋深 98m,净空宽度 9.64m,净空高度 6.88m,设计车速为 100kmh。事件一:根据地质勘探报告,YK15+020~YK15+200 段分布有冲刷煤屑、瓦斯包体和含水瓦斯包体岩层节理及裂隙发育。其中YK15+150~YK15+200段穿越背斜组成的复式褶皱带,为挤压强烈、地应力相对集中地段。事件二:其中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包了二级公路 K 合同段路基工程,该合同段有土方开挖和石方开挖以及边坡防护工程。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措施,主要如下:事件一:工程开工前,在建设单位的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桩,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交了平面控制桩,交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发现平面控制桩 D32 缺失,施工单位接受了控制桩且及时进行了复测。事件二:土质路堑采用纵向分层自上而下推土机配合挖掘机开挖,其施工包含如下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某三级公路,公路起讫桩号为K0+000~K12+300,路面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图中(A)未采用硬化处理,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和配碎石基少地段条城碎结构之间设置下封层。项目地处丘陵地区,周边环境复杂。其中K2+000~K2+600为滑坡地段,该地段多为破碎结构的硬岩或层状结构的不连续地层,路线在滑坡地段以挖方形式通过,经挖方卸载后进行边坡防护。施工单位对滑坡地段施工编制了滑坡防治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滑坡监测方案,通过相关专家评审。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一:施工单位针对该项目特点编制了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公布之日起1个月内,向单位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告知性备案,并提交相关材料。事件二:滑坡地段采用挖方卸载的防治措施,对该地段边坡釆用锚杄加钢筋网再加喷射混疑土进行防护。事件三:施工单位对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做了如下处理:①在沥青面层施工前1~2d内,采用人工清扫方式清理级配碎石基层表面;②当基层表面岀现小坑槽时,用原有基层材料找补;③当基层表面出现较大范围松散时,清除掉该范围内全部基层重新铺装。事件四:级配碎石基层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会同相关资料检验人员对基层的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横坡等项目进行了实测。【问题】1.写出图2中A的名称。下封层施工宜采用什么方法施工?2.指出事件一中对应急预案告知性备案做法的错误之处,并改正。3.事件二中,滑坡防治措施属于哪类滑坡防治措施,滑坡防治措施还有哪两类?4.逐条判断事件三中级配碎石基层表面处理的做法是否正确,并改正。5.补充事件四中还需实测的项目,并指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问答题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ZK10+000~ZK10+800,右洞起讫桩号:YK10+000~YK10+820,隧道最大埋深 220m,地下水不发育,隧道部分地段地质情况为:左洞ZK10+100~ZK10+200 段,岩性为强风化钠长石英片石,岩体较破碎,围岩基本质量指标 BQ 为 235;右洞 YK10+300~YK10+500 段,岩性为中风化钠长石英片岩,岩体较硬较破碎,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设施精良,技术力量雄厚。承接了一段 35km 二级公路的旧沥青路面再生,施工单位施工前对旧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进行调查,路面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出现大面积坑槽现象,且深度达到 5cm。事件 1: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拟定了施工方案,并采用现场热再生中的重铺再生法施工,其施工原理:用两台加热机分次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加热。第一次加热的表面温度可达 160~180℃,第二次加热的表面温度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承包人承接了一座大桥工程,该桥采用的桩基础,桩长约25~32m;桥位处地层均为天然砂砾,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下约1.5m处。其桩基主要施工过程如下。平整场地、用水准仪进行桩位放样、埋设钢护筒、选用反循环回旋钻机作为成孔钻机,终孔检查合格后,采用抽浆法进行清孔排渣;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成孔的孔位、孔深、孔径及泥浆相对密度检验合格,孔底沉淀厚度检验合格。钢筋笼骨架在现场分段制作、
问答题背景资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西部高速公路M合同段的施工任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了初审、内部会审。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共同对施工图进行了综合会审。路线K51+350~K51+680为路堑段,地表上部覆盖薄层第四系残积木,其下为风化较严重的砂岩。边坡最大高度45.3m,分五级,每级设置4m宽的平台。边坡支护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下面四级边坡每级设置三排无粘结预应力锚索网格
问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一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位于丘陵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方路网发达,交通运输较为便利。设计速度100Km/h,双向四车道,主线长15Km。起讫桩号为K15+000-K30+000,行车通宽度为3.75m。主要工程内容有:水稳底基层、水稳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等,路面结构如图1-1所示。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一:路面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的专项选工方案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监测监控等,专项方案实施品,项目其报照要求进行了方案交底。同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X进行了了安全技术交底。其由时,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向X进行了了安全技术交底。其由双方和项目Y共同签字确认。事件二:路面各层施工时,项目部校入以下主要机械设备:水稳拌合站,沥青混合料拌合站、纤维投纹机、运输车,装裁机、摊铺机,压路机,水泥浆洒布车,振动夯实机,智能沥青酒布车等。K17+100-K17+500段基层在养生过程中出现收缩裂缝。经弯沉检测结构层的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为了防止后期发生质量病害技术人员采取了灌缝处理措施。事件三:面层施工中,施工单位的部分做法如下:①中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完成了成品改性沥青的招标工作,择优选择了一家实力特强的供应商,施工单位要求供货单位供货时需提供有关改性剂与基质沥青的两份技术资料;②中面层施工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当日摊铺作业结束后,采用斜缝设置横向按缝:③F面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材料配合比设计中沥青用量较高,在正式开始上面层施工前,施工单位选取了200m路段作为试验段,采用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事件四:K20+000-K25+000段具备先行施工条件,施工单位决定将该段底基层。基层划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持续时间见表1。待基层施工完成后,对下、中、上面层不分段组织顺序作业,各层施工时间均为4天,底基层与基层,基层与下面层之间的技术间歇均为4天。[问题]1.补充事件一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的另外两项主要内容。写出由X,Y的名称。2.补充事件二中路面各层施工时还需要的机械设备,写出基层收缩裂缝处理的其他两种措施。3.写出事件三①中两份技术资料的名称,逐条判断②、③的做法走否正确?若不正确写出正确做法。4.根据事件四中的已知条件,计算K20+0000-K25+000段路面施工工期(单位:天),复制图1-2到专用答题卡上,并完善基层与下面层的横道图。
问答题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 36.8km 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宽11.25m。路面结构型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 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 7cm 的下面层,6cm 的中面层和 5cm 的 SMA表面层;桥上只铺 5cm 的 SMA表面层,随道内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场后,完成了经理部的建设和设备的进场工作。施工
选择题 发包人应在监理人出具交工付款证书的______d内,将应支付款支付给承包人。发包人不按期支付的
选择题18. 下列工程建设费用中,属于建设项目管理费的是______
选择题9.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层混合料的摊铺方法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