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材料: 某桥基础为6根2.0m的桩基,桩长20m,地质条件如下:原地面往下依次为粘土、砂砾石、泥岩,承包人拟选用冲爪钻成孔。采用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进行了水密试验,为防止导管沉放过程中接触钢筋笼,导管居中后快速沉放,并将导管底部沉放到距桩底1m处,之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问题:
自动安平水准仪操作程序是( )。
通信设备的安装要求主要应考虑的有( )。
拓宽部分的路堤采用非透水性填料时,应在地基表面按设计铺设( )。
路基加固类型按路基加固的不同部位分为( )。
B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B
下列关于石砌墩台施工的说法错误的是( )。
根据《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以各类工程的直接工程费作为基数计算费用的有( )。
在确定拱架施工预拱度时,不应考虑的因素是( )。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通常应随时检查铺筑厚度以及( )。
背景材料: 在对某一桥梁进行桥面铺装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特制定了如下的质量控制内容: (1)桥面铺装应符合同等级路面的要求,桥面泄水孔的进水口应略低于桥面面层; (2)桥面铺装的强度和压实度按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标准或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标准检查; (3)铺装层的厚度、平整度和抗滑构造深度检测。 问题:
【背景资料】某高速公路左右线隧道,洞口间距42m,左线长3316m,右线长3200m,隧道最大埋深460m,净空宽度9.64m,净空高度6.88m,净空面积为58.16m2,设计车速100km/h,开工日期为2008年7月,2010年7月竣工。该地段地质条件复杂,勘探表明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由于地下水发育,特别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该隧道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地质预报,并进行监控量测。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拟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左线隧道施工工序划分如图1、图2所示。针对开挖时右侧围岩相对左侧围岩较弱的特点,施工单位拟按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顺序组织施工。2009年6月6日上午,隧道开挖时,量测人员在处理量测数据中,发现“周边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弯点,但未及时告知作业班组潜在的危险,当日下午发生较大塌方,当场死亡5人,重伤12人。经补报并核实,截止2009年7月6日,确认累计死亡人数达10人。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根据交通运输部对隐患排查治理提出的“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五项制度”的总目标,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编制了安全专项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尤其注重落实“五项制度”中的“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问题】
施工方案的优化中,主要通过( )的优化使得在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有技术上的先进性。
用于大桥的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除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外,还应进行( )等验收工作。
当软土层很厚,桩端达不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时,采用的桩基为( )。
某隧道是Ⅳ~Ⅴ级围岩其覆盖层厚度为80~250m。有关隧道量测内容和方法论述错误的是( )。
下列选项中,属于运杂费中的运费的是( )。
公路工程合同体系中处于的核心位置的是( )。
公路工程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合格标准,需加固补强的,属于( )。
乳化沥青碎石在拌和与摊铺过程中对已破乳的混合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应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