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建造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公路工程管理实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法规
建设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管理实务
公路工程管理实务
铁路工程管理实务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实务
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实务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务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实务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实务
矿业工程管理实务
机电工程管理实务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项目,全长45.5km,设计车速为120km/h。路面面层采用C30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实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三步,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由于该搅拌楼刚从附近工地搬迁过来,且未超过标定有效期,该施工单位在确认试拌合格后,认为没有必要重新进行标定;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必要的运输工具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第十步,养护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护。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承包人承接了一段长为19km的公路路基工程。该项目位于微丘地区,路基填料为土方。承包人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在路堤填筑过程中局部出现了“弹簧”。为了赶工期,施工单位采取了掺生石灰粉翻拌的方法处理,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跨度为90m+155m+90m,箱梁宽14m,底板宽7m,箱梁高度由根部的8.5m渐变到跨中的3.5m,根据设计要求,0号、1号块混凝土为托架浇筑,然后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挂篮采用自锚式桁架结构。施工单位根据该桥的特点,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流程,其中对箱梁悬臂浇筑阶段的主要施工工序如下: (1)在两主墩的两侧安装托架并预压,架立模板,绑扎0号、1号块钢筋,浇筑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筋; (2)拼装挂篮,用堆载法预压挂篮,以消除挂篮的非弹性变形; (3)按设计标高值加预加抬高量值架立模板、绑扎钢筋、浇筑各个节段的箱梁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 (4)拆除模板,移动挂篮,开始下一个节段的施工; (5)在整个悬臂浇筑过程中,定时进行箱梁节段标高的测量,以及应力和温度的观测,整个测量完全满足设计和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四) 某桥梁建设工程项目,业主与A监理公司签订了委托监理合同,与B路桥公司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A监理公司任命了总监理工程师,建立了项目监理组织机构,编制了监理实施细则,并在开工前审查了承包人的施工方案。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二级公路上需建造一座跨度为25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该桥使用不久即发现桥面下沉,底板混凝土开裂。业主召集有关人员到现场调查,并查阅了地质钻探资料、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记录。经查:桥位处地质为表面有厚5~7m不等的强风化泥岩,岩体破碎,裂隙发育,容许承载力只有0.12MPa,下层为中风化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为12MPa,可以作为桥台持力层。施工组织设计文件中记载有:因缺乏吊装机具,决定采用整体现浇法施工,采用满堂式钢管支架……支架搭设前对地基表层作了加固处理,用木块支垫钢管。 预拱度值的计算考虑了如下因素:1)卸架后上部构造本身及荷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挠度和非弹性压缩挠度;3)由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挠度,以此作为施工预拱度值进行设置和分配,并对模板标高进行反复测量,满足要求。 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中考虑了锚夹具长度和外露工作长度因素。 2.问题: (1)施工单位在作施工预拱度值计算时是否完整?为什么? (2)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的计算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为什么?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某高速公路全长78km,双向六车道,路幅宽29m,设计车速120km/h,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无机结合料基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人力、设备条件,采用了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摊铺水泥日进度1.5km(单向),某路段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1)施工放样,恢复中线:根据施工布料需要在下承层上划布料网络。 (2)对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所需的土料、集料、水泥等按要求进行备料。 (3)确定松铺系数后,施工单位共用5d时间完成摊铺土任务。每日摊铺土2.5km。 (4)按规定洒水闷料,整平轻压。 (5)按规定摆放水泥,用刮板将水泥均匀摊开。 (6)为保证拌和质量,按规定采用了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为了避免损坏下承层,拌和深度保持在下承层顶面5~10mm。 (7)拌和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为保证整形质量,全路段平地机均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进行刮平。 (8)整形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1%~±2%)时,按规定用轻型压路机配合12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和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外侧路肩向内侧路肩碾压。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施工项目部在施工前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其中需要确定施工的组织形式。上级公司要求采用的组织形式能体现下列特点:项目经理权力集中,干预少,决策及时,指挥灵便。各专业人才集中在现场办公,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施工中协同工作,可以取长补短,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减少了扯皮和等待时间,办事效率高,解决问题快。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为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单位在基层施工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由于本工程的路面属高级路面,所以采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该路面的基层。 (2)在选择水泥时,施工单位选择了终凝时间较短的水泥。 (3)该工程采用集中场拌法施工,在设计水泥剂量时,按配合比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1%的剂量来确定的。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长2400m,穿越的岩层主要由泥岩和砂岩组成,设计采用新奥法施工,台阶法开挖,复合式衬砌,夹层防水层设计为塑料防水板。洞口段由于洞顶覆盖层较薄,岩隙发育。开挖中地表水从岩石裂隙中渗入洞内,导致该段两次冒顶、塌方。隧道施工采用风管式通风。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桥梁3号墩为桩承式结构,承台体积约为200m3,承台基坑开挖深度为4m,原地面往下地层依次为:0~50cm腐殖土,50~280cm黏土,其下为淤泥质土,地下水位处于原地面以下100cm。 根据该桥墩的水文地质,施工单位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采取了挡板支撑的加固措施,防止边坡不稳造成塌方;在挖除承台底层松软土、换填10~30cm厚砂砾土垫层、使其符合基底的设计标高并整平后,即立模灌筑承台混凝土。为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2)选用中、粗砂,石子选用0.5~3.2cm的碎石和卵石; (3)选用复合型外加剂和粉煤灰以减少绝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延缓凝结时间。 2.问题: (1)施工单位采用挡板支撑防止措施是否合理?请举出适用于该桥墩基坑开孔的措施。 (2)指出施工方为保证承台立模及混凝土浇筑所采取的措施的不完善之处。 (3)施工单位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是否合理?除此以外,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省所辖范围有两条高速公路,两条高速公路均有特大桥、特长隧道和大型立交工程。对这两条路是按三级管理方式实行监控,并将监控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如下子系统:交通信号监控系统、隧道通风控制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特种车辆监视系统。 某施工单位在安装施工视频监视系统中的监视器时,由于工期紧,加上到货时间晚,设备到达施工现场的当天晚上,施工单位现场施工人员立即开箱,并对其外观、型号、数量、随机资料等做好详细记录,并签字认可。设备安装完毕后,随即通电。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一)R公司中标了一段公路工程,合同工期20个月。按照招标文件中合同条款的规定,工期每提前一个月奖励5万元,每滞后一个月罚款10万元。在开工之前,须向工程师提交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网络图,R公司对各工序的划分和各工序的逻辑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此表编制的网络图获得工程师的批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事件: 1.E工作为软弱地基土开挖工程,边坡支护、降水工作(不在招标范围之内)由业主委托专业基础施工企业C公司施工。该公司使用土锚拉结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因南部边坡土质过于复杂,部分地段出现失稳征兆,及时采用应急方案得以纠正。R公司在基坑内的作业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北边坡的施工过程中,R公司开挖土方过快,使得卸载过急,导致出现地基反弹、边坡出现失稳征兆。后由C公司处理后得以解决。由于以上原因,使工期延长2个月。业主经评估,认为双方对工期延误的责任各占50%。 2.I工作开工前,业主通知施工单位该工程需进行设计变更,以实现更多的使用功能,但设计变更图纸几经反复,造成I工作延长2个月。 各工序的划分及逻辑关系 工作 紧前工作 紧后工作 持续时间 费用 A   - C、E 3 100 B   - G 4 120 C A D 3 80 D C K 3 150 E A F、H 3 240 F E J、K、M 4 280 G B H 3 220 H G、E I 2 160 I H M 4 120 J F L 5 260 K D、F L 6 300 L K、J   - 4 230 M F、I   - 6 240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某路桥建设公司承建一条高速公路的施工任务,全长32km,该施工单位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并结合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狠抓工程质量,在各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做了质量检验。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高速公路K合同段,主要为路基土石方工程,本地区岩层构成为泥岩、砂岩互层,土石比例为29:71,石方抗压强度大于20MPa,地表上覆盖层较薄。施工过程部分事件摘要如下: 事件一:由于工期紧,施工单位在冬期安排了下列施工项目:(1)含水量高的流动土质、流沙地段的路堑开挖;(2)岩石地段的路堑或半填半挖地段,进行开挖作业;(3)铲除原地面的草皮、挖掘填方地段的台阶。 事件二:在填筑路堤时,施工单位采用土石混合分层铺筑,局部路段因地形复杂而采用竖向填筑法,并用平地机整平每一层,最大层厚控制在40cm以内,填至接近路床地面标高时,改用土方填筑。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桥梁工程的施工中,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①由2~3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②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复核测量; ③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要求包括: ①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③…… ④…… (3)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 (4)在进行桥台后背回填时,承包商发现图纸与合同文件中技术规范要求不一致,合同文件采用国内招标文件范本,技术规范要求回填为宽度不小于50cm、塑性指数不大于12的土方,而图纸中规定回填为宽度不小于2m的天然砂砾。承包商认为,投标报价是按技术规范进行的,按技术规范施工符合合同要求,而业主认为,按设计图纸施工更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书面明确要求监理工程师指示承包商必须按设计图进行施工。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某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由某路桥工程公司进行施工。该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路基工程施工工期为10个月,在施工中发现了湿陷性黄土,施工单位遂对其进行了处理。在路基石方的施工中采用了洞室施工方法。按照施工程序和施工要领对纵坡为14%的路堤进行填土。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公路路面工程,里程桩号为K5+000~K29+000,总长度为24km。路面结构层分为级配砾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单层),面层采,扫轨道摊铺机摊铺施工。建设单位(业主)希望施工单位尽可能用最短时间完成该路面工程施工。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能力准备组织2个路面施工队平行施工以完成该路面工程。每个路面施工队的施工能力相同,各完成12km。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底基层专业队组(班组)施工进度(速度)200m/d(已经包含各种影响,下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150m/d,养生时间至少7d,所需工作面的最小长度为1000m;水泥混凝土面层专业队组施工进度为160m/d,所需最小工作面长度1200m。要求施工单位用最快方式,根据上述给定条件组织路面工程线性流水施工。 施工过程中,还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发生一起质量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项目部在事后的第5天向上级公司进行了汇报。 事件二:施工单位现有主要施工设备包括混凝土生产设备、混凝土及原材料运输设备、吊车、布料机、摊铺机、整平机、压路机、拉毛养生机和石屑撒布机,项目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调用。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资料] 某二级公路路基宽度8.5m(0.75m+7.00m+0.75m),路面结构组成为:30cm填隙碎石底基层、25cm无机结合料基层、22cmC30水泥混凝土面层。先进行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主要施工顺序如下:备料→运输粗碎石→摊铺→摊铺填隙料→碾压。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背景材料: 某路桥工程公司,承包了一条全长66.6km的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20km/h,该工程路面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施工单位在施工中出现以下情况: (1)施工技术人员做好配合比设计后报送项目经理审批; (2)试验段开工前一个月安装好试验仪器和设备,配备好试验人员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 (3)混合料的表面层采用走线法摊铺施工; (4)碾压过程中,沿纵向由高边向低边均匀速度碾压。 2.问题: (1)逐条判断以上出现的情况是否妥当?如不妥当,请改正。 (2)对沥青路面混合料的运输有何要求?
进入题库练习
问答题 某大型桥梁工程,主跨为5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T梁施工采用预制吊装,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 施工单位项目部对该工程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管理做了详细的安排。施工的组织形式采取矩阵式管理组织形式。施工中所使用的钢材为预应力钢绞线。 为了达到提高机械作业的生产率,降低机械运转费用和延长机械使用的寿命,在组织机械化施工时,特别注重了系列机械的组合。 在桥梁基础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为卵石和漂石,所以采用液压旋挖桩孔机进行钻孔施工。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