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长68km的平原地区某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为级配碎石,土路肩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结构如下图所示。路面结构设计图施工单位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法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轨道式摊铺机施工面层。在进行混凝土面层铺筑前,施工单位做的准备工作有:模板的加工与制作、测量放线、模板支立、摊铺机就位和调试。现将施工单位的部分技术要点摘录如下:(1)确定基层水泥用量:根据规范“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水泥剂量”,为达到最佳强度要求,施工时的水泥用量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大值6%。(2)施工中采用一次性塑料模板。(3)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小于5.0MPa时方可进行。(4)根据拌和物的黏聚性、均质性及强度稳定性试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5)混凝土入模前,应检查坍落度,控制在配合比要求坍落度±1cm范围内。(6)清除接缝中夹杂的砂石等后,及时做灌浆处理。[问题]
下列荷载中,属于偶然作用的是______。
下列无机结合料基层养护正确的有______。
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情况下用于SMA路面的木质素纤维不宜低于______,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
下列关于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说法,正确的有( )。
桥涵的设置应结合农田基本建设考虑( )的需要。
当混凝土发生离析、泌水严重时,需进行二次搅拌。关于“二次搅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关于乳化沥青碎石基层施工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有关劳务分包的规定中正确的有( )
先张法预制梁板时,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______。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E3标段(K15+000-K48+000)路基工程施工。由于该标段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要求项目总工对质量控制负总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监督等各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控制。施工单位确定的土方路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如下:(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3)使用适宜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筑路堤时,正值雨期。为防止雨水冲刷路堤,保证填筑质量,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2)选用黏性土作为填料。(3)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表面,应做成1%~2%的双向横坡。当天填筑土层,在第二天早晨碾压。 事件二:K15+200~K15+90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0m,最大挖深15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 [问题]
桥梁工程施工用的普通钢筋加工制作时,钢筋的纵向焊接应采用的焊接方法是______
桥梁总体实测项目有______。
下列防护措施中,用于沿河河堤河岸冲刷防护的是______。
对于已完工的标线,主要的检测项目包括_____
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小于______时,瓦斯只会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
某一级公路全长38 km,设计车速为60 km/h,全线均等收费。施工单位在全路段平均每1.5 m设有一个标志板,该标志板的标志面是由密封胶囊型反光腊制作成的;路面标有交通标线,标线涂料为热溶型涂料,对于施工完毕的交通标线,对其热溶型涂料拟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抗压强度、附着性、玻璃珠含量、加热稳定性等。施工单位施工设计时还考虑到为防止失控车辆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击路基,设置了安全设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使用移动支架逐孔现浇施工的特点包括______。
工程量清单汇总表中的项目包括______。
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包括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