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类
公务员类
工程类
语言类
金融会计类
计算机类
医学类
研究生类
专业技术资格
职业技能资格
学历类
党建思政类
建造师
建造师
注册建筑师
造价工程师
工程咨询(投资)专业职业资格
监理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
注册测绘师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注册结构工程师
注册城乡规划师
注册计量师
注册土木工程师
注册环保工程师
注册化工工程师
注册设备监理师
安全评价师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注册机械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
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职业资格
建筑工程测量员
建筑工程监理员
建筑工程安全员
建筑工程资料员
建筑工程实验员
建筑工程施工员
建筑工程质量员
建筑工程机械员
建筑工程劳务员
建筑工程材料员
建筑工程标准员
一级建造师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公路工程管理实务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建设工程法规
建设工程经济
建筑工程管理实务
公路工程管理实务
铁路工程管理实务
民航机场工程管理实务
港口与航道工程管理实务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务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实务
通信与广电工程管理实务
矿业工程管理实务
机电工程管理实务
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中,等级为监控系统工程分项的企业可承包的工程范围有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专职安全员职责不包括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土方路基工程施工中,使用适宜材料,必须采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适用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______和最佳含水量。
进入题库练习
矢跨比是指拱桥中拱圈的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对于施工完毕的标志,主要应进行______等检测。
进入题库练习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模板拆除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求是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按照测量仪器工具的使用和保管的要求,仪器的配置与使用范围应经______签认确定。
进入题库练习
根据路面破损情况的不同和对修复后路面质量等级的不同要求,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的施工工艺主要有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某一级公路全长38 km,设计车速为60 km/h,全线均等收费。施工单位在全路段平均每1.5 m设有一个标志板,该标志板的标志面是由密封胶囊型反光腊制作成的;路面标有交通标线,标线涂料为热溶型涂料,对于施工完毕的交通标线,对其热溶型涂料拟进行以下项目的检验:抗压强度、附着性、玻璃珠含量、加热稳定性等。施工单位施工设计时还考虑到为防止失控车辆在路侧比较危险的路段冲击路基,设置了安全设施。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 )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质量最高、施工速度最快、装备最现代化的高新成熟技术。
进入题库练习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黏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下列情形中,可能导致钻孔灌注桩断桩的有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案例]背景某施工企业承包了一段长36.8km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路面单幅宽11.25m。路面结构形式为:基层为两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一层18cm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为7cm的下面层、6cm的中面层和5cm的SMA表面层;桥上只铺5cm的SMA表面层,隧道内为水泥混凝土路画。项目经理部人员进场后,完成了经理部的建设和设备的进场工作。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合同规定沥青材料由业主提供,基层、底基层的地方材料由施工单位自采。材料管理人员在查看过料场,进行价格比选后,就开始进料。施工平面布置示意图项目经理部按照各项要求,在完成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开始施工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中,施工人员发现其中一段800m长的底基层出现了大量裂缝和破损,经检查是由于路基质量差所致,路面施工单位拟向路基施工单位提出索赔。[问题]
进入题库练习
路基高度设计,应同时考虑______的作用,使其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进入题库练习
关于柴油发电机组安装要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进入题库练习
某山岭隧道为单洞双向两车道公路隧道,其起讫桩号为K68+238~K69+538,隧道长1300 m。该隧道设计图中描述的地质情况为:K68+238~K68+298段以及K69+498~K69+538段为洞口浅埋段,地下水不发育,出露岩体极破碎,呈碎、裂状;:K68+298~K68+598段和K69+008~K69+49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有夹泥,其中K68+398~K68+489段隧道的最小埋深为80 m;K68+598~K69+008段,地下水不发育.岩体为较坚硬岩,岩体较为完整,呈块状体或中厚层结构,裂隙面内夹软塑状黄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对该隧道的围岩进行了分级,按安全、经济原则从①全断面法、②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③双侧壁导坑法中选出了一种浅埋段隧道施工方法。 事件2:根据设计要求,施工单位计划对K68+398~K68+489段隧道实施监控量测。量测项目有: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钢架内力和外力、固岩压力、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等。 事件3:施工单位在K68+690~K68+693段初期支护施工时,首先采用激光断面仪对该段隧道开挖断面的超欠挖情况进行测量,检验合格后,采用干喷技术,利用挂模的方式喷射混凝土,并对喷射混凝土强度等实测项目进行了实测。 事件4:在二次衬砌施工前,施工单位发现K68+328~K68+368段多处出现了喷射混凝土掉 落的现象,掉落处原岩表面残留有黄泥。施工单位提出了掉落段的处置方法,并进行了复喷施工。
进入题库练习
工程中常用的( )是密实悬浮结构的典型代表。
进入题库练习
我国目前实行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把______放在第一位。
进入题库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