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按工程项目阶段分类可以分为______
有地下水的黄土地段,当降水深度大于6m时,可采用的井点降水方式是______。
为避免高路堤边坡被路面水冲毁可在( )设拦水缘石。
浇筑箱梁混凝土时,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部位,不适合采用的振捣设备( )。
雨期路基施工地段一般应选择丘陵和山岭地区的 地段。
用于公路路基的填料要求______。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路基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______的要求。
下列选项中,可在雨期施工地段为______。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主要有______。
当发生质量问题时,问题发生单位应在2天内书面上报,竣工验收由______按项目管理权限负责。
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 )。
一般土质路基中,低路堤应对地基表层土______,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
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因变更引起的价格调整约定有______。
关于截水沟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公路工程交工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______
机械事故按其损失的程度分为______。
对报价低于标底_____的投标书,如无充分理由证明能够保证降低造价的,评价时可不予考虑。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E3标段(K15+000-K48+000)路基工程施工。由于该标段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要求项目总工对质量控制负总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监督等各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查控制。施工单位确定的土方路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如下:(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3)使用适宜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筑路堤时,正值雨期。为防止雨水冲刷路堤,保证填筑质量,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2)选用黏性土作为填料。(3)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表面,应做成1%~2%的双向横坡。当天填筑土层,在第二天早晨碾压。 事件二:K15+200~K15+90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0m,最大挖深15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 [问题]
下列关于路堤填料的要求,正确的有______。
[背景资料] 某一级公路,路面面层采用C30水泥混凝土。该项目施工单位对面层的施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该施工单位按要求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实验室确定的“试验室配合比”直接配料; 第二步,施工单位按要求架设模板; 第步,确定好最佳拌合时间,配备一座间歇式搅拌楼拌合; 第四步,对搅拌混凝土进行现场取样,做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第五步,采用自卸车将新拌混凝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格地运到摊铺现场; 第六步,采用小型机具铺筑法进行摊铺和振捣施工; 第七步,整平饰面:振动、提浆、整平后用圆盘式抹面机往返2~3遍进行压实整平饰面; 第八步,按要求进行各类接缝的设置与施工; 第九步,按要求进行混凝土的养生; 第十步,养生期满后,采用软拉毛机械进行抗滑沟槽施工; 第十一步,清除混凝土板缝中夹杂的砂石、泥浆、尘土及其他污染物后,进行灌缝施工及灌缝养生。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