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铁路局管辖的一主要普速铁路干线需进行营业线施工。施工范围包括A、B两个区段,其中A段施工内容主要为进行正线道岔的更换,需要一次封锁线路6h;B区段的施工需要一次封锁线路4h,对信号设备联闭的影响将达到5h。铁路局为加强对施工的领导,组织了以路局基建处处长为组长,运输处副处长、管辖该区段的机务段段长为副组长的施工领导小组。同时,由于A区段施工涉及三家施工单位,要综合利用天窗作业,为加强协调,路局决定由运输处王副处长担任施工现场负责人,协调各单位的施工作业,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负责。
问题:
喷射混凝土护壁适用于( )的基坑。
在破碎软弱岩质路堑地段,路基支挡结构应选用______。
下列关于双块式轨枕预制工艺正确的有( )。
关于无缝线路设计中钢轨温度测定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单位应把预报成果报给( )单位,并对预报成果及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路堑应于路肩两侧设置( )。
【背景资料】 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位于海边,经过多年填埋,其表层为建筑垃圾。现需在该垃圾处理场所在区域建设铁路车站。 经勘察,该区域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1)杂填土(建筑渣土)厚3m;(2)垃圾夹海相淤泥层(软塑)厚3~8m;(3)硬塑土厚8~24m;(4)弱风化花岗岩。地下水与海水有水力连通。 该车站的地基处理原设计为CFG桩加固,桩位布置为2m×2m,桩径为0.5m,桩长为15~17m。 事件1:为了尽快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进场后选择了两处垃圾夹海相淤泥层厚3~4m的地点采用长螺旋法进行了成桩工艺性试验,取得了相应工艺参数,由于工期原因,未进行桩的检测。全面开工后,施工单位由于设备原因将施工方法改为振动沉管法,并参照之前取得的试验参数进行CFG桩施工。 事件2:施工一段时间后,地面普遍隆起,拔管后发现缩径,成孔十分困难。对已施工的桩身按规定进行钻芯取样,0~-3m范围内显示有成型混凝土芯样,-3m以下芯样中均出现大量的碎石夹淤泥和垃圾。 事件3:针对事件2的情况,施工单位又对长螺旋法施工的CFG桩进行了钻芯取样,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振动沉管法施工所成CFG桩的问题一致。随后施工单位提出了变更设计申请,经各方现场复核并批复后按变更后方案施工,顺利完成了该车站地基处理工程。 【问题】
某铁路隧道线路施工,Ⅳ、Ⅴ级围岩裂缝较多,宜采用的支护方式为______。
在深水位、流速大的水中进行低桩承台施工,宜采用的施工方法是______。
关于铁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的规定,以下处理正确的是______。
有关T型梁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防排水措施中,属于隧道结构防排水措施的是______。
路基填筑施工的四区段是指( )。
关于桥梁变形观测,容易实现连续监测和自动化的测量方法有______。
隧道进洞测量是将洞外的( )引测到隧道内,使洞内和洞外建立统一坐标和高程系统。
高速铁路电力电缆,一般采用______方式施工。
铁路“四电”工程,是由______合称。
关于隧道施工中稳定车进行有砟轨道上工作时,正确说法有______。